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时间:2022-05-23 10:55:01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3篇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篇1

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

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

某市某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第一期)

  1.2、项目性质

新建(恢复重建)

  1.3、项目主管部门

某市某区林业局

  1.4、规划依据与原则

  1.4.1、规划依据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2、《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3、《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电〔2008〕81号);

  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

  5、《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四川省林业损失专项评估报告》(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

  6、《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

7、《省林业厅在全省地震灾后林业恢复重建培训会上的讲话》

8、《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9、《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10、《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

11、《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

12、《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

13、《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1999);

14、《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11607-2003);

  1.4.2、规划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总体部署、依法重建、突出重点、确保急需、因地制宜,难易结合的原则;

2、坚持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2、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造、封并举,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

5、采用先进实用的营造技术和科研成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第一;

  1.5规划实施范围

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规划覆盖受灾区域东坝、大石、工农、河西、宝轮等17个镇办乡及国有森林管理和某经济开发区。

  1.6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实施方案围绕生态修复这一核心,着力解决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和稳定性,使受损森林植被得到初步恢复和改善,从而达到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目标。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将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恢复林草植被面积27652亩总计264个小班。其中:新造27091亩,共计234个小班;
补植561亩,共计30个小班。

  1.7建设期限

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年,即2009~2010年。

  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使用中央财政基金。工程建设按投资类型划分,直接生产费用1858.525万元,其他经费209.223万元。

  1.9规划方案技术线路

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电〔2008〕81号)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等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区生态环境受损情况,该实施方案按照以下技术路线进行。

第一、做好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前期准备工作。成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布置规划任务,组织规划人员,进行专项规划技术培训。

第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灾区调研,以村、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清楚灾区生态环境现状、资源受损状况、存在问题,广泛征求林区群众对林草植被恢复的意见。

第三、组织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测设计,针对受损林地的具体情况,提出林草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

第四、科学投资估算,并落实资金来源。

第五、编制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资金计划。

第六、分析项目投资效果,论证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七、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八、编制规划实施方案,组织评审、上报审批立项。

第二章 规划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使我区17个乡镇办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创伤,全区房屋、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仅林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3827万元。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我区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008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5月21日、23日、24日,温家宝总理分别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次会议、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对灾后重建规划作了重要指示。6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指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灾后恢复重建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10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和水利部五部委下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特急 发改厅[2008]2691号),界定本次生态修复实施规划范围。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地震受灾损失情况和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四川省委、省政府灾后迅速安排部署,先后下发文件,并派出地震灾情核查工作组到我区对灾害损失、灾区地质地理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经济集中度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按照中央提出的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为尽快恢复我区林草植被,区林业局组织相关技术力量于2009年7月份编制了《某市某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第一期)实施方案》(送审稿),完成了本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工作。

第三章 灾区基本概况

  3.1自然地理概况

  3.1.1地理位置

某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县、元坝区,西接青川县,北界朝天区,处于某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四川的咽喉重地,自古以来都是川陕甘三省六地(市)十八县(区)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5°22′20″~106°09′41″,北纬32°17′05″~32°40′48″之间。

全区幅员面积153739.2公顷(国土局提供的最新某区国土面积),辖3个乡、7个镇、10个办事处、1个国有林场和821厂。

  3.1.2地形地貌

全区地势呈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地形地貌,全区70%的面积属山地地貌,西北部的黄蛟山、龙池山海拔均在1700m以上,最高点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m,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m。全境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区境东西宽约74公里,南北长约44公里。

  3.1.3气候

根据《中国气候区划》,某区城北属秦巴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城南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二者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光热适宜,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698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形成了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一般现象。

  3.1.4河流水系

境内河流均为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由北至南横贯全区,流程长90余公里。嘉陵江、白龙江流经境内有清江河、南河、潜溪河、羊模河等27条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15条,互成格子状和羽状展布。境内河流总400多公里,河网密度0.24公里/公里2,年径流总量11.1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万千瓦,水力开发量82.73万千瓦,已开发量5289(千瓦)/92处。

  3.1.5森林土壤

某区境内土壤有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及少量黄棕壤、黄色灰土等。

低山下部及河谷浅丘平坝区分布着紫色土和冲积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海拔在1000m以下的低山区,母岩以紫色砂岩为主。由于基岩的影响,土壤有稳定的紫色,土壤层次不明显。质地主要为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紫色土基岩矿物成分复杂,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较弱,故成土过程快,土壤矿物营养丰富。紫色土易流失,故一般表层土较浅薄,且土壤发育大多处于幼年阶段,常反映出母质的特征。

低山中上部和中山地带为山地黄壤和棕壤,基岩为砂岩、石灰岩及少量的黄色泥岩、页岩。部面通体呈黄色,质地以中壤土和重壤土为主,有少量的砂壤土和轻壤土。化学性质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pH值一般在5.6—6.0左右,土层厚度一般多在40—100cm,表土层多5—30cm左右,土壤无碳酸盐反应。

  3.1.6森林植被

某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四川东部湿润森林植被区常绿阔叶植被带。由于纬度偏北,易受寒冷气流影响,地势又较高,故热量条件不及其它盆缘植被地区,气候显得较为温凉。

植被的垂直带谱结构有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植被的主要特征是常绿阔叶林带的种类以能耐寒为主。在垂直带谱中,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分布幅度最大,而且落叶树种占了乔木层的第一层片,常绿树种屈居第二层。主要树种有:铁杉、柏木、日本落叶松、马尾松、华山松、油松、栎、栗、石栎、麻栎、栓皮栎、水青冈、桦木、野胡桃、椴树、杨树、枫杨、槭树、化香、鹅耳枥、四照花、灯台树、桤木等。下木主要有:铁仔、映山红、黄荆、马桑、火棘、胡秃子、木竹、箭竹、盐肤木、黄栌等。

区域内复杂多样的生境为各种类群物种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全区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南向北过渡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原生的天然植被,其野生植物,且种类繁多,分布面广。其种类全区现有木本植物320种,其中乔木184种,灌木104种,藤木22种,竹类10种,草本植物255种,蕨类植物24种。高山区主要生产天麻、杜仲、川芎等名贵药材和菌类;主要林产品有油桐、生漆、核桃、木耳、棕片、茶叶、水果等。

  3.1.7野生动物

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类型较多,复杂多变的气候、高差悬殊的地势,给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调查,辖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哺乳动物主要有林麝、穿山甲、金猫、大灵猫、青猴、猢狲、刺猪等;鸟类主要有贝母鸡、长尾鸡、金鸡、羊角鸡、红腹锦鸡、斑鸠、啄木鸟、燕子、画眉猫头鹰等;爬行动物主要有乌龟、鳖、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眼镜蛇等;两栖动物主要有大鲵、蟾蜍、泽蛙、黑斑蛙、花奥蛙等;鱼类主要有四川百甲、宽口光唇鱼、鲫鱼、中华裂腹鱼、草鱼、红鳞裂腹鱼、鲢鱼、鳙鱼、花鳅、泥鳅、黄鳝、鲶鱼等。

  3.2经济社会概况

  3.2.1区划、人口

某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某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共17个乡镇办,到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47.25万人,其中男24.07万人,女23.18万人。非农业人口27.38万人,占总人口的57.9%,农业人口20.06万人,占总人口的42.2%。农业劳动力11.35万人,常年作物种植面积约20万公顷,能从事工副业的富余劳力较多,为各种林业经营活动提供丰富的劳力资源。某区现在有2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6个,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

  3.2.2国民经济概况

2008年,某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03亿元,财政收入1.49亿元,社会(区本级)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34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9元。区本级工业总产值实现34.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6家,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完成增加值5212万元。引进和建设了伟华纺织、四川上炭、瑞峰模具、亿通不锈钢纤微丝等一批工业项目,初步形成矿冶、建材、轻纺、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重点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初步建成10万亩无公害蔬菜、锐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园种猪和龙潭30万头仔猪、白龙湖1万吨无公害珍稀鱼类养殖、1.1万亩岩桂和3.6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大石、龙潭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培育市、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建立农村专业协会45家。发展种养大户2134户,将连抓五年,使全区种养大户达到10000户。新村建设连续3年名列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旅游经济特别是“农家乐”、假日旅游快速发展。

  3.2.3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状况

某区处于某市中心位置,近可辐射某周边县区以及巴中、南充、汉中、陇南,远可连接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是连接大西南、大西北两大片区的战略要地。宝成铁路由东北至西南纵穿全境,境内长度达65公里,车站5处。国道108线、212线纵横其境,国道108线由东北至西南纵穿全境,国道212线由西北向东南横穿全境。广旺铁路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长度30公里,车站两处。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村组都有公路或机耕道贯通,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嘉陵江、白龙江两大水系在某区境内通航里程长达86公里。某机场已于2000年建成通航。

随着宝成复线、成广高速的建成和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川陕高速公路的即将开工建设,某的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兰渝铁路、兰渝高速的建成,将使某成为四川唯一拥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双X线的地级市。全区乡镇通程控电话率达到100%,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城乡。

第四章 林业与生态环境受灾情况及特点

“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地震,破坏强度高,波及范围广,灾害损失大,历史罕见。由于某区距“5·12”汶川大地震震中仅300公里,加之地形对地震破坏的放大作用,导致我区境内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受害十分严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生命线工程遭受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地震对我区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导致灾区区域内生态平衡被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严重,给当地乃至嘉陵江流域下游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4.1林业与生态环境受灾情况

地震灾害给全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基础设施,林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毁坏和较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统计,林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33827万元。其中:毁坏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面积3.4121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2.2%。损失森林面积1.324万立方米。森林和林地直接经济损失8530.25万元。毁坏林木种苗基地、采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3050亩,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林区公路451公里,防火通道32公里,水电通讯线路供水管道102.9公里,各类生产生活用房、公共用房1.3938万平方米,职工住房5.7377万平方米等林区生产生活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4435.75万元。其它经济损失262万元。

某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全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地震灾害使生林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直接影响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受地震影响,灾区地貌部分形态破碎,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对林木、林地、林区基础设施构成持续的破坏,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成严重威胁。地震对林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林区职工群众收入,也使林业管理能力削弱,严重影响林区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4.2灾情特点

汶川地震灾害和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我区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4.2.1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灾害发生嘉陵江流域独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巨大。灾害和频繁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使林草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严重受损,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区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

  4.2.2加剧了对珍稀物种濒危程度和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

灾区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是珍稀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密集分布区。灾害直接造成野生动植物的重大损伤和毁坏,生物链结构改变,有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同时,灾害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显著降低,加剧对珍稀动物栖息地的隔离,局部被隔离的种群由于不能进行有效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

  4.2.3引发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影响不容忽视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繁,具有危害广、周期长的特点,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持续的破坏。发生的次生灾害导致山区形成的松散堆积废弃物进入河道和供水水源地,许多河流堵塞、减水、脱水、断流,水质污染风险进一步加大。由于灾区林木损毁严重,林下可燃物载量骤增,远远超过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可燃物的临界线,加上森林防火设施损毁,大大增加了森林火灾隐患,火险等级处于最为严峻的时期。由于受灾林木树势衰落,林木抗病能力降低,潜在的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灾区化工、制造、冶炼等行业的部分企业由于破坏严重,可能释放出剧毒、高腐蚀性的危险化学物质,从而造成新的环境风险。以上因素都严重威胁着灾区生态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2.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损毁特别严重

长期以来,我区林区多分布在偏远山区,由于房屋、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条件较差,山区办公用房、职工住房以及管护用房年久失修,抗灾设防能力差,难以抗击地震破坏。受灾林区基层单位丧失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环保设施的破坏使受灾区环境监管存在失控的风险,一些企业的治污设施丧失处理能力,加之区域的治污设施大量受损,增加了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地震造成灾区水土保持设施严重损毁,山洪灾害爆发的危险性增加;
同时,地震形成的许多堰塞湖并没有最终排险,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第五章 灾后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汶川地震在我区受灾区域引起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表现为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间接性、潜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会时间的延续和其它诱发因素(如降雨)的发生而加重和扩大,从而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多方位的巨大影响,其结果将导致各种生态系统对人类服务的价值降低。

  5.1对森林生态的影响

我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对维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安全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全区受毁坏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面积3.4121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2.2%。损失森林蓄积1.324万立方米。森林和林地直接经济损失8530.25万元。毁坏林木种苗基地、采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3050亩,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相应的一些生态监测设施设备和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地震使灾区林木、林地破坏严重,使林分结构破坏,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直接影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服务价值。

  5.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汶川地震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不仅直接使一些珍稀动植物瞬间伤亡,而且造成区域内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毁损,廊道区域损伤,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造成生境隔离,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大隐患,如不治理,最终也将导致生物量减少,生物的多样性降低。

本次地震造成大量的林地因受损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于在该环境内栖息的各类生物造成威胁。植被破坏后,部分地带会形成荒芜的迹地,导致该区域内的部分动植物生境将丧失,威胁当地动植物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生长。

  5.3对农田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震农田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使得农田周边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削弱了水土保持能力,降低了农田肥力。

  5.4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以上灾区生态环境各方面受损现状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汶川地震某灾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生态修复势在必行,从所处生态区位来说,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5.4.1是维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需要

规划区属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的水源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对长江流域和全国水资源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本次地震灾害中我区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这一区域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

汶川地震对我区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巨大,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该区大量的森林与农田周边环境受损,大面积植被被推移埋压、破坏,大量滑坡、崩塌物质在沟谷堆积,不仅改变了区内泥沙补给条件,加大了面状侵蚀程度,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对河流水环境安全,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影响深远。这种因地质灾害导致的突发性受损,造成生态环境局部损失严重,受损后系统自我恢复困难。因此,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促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5.4.2是保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我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关键区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不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和物质基础。我区地震重灾区处于这一关键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地震造成区域内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毁损,廊道区域损伤,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显著降低,景观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造成了严重的生境隔离,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大隐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震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快震后生态系统修复刻不容缓。

  5.4.3是实现生态良好、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

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止地质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震灾害发生在我区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嘉陵江流域及白龙江一级支流、生态十分脆弱。灾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巨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松动、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河道淤积,林草植被等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极大地削弱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生态状况恶化和倒退,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进一步保护好灾区现有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护三峡水库安全,确保长江上游流域和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4.4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的需要

受灾区是我区重要的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密集分布区,大部分森林是当地林农和林业职工赖以生存和发展之本。许多林农在实施退耕还林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甚至借贷营造经济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由于林木损失惨重,导致其收入大幅下降,部分林农因灾致贫;
一些国有林区由于森林受损,开展生态旅游等收入来源被切断,使这些本来就十分困难的林场及职工雪上加霜。而且由于林木受损,以及种苗、防火、病虫害等设施毁损,林业生产保护能力降低,不仅使灾区林农当年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还将影响到林农今后3—5年的收入,农民再生产投入能力降低,直接对我区民生问题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灾后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事关民生、事关安定、事关社会。在我国当前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保证到2010年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承诺的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以及我国确定的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切实保障全区广大灾区农民切身利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必须及时恢复重建森林、做好灾区环境治理,保障国民经济及各项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因此,我区开展灾后生态修复非常必要,十分紧迫。

第六章 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6.1指导思想

坚持突出重点、确保急需、难易结合,统筹兼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自然修复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全面恢复林草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重要生态环境功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2基本原则

  6.2.1统筹规划、科学重建。充分认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立足当前,着眼可持续发展,适度超前考虑,统筹安排,遵循植被演替规律,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的技术路线,主要依靠自然力实现恢复重建。

  6.2.2、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植被等恢复重建模式和优先领域,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恢复重建。

  6.2.3、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坚持恢复重建与发展提高相结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恢复重建与区域农村发展、经济建设相结合。植被恢复以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草种为主,优化树种结构,确保森林植被和生态修复高质量、高效益。

  6.2.4、科学论证,遵循程序。认真贯彻国家灾后重建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方针政策,将规划具体落实到项目上,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项目管理规定,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同时充分征求和吸收有关方面的意见,确保规划的质量和实施的效果。

  6.3、建设目标

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全区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主体工程,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重建结构稳定、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积极消除威胁生态环境隐患,保护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七章 建设内容与任务

  7.1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实施原则,一期工程建设分布在某区东坝、大石、工农、河西、宝轮等17个镇办乡及国有森林管理所。通过人工造林实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共计27652亩264个小班。其中:新造27091亩,234个小班;
补植561亩,30个小班。(详见小班一览表)。

  7.2建设内容与任务

我区林草植被恢复——人工造林,设计面积27652亩,其中2009年度实施25001亩,2010年度实施2651亩。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09~2010年(详见后分项目年度安排规模附表)    

7.3建设工程规划

  7.3.1工程建设的技术线路和模式

充分考虑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各种破坏类型,以及森林恢复的立地条件特点,采用先恢复、后提高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在恢复方式上优先考虑人工造林模式,增加植被覆盖度。对稳定性较差的滑坡体等地段,植被恢复较难,应采取爆破、土方铺填等工程措施,实施人工植树。

  7.3.2林种设计

根据灾区自然条件和林地破坏情况以及农民生产现状,在林种安排上,须以公益林为主,特殊地段结合我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经济林,恢复发展区域农村发经济,以逐步实现生态改善和灾区群众尽快增收致富的目标。设计林种比例详见下表。

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林种结构比例规划表

单位:亩

林种

项目

合计

公益林

工业原料林

生态经济林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规划面积

27652

100

1748

6.3

4059

14.7

21845

79.0

  7.3.3造林模型设计

  根据我区在“5.12”地震中造成的不同立地条件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详见立地类型表),共编制了7个造林模型。其中:新造林林地按不同地类不同树种编制了6个造林模型。补植地块编制了1个造林模型。具体为:核桃、油橄榄、枇杷生态经济兼容林(耕地——模型1);
马尾松(藏柏)、桤木、杨树混交林(采伐迹地——模型2);
马尾松(藏柏)、桤木、杨树混交林(难利用地——模型5);
日本落叶松、桦木、杉木、杨树混交林(模型3);
杨树纯林(模型4);
马尾松(藏柏)、桤木混交林(未成林造林地——模型6)洋槐、水麻栎混交林(宜林地——模型7)(详见后附表)。

适应立地类型:山地黄壤、紫色土。

立地条件:海拔600-1500m,土壤质地类型为中壤,土层厚度超过40cm(详见附表5)。

  7.3.4造林树种设计

  在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抗逆性强的树种,特别要注重优良乡土树种的使用,根据生态修复建设目标及要求的需要,本着适地适树、速生丰产、有利于培育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经济双赢的原则,造林小班设计为针阔混交或阔阔混交或纯林,针叶树种设计为马尾松、杉木、日本落叶松、柏木;
阔叶树种为核桃、杨树、桤木、枇杷(大五星)等,混交比例为5:5,少量适宜地块设计为纯林。对局部造林难度大,条件差的,则需另作专项技术处理。

模型1和模型5按纯林栽植,株行距4*5米;
模型2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5:5;
模型3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5:5;
模型4按纯林栽植,株行距2*3米;
模型6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5:5,模型7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7:3(详见附表12、13、14)

  7.3.5种苗规划

完成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林草植被恢复造林需苗木173.5939万株,其中:核桃需嫁接苗72.0885万株, 107、108杨树8.2639万株,杉木11.3618万株,桤木15.1368万株,马尾松24.8895万株,日本落叶松16.1932万株,桦木22.7329万株,藏柏0.6255万株(详见种苗需求量表)。马尾松、藏柏均为国家Ⅱ级以上营养袋苗木,其它树种均为国家Ⅱ级以上标准的裸根苗。本项目所需苗木均采用政府采购制。

某市某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林草植被恢复

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

单位:

亩、株

单位

树种类别

合计

2009年

2010年

造林面积

需苗量

造林面积

需苗量   (含补植)

造林面积

需苗量  (含补植)

某区

合计

27652

1735939

25001

1303076

2651

432864

核桃

21845

720885

21845

720885

 

 

 

 

杨树

744.5

82639.5

 

 

744.5

82640

杉木

618.5

113618.45

 

 

618.5

113618

桤木

824

151368.8

536

98371

288.5

52997

马尾松

1350.9

248895.13

1062.4

195898

288.5

52997

水麻柳

29.4

7000

29.4

7000

 

 

洋槐

35.6

6899

35.6

6899

 

 

女贞

55

9118

55

9118

 

 

落叶松

881.5

161931.55

704.0

129325

177.5

32607

桦木

1237.5

227328.75

704.0

129325

533.5

98004

藏柏

30.1

6255

30.1

6255

 

 

  7.3.6林草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措施

(1)整地时间及规格:a、常规整地:2009年春、夏、秋季,2010年春、秋季整地,根据立地条件,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其规格为80cm×80cm×60cm(模型1、4、5);
40cm*40cm*30cm(模型2、3、6),整地时生土作梗,熟土回填。

b、爆破整地:对造林难度大,条件差的难造林地和岩石裸露地于2009春、夏季采用爆破整地,爆破后运出石块,让部分生土风化,栽植前客土回填。经调查统计需爆破整地面积982亩,涉及40个小班。预计需爆破打窝163994个。整地规格40cm*40cm*30cm(模型2)。

(2)栽植:春秋栽植,苗木出土后及时栽植。植前用ABT生根粉泥浆沾根,埋土时深送高提(避免窝根),扶正、浇水、踏实。用于栽植、补植造林的苗木质量等级必须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规定的Ⅰ、Ⅱ级苗木标准(详见后附表)。

  裸根苗造林:做到苗正根伸,分层复土,分层压实,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一般比原根痕深1-3厘米,填土时先用湿润的表土埋根,当埋土至2/3左右时,把苗木略向上提,使苗根顺畅,然后踏实,最后覆盖上一层松土,达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

营养袋苗造林:剪平去掉营养袋,用于托营养团轻放植苗穴中,分层复土,在营养团周围压实。

(3)幼抚:造林后连续幼抚3年和施肥,第一年2次,以后每年1次,除草除萌。造林后要及时加强管护,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人员和责任,防止牛羊践踏和人为破坏,同时,要搞好宣传,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组织护林机构、发动群众封山育林,巩固造林成果,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及时中耕松土,不伤及幼树。

(4)补植:造林后对死亡、缺窝的,应于次年合适的造林季节及时进行补植补造。

  7.4环境保护规划

  7.4.1工程实施区生态环境现状

地震后产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景观连通性显著降低,景观的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原有生态系统被进一步分割、隔离。这将十分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发展,特别是形成了一些“岛屿式”斑块,可能产生的孤岛效应,濒危动植物的濒危程度会被进一步突显。同时,地震后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破碎程度加剧,其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形式则更加严峻。从地震前后的变化来看,区域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山地灌丛生态系统破坏尤为突出。

  7.4.2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建设能有效增加项目区森林植被,除对项目区产生绿化、美化作用外,对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也有重要作用。项目建设本身也是一项生态工程,但部分生产环节如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林地清理、整地、抚育等活动,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会引起水土流失。

——化肥、农药施用不当,将会导致环境污染。

——如引进苗木检疫环节失误,将可能引起病虫害传播,造成新的病虫害的发生。

——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施工整地不当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等)。

  7.4.3环境保护措施

为尽量减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采取以下主要防止措施:

——水土和土壤肥力保持措施。执行四川省《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分坡度级确定恰当的整地方式,不在雨季清林整地,沿等高线整地,“品”字型栽植,坡长超过50m的造林地,分段开挖排水沟,并沿等高线设置植被保留带或种生物绿篱,尽可能减少新的水土流失;
在幼林、成林抚育过程中,尽量减轻对林地植被和地表的破坏。

——提倡使用有机肥,尽量不使用化肥,避免地表撒施,尽量采用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和生物制剂,既保障林木生长,也减少化肥农药污染。

——林内的枯枝落叶要加以保护,不得采收,发挥持水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严格种苗检疫制度,减少病虫传播机会。认真执行种苗“一签两证”制度,确保良种壮苗,上山造林,防止病虫害传入。

  7.4.4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只要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运营各期得到落实,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环境体系可以承受的。

第八章 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建设进度应结合项目区实际、建设内容的紧迫性及难易程度、建设规模的大小来安排。建设期限为2年(2009—2010年)。

8.1.2009年主要建设内容

森林植被恢复--人工植苗造林(包括重造)25001亩,年度投资为1926.722万元。

  8.2、2010年主要建设内容

森林植被恢复--人工植苗造林(包括重造)2651亩,年度投资为141.026万元。

  8.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根据国家项目建设程序,本项目建设中主要步骤涉及以下内容:规划编制与审批、实施方案设计、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验收、竣工验收和项目后期评估等,按照规划建设年限,各项内容实施进度计划(见表8-3)

某区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规划林草植被恢复项目

实施进度计划表

序号

年度

项目

2009年

2010年

1

实施方案编制与评审

7月

2

实施方案立项与审批

8月

3

招投标

9月中旬

4

前期准备

9月底

1月

5

整地打窝(包括爆破整地)

10月中旬

2月

6

植苗造林

10-11月

3-4月

7

工程监理

8

项目验收

12月

9月

9

项目(管)维护

10

竣工验收

2010年9月

2011年6月

11

项目后期评估

  8.4年投资进度安排

按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安排林草植被恢复第一期人工造林建设任务,并确定年投资进度,具体为:2009年投资为1926.722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8.5 %;
2010年投资为141.026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8%

第九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9.1概算指标编制原则及依据

  9.1.1编制原则

一期工程投资概算采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指标”的制定是根据实际操作中的概算指标,并分别不同林种和不同整地规格制定,按2009年价格计算编制。指标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其它生产费用两部分。直接生产费用包括林地清理、整地打窝(含爆破)、种苗、栽植、补植、工程措施、病虫防治、幼抚和管护。其它生产费用包括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招投标、工程监理和预备费用。

  9.1.2编制依据

(1)《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概算编制办法》LBD-87;

(2)《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

(3)《林业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

(4)《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关于转发财政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投[2007]281号)

(5)爆破炸材料报价单

(6)市场询价及地震灾害四川林业损失评估报告和四川灾区道路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估算依据。

  9.2投资概算

某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任务人工造林27652亩,总投资概算2067.748万元,按造林费用划分:直接费用1858.525万元,,其它间接费用209.223万元(详见投资规模分年度汇总表)。

  9.3资金筹措

  某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全部来源于中央财政基金投资。

  9.3.1工程建设费用构成情况

项目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其中:直接费用1858.525万元,,其它间接费用209.223万元

——人工新造林投资2039.709万元。

——未成林造林地补植投资28.039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项目工程建设预算其他费用209.223万元。

——勘察设计费75.960万元。

——工程建设管理费30.030万元。

——工程咨询、监理、招投标、检查验收等其他费用103.223万元。

第十章 建设效益评价

  10.1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人类的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功能。生态修复重建的生态效益是使生态系统恢复或具备更加完善服务功能。

  10.1.1提高森林覆盖率

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项目建设,可恢复森林面积27652亩,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0.6个百分点,森林健康水平和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区域地震次生灾害将得到进一步控制

  10.1.2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重要的生态价值之一,也是完善系统功能、保护生态平衡和系统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某区灾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第一期完成后,可恢复重建林地27652亩,将有效地促进灾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10.1.3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表现在植物具有截留降水、减少蒸腾、增强土壤水分下渗、抑制蒸发、调节地表径流、改变积雪融雪状况等功能,这些功能使陆地生态系统对河川径流产生重要的调蓄作用,直接影响河流的水文情势。我区地处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重要区域,生态系统肩负着涵养水源的重任。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使水源涵养区侵蚀面加大、河流补给受损,河流水环境安全受到影响。通过项目实施,恢复森林面积27652亩,对区域内饮用水源污染进行防治,不仅保证了灾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而且每年水源涵养量近200万m3。

  10.1.4水土保持

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项目实施恢复重建森林并对受损或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维修或重建,可有效防治灾区水土流失。

  10.1.5其它环境效益

生态恢复重建的其它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有害生物控制、吸收污染物,阻滞粉尘、净化空气,净化水源,降低噪音等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还可以提高景观休闲功能等

  10.2经济效益

灾后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直接经济价值来自于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产品以及服务价值。项目实施后,灾区可增加林木面积27652亩,生长到成熟林后预计可增加森林蓄积55.68万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1.67亿元,一期工程生态经济型林营造规划面积21845亩,主要栽植核桃、油橄榄和枇杷等生态经济兼容树种,速丰林面积有4059亩,树种主要有桤木、杨树、杉木、马尾松等速生树种。大面积的经济林和速丰林占规划面积的93.7%。在工程建设造林5年之后即可开始受益,仅生态经济林一项5年后林产品收入:按每株产2斤计算,每亩为66斤,即:66斤/亩×21845亩=1441770斤,按每斤预计市场价6元计,年经济林产品收入为:1441770斤×7元/斤=865.062万元。仅用8年时间国家就可以实现投资回报,实现灾区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灾民致富。同时也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林业自身调节功能。

项目建成后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都较大,主要体现在在恢复林草植被的同时,本次栽植了大量的核桃、油橄榄等生态经济兼容树种,同时还栽植有部分速丰林(工业原料林)。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项目给全区林业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区林业行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拉动地方建设等各行业的消费需求,推动全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将发挥出良好的间接效益。

  10.3社会效益

  10.3.1改善生存条件,恢复人民生活生产

恢复重建区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生态环境恶劣,5.12汶川地震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生活设施、生产条件遭到损毁。项目实施将逐步消除地质隐患,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生存条件,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生存环境,增强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心,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和群众健康水平。

  10.3.2促进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条件

生态修复将促进灾区基础条件改善,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区域投资环境,有利于灾区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恢复重建。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制约当地工业、农业、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得到缓解。

  10.3.3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修复将改善灾区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10.3.4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灾区经济发展

灾后生态恢复林草植被恢复区内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农林矛盾普遍存在。通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促进灾区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 项目保障措施

  11.1组织和管理保障

  11.1.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灾后重建生态修复是我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对生态修复工作的领导,区政府需成立某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有区林业局长担任,林业局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在区林业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本区域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工作,研究决定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时加强领导,确保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时间紧、难度大,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谋划和建设好该项目,区林业局成立了“5.12”地震灾后重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林业局行政一把手向茂才同志任组长,分管林业生产的副局长侯泽勇同志任副组长,以营林股、计财股、设计队、天保办、科技推广站、林业站等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具体负责制定该项目建设工作,将任务、质量、进度落实到人。

  11.1.2建立目标责任制

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区地方各级政府对灾后生态修复工作负总责,要将灾后生态修复纳入地方政府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和政绩考核范围,层层落实责任。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做到落实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确保生态修复工程质量。

区林业局要做好统一部署,并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定的要求,认真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计划审批、作业设计、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和奖惩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要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对违规使用资金案件和工程质量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切实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11.2队伍和技术保障

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是我区生态建设史上的一个全新课题,涉及行业多,技术要求高。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1.2.1加强技术服务指导

区林业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开展对灾后生态修复的科学指导,组织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技术队伍对灾情进行调查评估,对灾后防火、防虫、疫病、空气质量等进行动态监测,对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对恢复重建工程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长期监测。同时要建立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基础知识、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建立起技术过硬、业务高,技术强的人员队伍,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服务。

  11.2.2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监测评估

通过建设站点,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监测评估,改变灾区林业生态环境监测及生态危机预警网络薄弱的现状。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机构职能作用,制定监测工作规范,促进、确保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监测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和评估森林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对森林生态环境危险隐患发出预警,提出防治措施,为全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11.3资金保障

在资金使用上,要对灾后生态修复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对挤占、挪用、浪费资金的行为严加处罚,提高救灾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资金管理上,要将项目资金拨付与实际完成的数量、质量直接挂钩,项目竣工后,组织专业人员对竣工验收和资金审计。统一采用资金报账制度,对重建资金的来源、使用、节余及使用效率、成本控制、利益分配等做出详细计划、安排、登记及具体报告,如实提供完整的财务账目、凭证、报表和相关资料。采取先施工、后验收、再划拨的方法,促使承建单位以质量换效益,形成共同管理的局面。建立健全外部财务监督和内部财务约束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把各项灾后重建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设立资金监督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核查、审计和监督工作。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财政法规、政策贯彻情况以及资金运用和管理过程的监督,认真分析考核财务状况、建设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切实提高资金有效性,保证各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理。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11.4建设质量管理保障

质量是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本项目的实施,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质量关。

  11.4.1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

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中,所有原材料的采购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此外,工程建设中,聘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承担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工程监理。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节约资金,要做到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根据《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川林发〔2009〕137号文件规定,参照《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招标承包管理办法》,公开公正公平确定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运行要认真执行“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审批立项--财政审批--招标投标--组织施工--检查验收--建立档案”等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流程,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并积极坚持“三项制度”,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负责。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投资使用效果。

  11.4.2实行工程规范化管理

生态修复建设与其它建设工程一样,审批、实际、施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基本环节。灾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建设程序,把好审批监督关,严格按规划立项,按项目管理,按设计施工标准验收。设计单位要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设计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规范化,合理化。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负责。竣工验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时,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查验;
对达不到生态修复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11.4.3实行施工作业专业化管理

11.4.3.1、施工准备

(1)实施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必须以批准后的《实施方案》为主要依据,该《实施方案》被批准后,可以作为该项目的施工作业设计技术文件。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的小班(地段)做好器具、材料的准备,并明确每个小班、地段的作业指导员。

(2)积极开展对施工员的上岗培训,包括作业流程、营造林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4.3.2、施工要求

(1)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区域范围、作业面积、整地方式、营造林方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开展施工。

(2)施工员在每个流程开始时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让作业人员掌握有关技术要求。

(3)因地震导致林地、林木毁坏、杂石、坡积物、枯死立木等杂物,不利于植被健康恢复,因此,必须把林地清理作为一项重要生产环节,创造有利于新植树苗的生长环境。

(4)作业过程中做好护林防火与施工安全工作。

  11.4.4实行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领导负责,落实到人的管理机制。生态恢复建设项目由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人负责 ,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相关领导人的失职、渎职责任。

  11.5宣传和信息保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和各种会议,宣传生态修复林草植被恢复的重要意义和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生态修复实施区域要对灾后生态修复中的需求、进度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反映,确保信息快速、准确、客观,提高决策效率。

  11.6档案管理保障

及时掌握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新技术以及政策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并正确应用到对项目的服务中,将有利于提高项目效益。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项目实施情况,从项目的策划、调查、设计、施工、竣工到最后检查、验收等环节,都按项目建设地建立档案卡片,详细记载建设情况,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附件(一)

  附表1、某市某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2、某市某区森林蓄积现状统计表

    3、某市某区林业局项目实施单位机构情况表

    4、某市某区项目布局一览表

    5、某市某区项目立地类型表

    6、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苗木质量标准表

    7、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树种模型表

  8、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小班一览表

  9、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补植)小班一览表

  10、某市某区爆破费用单价组成明细表

  11、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规模及年度安排表

  12、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分乡镇、模型、年度面积汇总表

  13、某市某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林草植被恢复分年度分类实施面积汇总表

  14、某市某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林草植被恢复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

  15、某市某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林草植被恢复面积汇总表

  16、某市某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分年度汇总表

  17、某市某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投资规模按造林类型汇总表

  18、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新造)小班成本核算统计表

  19、某市某区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补植)小班成本核算统计表

附件(二)

某市某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项目(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施工图(另装订成册)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篇2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现象及原因分析报告

20100410 冯琪

、草原退化现状:

飞机就要降落呼伦贝尔机场,我看到,绿油油的草原上不规则地露出黄色沙面,犹如一块块疮疤,令人心痛。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聪明的人们对它的发现不止于景色,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草原和林区财富的重要来源。

  在工业开采给这个城市带来G D P蛋糕的同时,牧民们也坚信工业污染是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原牧区和林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

  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

从海拉尔到满洲里,不足300公里的路程,路旁的草原被三条沙带隔开。在公路旁的草原上记者经常看到上千只的羊群和牛群,有些牧户家的羊群甚至达到了2000只以上。一些私营业主租用草场放牧。

牧羊人乌日木勒看护着1200多只羊和200多只牛。他说,这些羊和牛是满洲里人的,租用了当地牧民的1万多亩草场,按照当地的规定放牧标准,这一羊群远远超载了。

  陈巴尔虎旗神华宝日希勒能源公司露天煤矿附近,已经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当地居民介绍,为了保护草原,宝日希勒镇所辖草原已经禁牧多年。可是,没有牧民过度放牧的草原却饱受当地煤矿和化工企业的污染。

宝日希勒镇现有煤矿企业六家,每年超过2000万吨的开采量。马上要上马的国华电厂和投产的生产化肥的金新化工都是高污染企业。

、原因分析:

工业污染现在已成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工会主席张殿成介绍说,“到去年底普查的结果是,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达483万公顷,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近一半,另外还有近300万公顷的潜在沙化区域。”

“陈巴尔虎旗完工镇199万亩草原已经全部沙化。近5年间,仅新巴尔虎左旗和陈巴尔虎旗完工镇就有200多牧民因沙埋房屋而被迫搬迁。造成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牧区四旗、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境内。”张殿成主席称,因为草原沙化沙尘暴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且给铁路、公路安全运营带来了隐患,铁路部门每年都要拿出近百万元进行清沙护路,区域内301国道经常因流沙影响而阻断交通。

  该市林业局提供给我的资料总结了草原沙化的具体原因:呼伦贝尔草原土层厚度很浅,一般在10至50厘米,表土层一旦遭到破坏,沉积沙层就会裸露,造成土地沙化,在风力作用下,加速扩展;
近年来气温升高,降雨量减少也是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
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由于呼伦贝尔草原矿产资源丰富,开矿和矿产勘探造成草原退化现象非常严重;
此外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等也是造成草原退化因素。

  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

   矿业开发“突飞猛进”

  “森林采伐面积减小了,现在地下的矿产成了林区的财富,下一步可能要改行当矿工了。”一位林业工人戏言。

  据了解,大兴安岭林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银、钼、铜、铁、铀等;
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莹石、大理石、硅石等。

  “林区矿产资源被私采滥挖现象由来已久,北部的额尔古纳河两岸上世纪先后出现各种矿产开发小企业几十家,有的根本没有任何手续,有手续的越界开采现象时有发生,给林区生态造成了很大危机。现在经过地方政府治理,还有几家因采矿权期限未到,仍在开采。”石玉峰称。

大兴安岭林区维系着中国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生命线,虽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不适于大规模的矿产开发。

  “林区采矿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林区工人的生活状况。”林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很无奈地告诉我。

  除了有色金属资源,呼伦贝尔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000亿吨以上。所产煤炭主要是褐煤,这种煤燃烧热值在3500至4300大卡之间,对于取暖、发电来说并不是最适用,而对于发展煤化工来说是比较好的材料。

  近几年,国内实力雄厚的能源集团纷纷进驻呼伦贝尔市,开采煤矿和兴建化工企业。

  呼伦贝尔市市长罗志虎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介绍,呼伦贝尔2009年全年财政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10.2%,而煤炭化工两项财政收入占1/4左右。

煤炭和化工工业的迅速扩张,使呼伦贝尔市G D P增速迅猛,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0亿元,增长17.1%。可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庆幸,他们很担心:煤矿逐年开采,化工企业的陆续上马,草原和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两难之困:

  “对挖煤破坏的草原是做了植被,但是恢复效果很难令人满意。都是面子上的事,你看看露天煤矿的大坑,怎么能做植被?”当地一位牧民感叹。

  当地居民所担心的是,这些工矿企业对草原生态的污染程度到底有多少,尚无详实的数据可查。

  即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大草原和森林保护,但是很多专家和当地居民对呼伦贝尔的煤炭工业开发现状表示担忧,“呼伦贝尔有独特的草原和森林资源,有国内最大的草原和林区,是中国东北和华北的生态屏障,如果大规模地开发矿业,给呼伦贝尔带来污染的话,未来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采矿业不断探矿也给当地居民留下很多隐患,在巴尔虎新右旗甲查矿区就有1600多个探槽,使大片草原遭到破坏。探井的废液都存放在废液坑内,基本未采取治理措施,将来很难恢复植被。

  由于呼伦贝尔草原采矿区潜水位较低,塌陷区的主要危害是对地表生态和植被的破坏。神宝公司对露天矿排土场的植被绿化下了很大的功夫。“对挖煤破坏的草原是做了植被,但是因为草原上的草的特定生长环境,恢复效果很难令人满意。都是面子上的事,你看看露天煤矿的大坑,怎么能做植被?”当地一位牧民感叹。

  草原牧区和林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在国内业界已成为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一种观点强烈反对在草原和林区办工厂、开矿山,因为这势必会带来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得不偿失,持这种观点的以专家学者和当地百姓为主;
另一种观点则来自当地的不少干部,他们希望工业化能来得更早些,以改变牧区和林区贫困的现状。

  大部分牧民坚信矿产和化工企业是让草原沙化的元凶,地下矿藏特别是石油和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兴安岭的森林过量采伐、大树减少,致使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它们为草原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可预见的后果。

  旅游资源的开发则看上去是政府和牧民双赢的结果。而草原的最终利用模式,选择现代化的、创造巨大财富的工业化但又破坏了环境的生活,还是选择保持了千年的、田园牧歌式的低生产率的生活?或者主要用于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这也在不断的争论中,没有答案。

  这些问题是呼伦贝尔的问题,也是内蒙古所有草原面临的问题。在这样不停的博弈中,草场继续退化,沙地依然蔓延。

  很多接受采访的牧民担心,呼伦贝尔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草原的污染日益严重,草原逐渐退化已成定局,如何向子孙后代交代?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像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政府的环保救赎:

  呼伦贝尔“用1%的土地,释放99%的森林草原生态;
用仅占国土面积0.5%的工业园区承载起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国内很多大型的能源集团神华、华能、大唐、鲁能先后来到该市,开采煤炭资源,这些企业对草原植被破坏后做了及时的修复,并没有遍地开花。”

  长期以来,呼伦贝尔地区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出现了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草地的现象,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但是,草原沙化治理和草原保护需要大量资金维系,一个一直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加速工业化进程成为当地政府认为转变观念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近几年的煤矿和化工企业崛起,给当地保护草原带来很大压力。

  2009年,呼伦贝尔市政府落实“美丽与发展双赢”的战略目标,加大治沙力度,将草原沙区治理列为全市公共公益项目一号项目,投入资金1 .5亿元,治理沙地100万亩。“仅去年一年,就出动治沙人员15万人次,播种固沙灌草种子440万斤”,曲香芝称。

为了防止草原沙化,该市对海拉尔区、新巴尔虎左旗等六旗县区内进行封禁保护,全面实行休牧、禁牧措施,并对沙化严重无法居住的牧民实行整体搬迁。

面对严峻形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呼伦贝尔退化沙化草原进行治理。实施了“呼伦贝尔天然草原保护恢复与建设工程”、“呼伦贝尔沙地防沙治沙建设工程”和“呼伦贝尔草原保护水利建设工程”等草原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标的不清,重治轻防。对草原沙漠化总体情况和类型、分布范围、环境背景仍不明确,指导沙漠化防治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不足。对于各类沙丘给予的关注比较多,但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对于更大面积的、总体完好但沙漠化危险性很高的土地所采取的沙漠化预防措施相对不足。二、是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随意性较强。过去由于重视不够、对潜在危险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定位不清,导致沙漠化防治政策的制定缺乏长远考虑,草原保护与利用的政策不稳定。三、是条块分割、统筹协作力度不够。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导致对于同一片草原或者同一个草原区域生态系统,按照草原、林业、水利、交通、国土资源、环保、气象等行业,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分割缺乏协调导致对草原的管理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性的自然需求难以吻合。四、是对游牧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够。套用农区土地包产到户,将草场承包到户单独经营的做法,使得各家各户的小块草场遭受持续放牧的压力,得不到喘息休养的机会。

  草原利用方式亟待调整:

  针对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其治理存在的问题,须及时调整草原利用方式,减轻草原利用压力,以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防止大规模草原退化、沙漠化生态灾难的发生。

  首先,应改革现行草原经营管理体制。在全球变暖、气候干旱化加剧的背景下,目前在呼伦贝尔草原实行的“草畜双承包”经营管理体制暴露出与草原生态规律不相适应的缺陷。一是放弃了传统的大规模游动放牧积极主动的草原保护型利用方式,通过将草场划分、承包给牧户并推行定居放牧,使传统游牧方式长期积累的一整套知识经验及做法失去了生存空间和用武之地,草原生态系统也因此失去了长期以来的忠实伙伴及其全天候、全方位、体贴入微的关照。二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极大地增加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负担。空间上,将草原利用压力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草原上;
时间上,由于每家草场资源有限,各户为了增加牲畜饲养量,只能加大草场利用效率,不分季节地加快在狭小范围内的“游牧”频率。三是直接在承包草场定居和开垦饲料地等进一步农耕化的改造,透支草原营养、促进草原风蚀沙漠化,加速了对草原生态系统及环境的破坏。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得缺乏补给的地下水位加速下降、草原植被水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加剧。因此须尽快对草原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其次,建设游牧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牧区。游牧文化是蒙古高原上历代游牧人群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中总结经验得来的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域独特的人文归纳,是草原地带人群和环境长期作用、相互选择并确定下来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游牧文化在自然生态保护和持续利用方面具有独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重新确立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从游牧文化汲取经验,可以为呼伦贝尔沙质草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作出贡献,也应成为草原沙漠化防治制度建设的基本思想基础。

  最后,发展具有呼伦贝尔草原特色的沙产业。与我国其他沙区大规模的沙漠、沙地不同,呼伦贝尔沙地规模小、气候寒冷,主要为半湿润、半干旱的沙质草原。这就决定了在呼伦贝尔发展沙产业不能照搬西部干旱区的做法,而应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沙产业发展之路。

呼伦贝尔草原大部分都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草原水热条件差,降水量少,干旱多风,土层薄弱,土壤下面是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极厚沙层,脆弱的草原植被一经破坏,很快形成当前技术条件下仍难以控制的风蚀坑和风蚀沙地。鉴于此种情况,只能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因此,呼伦贝尔的沙产业可以涵盖整个沙质草原区的牧业生产、游牧文化和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各方面。鼓励集体和个人从事与缓解生态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有关的各种经营活动,鼓励开展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经济建设,拓宽环境治理渠道,使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经济活动成为改善沙区生态状况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所有拟引入沙质草原区的经济活动都应当纳入统一的生态评估、审核与监督体制内,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以及不适当工程活动等造成意想不到的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

愿不久的将来,在我们草原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呼伦贝尔大草原依旧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家!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篇3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草地退化的治理
我国有60亿亩不同类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发挥,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学家们认为,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恶化。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超载放牧不可取
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来不及积累有机质,势必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为什么退化的草地一方面表现为植物小型化,生物量低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有毒植物相对增多的特点,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严重的草原上,狼毒大量保存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过牧不仅对牧草会产生上述影响,而且长期的大量的过度的牲畜践踏,也会使土壤变得紧实,导致透气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状恶化。
春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夏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草原开垦几时休?
草地为什么会退化呢?分析起来,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即温暖化与干旱化,这是整个地球表面共同的变化,人类不能够左右,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而人为原因,特别是近几十年,人为的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我国天然草原退化的过程。在这些长期的活动中,开垦种粮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等口号下,我国天然草原有几次大的开垦种粮的高潮。一些好的草地,土壤与植被条件优越的草地被当作荒地开垦,种粮食作物。这些草地大多在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草地一旦开垦以后,多数是粗放耕作,不施肥、不灌溉、靠天吃饭,产量很低,有时是种一葫芦收一瓢。种不了几年,多年形成的土壤结构被破坏,有机物质强烈分解,含量降低。在无覆盖条件下,冬春风蚀加剧,很快变得粗粒化而且贫瘠。美国三十年代发生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的黑风暴主要是开垦草原造成了大量沙源。我国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与草原开垦也有一定关系。2000年以来,中央决定的退耕还草还林,才使得草原开垦得到遏制,草原退化有了彻底防治保证。
青海草地被开垦种油菜 内蒙古草甸草原被开垦 草原开垦几时休?
并非老鼠惹的祸
长期以来,在我们中间有一种认识,把草原的退化归咎于老鼠的活动。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原上有16种老鼠。老鼠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一员,是与草原植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是长期形成的结果。很难想象草原上没有老鼠的情景。草原是老鼠的王国,也是老鼠的天堂,这16种老鼠,并不是每一种老鼠都会造成草原退化,也不是老鼠的所有活动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真正会使草原退化的是群聚鼠,如布氏田鼠等。而且这种鼠使草原退化也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事实上,正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原退化,使植被稀疏,群落低矮,为布氏田鼠提供了合适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加快了布氏田鼠的发展,而布氏田鼠的发展与活动,又加剧了草原退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人们认识了这一点,就提出了鼠害生态治理的对策。从控制草群高度,恢复草地植被入手。进而控制布氏田鼠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草原退化原因多
在草原,许多频繁的不合理的其他人为活动也都可能导致草原退化。

1.采药材:草原是天然的中草药园。在草原数千种的植物中,有大量是有名的中草药,如内蒙黄芪、甘草、麻黄、柴胡、防风、知母等等,这些中草药大部分是以其根入药,因而采集它,必须挖根,要挖根就要破坏草原,而且大部分采集者都在挖根后都会留下一个深坑与一堆松土。挖的坑多了,破坏的草场就大了。这给风蚀提供了大量沙源。据估算,挖一公斤甘草就要破坏5平方米以上的草地。

2.采集经济植物:草原有许多有特殊价值的经济植物,大量的频繁的采集,不仅会破坏这一资源本身,也会给其生存的草场带来不利影响,搂发菜就是其中之一。发菜仅生长于荒漠草原地区,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破坏易而恢复难。搂发菜不仅会使荒漠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而且影响土壤结构,以至整个生态系统。

3.开矿:我国草原区蕴藏着大量的地下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矿石等,开采这些地下资源的过程中,频繁的车来车往,人类活动,以及废矿、废弃物等堆积于草原上,对草地也是一个破坏。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交通车辆的辗压:我国草原辽阔,在一定意义上说可能有点荒凉,硬化的等级路面很少,汽车、摩托车在草原上行驶,无固定道路,今天这么开,明天又那么走,这对草原的破坏在局部地区很严重。
道路风蚀造成草地退化
草原上的“唇亡齿寒”
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其后果表现在各个方面。最直接、最易为人们看到的是草地植被的变化。严重退化的草地,其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明显下降,据调查,羊草的高度从45厘米降到7厘米,其盖度即从30%降到10%,而大针茅由27厘米高降到3厘米高,盖度由5%降到0%。所以说,退化的草原最显著的后果是植被的矮化。此后,生产力也大大下降,生物量只有原生植被的40%左右。植被变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在家畜的过度啃食条件下,不耐牧的植物显著减少,而耐牧的植物则被保存下来,其结果导致退化草地由低适口性的植物所组成,这也就是为什么退化草场的最终类型都可能是由耐旱耐牧的植物所组成的原因。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原退化后,植物主要由冷蒿、星毛委陵菜构成。

在草原地区,我们看到凡是植物群落低矮的草原,土壤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等不良性状也充分表现出来。不过土壤的变化不像植被变化那么直观和易为人们察觉,同时不那么快,而是表现出滞后的效应。

在退化的草原,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呈现三种状况:一是土壤表层硬度、容重、孔隙度和有效性养分等指标比较敏感很快表现出来;
二是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全氮、CaCO3含量等不敏感不会很快表现出来;
三是粘粒矿物类型、腐殖质组成、PH值等,相对稳定,很少表现出来。而为了评价草地退化的状况,我们一般常采用那些比较敏感的指标,如有机质等。根据研究,严重退化的草地,有机质含量降低,只有未退化草地的60%,含N量也只有未退化草地的60%左右,而粘粒含量也大大降低,造成表层的粗粒化。

退化的草原、土壤动物,微生物也有很大的变化
植被退化严重 土壤随植被退化而退化
草原退化的害处
3页

推荐访问:退化 修复 草原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