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

时间:2023-05-06 18:10:06 浏览量: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1首先感谢贵州人民为研究红军长征史特别是红六军团西征史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从去年到今年一年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供大家参考。

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

(9篇)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1

首先感谢贵州人民为研究红军长征史特别是红六军团西征史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从去年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对红六军团西征、特别是对困牛山战斗深入研究,我想今天围绕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这个主题,与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点,谈谈对困牛山战斗的两个重要判断。

一是困牛山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创造的千古壮举。红六军团是毛主席、朱老总在中央苏区创建的一支革命劲旅,特别是红52团就是湘赣地区的农民赤卫队和安源煤矿工人赤卫队组成的,非常有战斗力。困牛山壮举为什么是千古壮举?因为在革命战争史上,甚至在世界战争史上,这么多人集体跳崖、壮烈牺牲,这种精神实属罕见,所以我称之为“千古壮举”。

红六军团西征在红军长征史上是非常值得书写的壮丽篇章。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六军团临危受命,全军团9700多人奉命西征,杀开一条血路,转战贵州寻求与红三军会合。红六军团西征中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贵州石阡,出发时9700多人,在通过国民党四道封锁线后剩下6000多人,经过石阡突围战后,与红三军会合时只剩下3000多人,所以说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石阡。但随后,又是在黔东迎来了最艰难的奋起。正是有了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在木黄会师,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使整个红二方面军由两个军团会合时的6000多人发展到2万多人,并在其后的长征中创造了乌蒙山千里回旋战的经典战例,被毛主席评价为“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二是贵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抢救了红六军团西征战史的宝贵财富。红六军团西征非常惨烈、非常壮烈、非常辉煌,其中最惨烈、最壮烈的就是石阡困牛山这一战。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为什么这个战斗直到88年后的今天才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因为当时红六军团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军团对红52团困牛山战斗的最后经历所知不多,军团领导同志的回忆录都没有详细记录红52团最后战斗情况。红六军团当时在给中革军委的电报中,也只提到了红52团被包围失去联系,牺牲很大,所以这段历史缺乏翔实记录。正是在贵州人民、贵州DS工作者、贵州领导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才挖掘出这一段历史。幸存的十几个红军官兵,如果没有当地老百姓的收留保护,这段历史就很难还原它的真实面貌。即使红军老战士还健在,如果没有贵州各级党委的重视和贵州DS工作者的挖掘,这段历史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掀开新的篇章。我们只有整理好这些口口相传的历史,各级党委和DS工作部门认定这段困牛山战斗的历史真相,才能告慰这块红色土地,告慰在这块土地上献身的红六军团官兵和保护抢救这段宝贵财富的贵州人民。

第二点,谈谈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上来看困牛山战斗,而要看清楚困牛山战斗的战略价值,就要跳出困牛山来看困牛山。其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对认识这个战略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1934年的10月中旬正是甘溪战斗和困牛山战斗发生的时间,同时又是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河出发的日子,要把这两个时间结合起来看,才能明白红六军团西征的战略价值。二是1934年12月到1935年1月中下旬是“通道转兵”和黎平会议决定到川黔边、以遵义为中心开辟新苏区的日子,遵义会议召开时,红六军团在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通道转兵”和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支撑。三是1935年1月下旬到5月初,红二、红六军团主动发起湘西攻势,吸引了大量敌人,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提供了有力的战略策应,从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战略被动。

将困牛山战斗放在一个更长的战略时段中来看,它的战略价值可以归纳为四条:第一是完成了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的战略任务。没有困牛山战斗,红六军团杀出重围、完成为中央红军先遣探路任务将非常困难。事实证明,中央红军正是沿着红六军团先遣探路开辟的路线走上长征路。第二是实现了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策应目的。红二、红六军团胜利会师后,先后打了30多场战斗,与敌军80多个团作战,把敌军12万人吸引到湘西,有力掩护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第三是圆满完成了红军长征的战略任务。红军长征以红六军团西征拉开序幕,以红二、红六军团为主组成的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实现了长征的战略转移目的。第四是在维护全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央和红军面临分裂危险的关键时刻,红二方面军影响了红四方面军,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谈谈困牛山战斗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

困牛山战斗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伟大的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听党指挥的忠诚品质。***指出,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最根本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红二、红六军团集中体现了这种忠诚精神。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有新时代的忠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就是新时代的忠诚精神。

二是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红52团官兵集体跳崖,支撑着他们的就是革命到底的理想信念,就像甘泗淇同志讲的,为革命流完最后一滴血。

三是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指出,100多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红52团官兵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的精神,就是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要求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有伟大的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是不负人民的爱民情怀。***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红52团战士宁愿自己死,也不愿意伤害老百姓,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我们要站在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历史长河中来回顾困牛山战斗,才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它的战略价值,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它的时代意义,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讲的中国革命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才能够深刻领悟***关于红军长征在贵州的重要论述,从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根据录音整理)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2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是长征这篇伟大史诗中的一个壮丽篇章,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困牛山的红军烈士是自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千千万万人民英雄的一部分。人民英雄创造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的历史,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浴火重生的新的文化。

一、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坚持人民至上

宁死不伤百姓,这是困牛山红军壮举中最动人之处。困牛山红军跳崖幸存者之一、红六军团18师52团司号员陈世荣,生前经常哼唱一首中央苏区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这首歌反映的,正是我们这支队伍与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之处。一切为了人民,是人民军队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紧固根基。一切牺牲,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这支队伍、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在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正如党章中所言,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新的长征路上,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牢记,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像困牛山的红军战士们一样,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我们始终要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二、加强红色资源发掘、梳理和研究,坚持保护为先

***指出,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每一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革命文物、红色资源凝聚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让革命文物得到更好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掘、梳理和研究,从中汲取奋进前行的强大动力。

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坚持教育为重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强化教育功能最重要。结合困牛山红军事迹:一是要打造精品展陈。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二是要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思想教育、文旅融合相结合,在给老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改善的同时,提高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人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加强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在守正创新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塑造好“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艰,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形象,并进一步彰显时代特色。

四、发挥人民政协文史工作的作用,坚持育人为要

困牛山红军将士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困牛山红军事迹而言,人民政协的文史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可以就这项工作开展专门的史料征集和研究,发挥好记录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第一手资料的优势,体现出“三亲”特色。在工作机制上,可以加强纵向联动,深化各级政协组织在文史工作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成果共用;也可以加强横向协作,密切与高校、社科院所、DS、档案、文博、地方志和其他历史研究机构的联系,努力把体现红军壮举、符合历史真相的史料反映出来。坚持育人为要,让史料说话,帮助人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广大铜仁人民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6000多名黔东子弟参加北伐战争,4000余名热血青年参加南昌起义,3000多名铜仁儿女参加工农红军,5万余名爱国志士勇赴抗日前线,8000余名志愿青年入朝作战,涌现出以周逸群、旷继勋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倾洒了一腔热血。

中国工农红军三次到达铜仁,第一次是红三军到铜仁创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第二次是红六军团西征转战铜仁并与红三军在木黄胜利会师,第三次是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后转战铜仁。回顾红军转战铜仁的历史,困牛山战斗是其中最可歌可泣、最感天动地的悲壮史诗。甘溪遭遇战后,红18师52团经过毛坝交锋、朱家坝断后、关口分兵、营盘垴阻击,战至最后的指战员到达困牛山一带,“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毅然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的千古壮举。

这一壮举,生动诠释了绝对忠诚的崇高精神。红军进入甘溪时,红52团作为后卫部队;甘溪遭遇强敌时,红52团迅速改为前卫,为军团主力突围开辟道路。之后,又由前卫变后卫负责断后,并主动牵敌西走困牛山,成功掩护主力再次突围。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绝对忠诚。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党指到哪打到哪,绝不讲任何条件,我们的军队才能战胜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一壮举,生动诠释了信念坚定的崇高精神。困牛山战斗中,红52团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没有一个人叛变偷生,没有一个人畏敌逃跑。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舍身取义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信念如磐志愈坚。正是因为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贞执着,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红军将士坚持革命方向、坚信正义事业必胜,人民军队才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这一壮举,生动诠释了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困牛山战斗中,处于绝境的红52团指战员临危不惧,多次与敌人展开肉搏、浴血奋战,最后宁死不当俘虏,毅然决然纵身跳崖,为革命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彰显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悲壮的篇章,成为人民军队战斗精神的最好写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因为红军将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我们的军队才能始终打不倒、压不垮。

这一壮举,生动诠释了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我们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在困牛山战斗前后,红军在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始终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坚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打土豪,处决恶霸地主,救济贫苦群众。困牛山战斗中,面对着被胁迫来的不明真相的群众,红52团指战员宁死不伤百姓。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在生命与群众之间,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体现了人民军队牢记宗旨、人民至上的爱民情怀。红军的壮烈行动深深感动了当地民众,困牛山战斗后,很多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安埋红军烈士、收藏红军遗物、收留幸存红军。逢年过节,周边村民自发来到当年红军跳崖地,祭奠红军英烈。后来,红二、红六军团再次来到石阡时,就有800多名工农群众踊跃参加红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是因为党领导军队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才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受到人民的衷心爱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断创造伟大奇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正如萧克将军赞叹的那样,“牺牲决胜勇当长征先遣队,浩气长存信是中华好男儿”,红军壮士虽然在困牛山牺牲了,但他们的事迹将永远传颂,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朽。“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的召开,就是要把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永远给予我们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养。铜仁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一核一线两翼多点”的重要“一翼”。我们将以铜仁市碧江区中南门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综合展示园为核心,以木黄会师和石阡困牛山战斗为重点,深入挖掘长征资源文化和困牛山战斗各类史料,坚决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战斗遗址和各类革命文物,把红军在铜仁的故事世世代代讲下去、传下去,把困牛山的英雄壮举世世代代讲下去、传下去,永远鼓舞和激励黔东儿女克难攻坚、奋勇前进。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奋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4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迎接党的20D、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举办“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对于深化DS学习教育、营造团结奋进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主席深刻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百年苦难辉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蕴含着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长期奋斗中凝结形成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困牛山之战,红军官兵面对敌军围攻和被胁迫走在前面的百姓,“宁死不伤群众,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作风,所展现的坚定信仰忠诚、英勇战斗精神、高尚革命气节和赤诚为民情怀,对于丰富发展革命精神谱系内涵,激励官兵更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具有重要借鉴和启迪作用。

一、红军壮士绝境不改初心的信仰忠诚,为教育引导官兵铸牢军魂、听党指挥丰厚了政治滋养。人民军队从创建那天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英勇奋战。在执行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任务中,红52团官兵身处三面临河一面绝壁的困牛山,在与红六军团主力失去联系、军事上无后方无依托、敌军重重截击的困境中,始终胸怀大局、对党忠诚,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壮士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革命信念、坚定信仰,是我们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在回望历史中感悟初心、汲取营养,强固举旗铸魂、向心凝聚的政治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指挥。

二、红军壮士临危不负使命的血性胆魄,为教育引导官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人民军队素以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在红六军团陷入国民党军24个团重重包围的危难之际,红52团担负了掩护军团主力突围的艰巨任务。面对国民党军在困牛山的疯狂围攻,该团官兵浴血奋战,英勇顽强地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为掩护军团主力顺利突围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为红军长征胜利保存了一支重要战略力量。红军壮士以大无畏的英勇壮举,赢得了党的信任、人民赞誉。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大力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保持革命英雄主义昂扬斗志,做好打硬仗苦仗准备,锻造制衡强敌过硬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三、红军壮士誓死不做俘虏的革命气节,为教育引导官兵不惧牺牲、拼搏奋斗立起了坚毅风骨。革命到底、舍生取义历来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特有的高尚品格。困牛山战斗中,面对国民党军的重重围攻、威逼利诱,红52团官兵没有一个人叛变偷生,没有一个人畏敌逃跑,战至弹尽粮绝后毅然砸枪跳崖明志。红军壮士以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悲壮篇章,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更加需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聚焦实现建军100年奋斗目标、锚定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勇于牺牲、甘于奉献、不懈奋斗、攻坚克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功新时代。

四、红军壮士把生留给百姓的为民情怀,为教育引导官兵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擦亮了底蕴本色。始终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我们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信赖的根本原因。困牛山战斗前后,红52团官兵始终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坚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救济贫苦群众;即使在国民党军胁迫百姓充当“人盾”、自身退无可退的危急关头,宁死不误伤百姓,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群众。红军壮士为人民生命安危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更加需要永葆人民军队爱人民为人民的宗旨本色,弘扬为民扛枪打仗、为民造福兴利的优良传统,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成果、支持乡村振兴、深化军民共建等工作,抓好“贵州+”沿长征路革命老区援建、“八一爱民学校”援建,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以实际行动谱写人民至上的时代新篇。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5

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日子,贵州省举办“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共同追思88年前红军将士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充分体现了贵州省委学习贯彻***关于DS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深入,体现了红色贵州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守正创新,体现了困牛山红军壮举精神伟力穿越时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下面,我围绕困牛山红军壮举的史料价值、精神价值、时代价值谈几点看法:

一、对丰富DS军史提供了新的鲜活材料

困牛山战斗,是一场狭路相逢的遭遇战、以少击多的阻击战、舍生取义的决死战。这场战斗不是宏大叙事,但对掩护红六军团西征有重要贡献。困牛山战斗是红六军团执行中共中央战略先遣任务的一次惨烈战斗。可以说,困牛山战斗是红六军团乃至红二方面军战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在整个长征巨幅画卷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挖掘困牛山红军战斗故事,就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批判。这场战斗相去年代久远,但对研究DS军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这次在全国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深度还原红52团在石阡困牛山的战斗历程,重现当年红军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为深化DS军史研究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史料佐证。这场战斗没有闻名于世,但诞生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千古壮举。困牛山战斗是我军无数战役战斗中的一朵浪花,虽然现存战史记载不多,但红军集体跳崖的事迹令人震撼。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等一系列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壮烈激昂的奇迹。挖掘困牛山红军战斗故事,对激励我们忆先烈、学先烈,谋复兴、图强盛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作了生动诠释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生动诠释和有力注脚。一是体现了“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忠诚品格。红52团官兵始终听党指挥、服从大局,西征路上先当前卫探明敌情,再当后卫掩护主力突围,接着变前卫撕破敌人防线,最后又变后卫负责断后,党让干啥就干啥,不打任何折扣。党旗所指,军旗所向。二是体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我党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困牛山战斗中,面对重重包围上来的敌人,红军将士没有一个人叛变偷生,没有一个人畏敌逃跑,宁愿舍生取义、跳崖明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人民军队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体现了“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和被胁持充当人盾的百姓,困牛山红军将士“宁死不做俘虏、宁死不伤群众”。被敌人逼到没有退路了,选择集体跳崖,目的就是保护老百姓。这种舍生为民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四是体现了“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狭路相逢勇者胜,不惧强敌、浴血奋战、敢于冲锋、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利器。困牛山战斗中,红军将士临危不惧、向死而战,不当俘虏、舍身成仁,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就是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写照。

三、对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是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当年,困牛山红军将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今天,我们虽然不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面对那么多的生死考验,但对党忠诚始终是硬标准硬要求,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坚定维护核心上,落实到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条件下,都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二是必须大力提高胜战能力。过去,面对一个个强大敌人,我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上演了一幕幕以弱胜强的战争“活剧”。当前,大国博弈更趋激烈,打赢现代战争成为时代课题。只有像红军将士那样学习掌握战争的“游泳术”,顺应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深入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加紧提升胜战能力,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战略支撑。三是必须不断激发战斗精神。当年,困牛山红军战士面对险境、困境、绝境,仍然宁死不屈、顽强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现在,战争的对抗性、残酷性更加突出,对官兵的战斗意志、战斗作风和战斗精神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高。我们既要发扬红军将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也要磨砺官兵敏锐感知、随机应变的聪明才智,以更具智慧、更有韧性、更加顽强的战斗精神决胜未来战场。四是必须深入巩固军民团结。困牛山红军将士爱民为民事迹,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红军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前进征程上的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只要14亿中国军民团结一致,任何困难、任何敌人都打不垮我们!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6

这次“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是对困牛山红军壮举一次高规格的历史研究和一次最多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铭记历史一个最庄严的仪式。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自1934年8月上旬江西突围开始,红六军团就承担着为中央红军侦察、开路的任务,踏上了西征作战的漫漫征途,到1934年10月24日木黄会师为止,约80天(其中在贵州36天)的征程中,连续行军作战,跨越5000多里(其中在贵州1600余里),战胜了湘赣桂黔四省等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数艰难险阻,付出重大代价,为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起到了先期探路、策应转移、实现红军力量集聚和宣传扩大红军影响力的作用,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部署的战略任务。

首先,从背景上看,红六军团西征是党中央重要的战略决策。1933年下半年,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的错误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尤其是1934年4月的广昌战役,红军遭受重大伤亡。为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1934年7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派出红七军团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派出红六军团西进,并指示红二十五军撤出鄂豫皖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这三支先遣队成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红六军团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探路,事实上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这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退出中央苏区,开辟新根据地的重大的军事部署,具体行动都受命于中共中央直接指挥,从属于中央红军总的战略。

其次,从过程看,贵州是红六军团西征的重要转战地。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令“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8月7日,红六军团9700余人由江西遂川出发,开始了西征。由于敌情和形势的变化,红六军团改变了最初向湖南中部挺进的行军计划,经广西、湖南,于9月20日进入贵州黎平县境,26日在剑河、大广一带与桂军遭遇,发生激战,受到较大损失。经艰苦辗转,10月初到达余庆、瓮安之间的猴场。10月7日,在石阡县甘溪与敌遭遇,发生激战后,遭受重大损失。鉴于当时形势,军团领导决定退出战斗转移,命令红18师师长龙云和第52团团长田海清率领800余人实施断后。16日,为掩护红军主力安全转移,红18师师长龙云率领的红52团400余人,被数倍于红军的湘桂黔军围困在三面临河一面绝壁的困牛山上。为了不误伤夹杂在敌军中的百姓,宁死不做俘虏,被围困的红军指战员砸毁了枪支,集体纵身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赞歌。红52团在困牛山的激战,掩护了军团主力胜利突围,保存了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10月24日,突围后的红六军团主力到达印江木黄,与红三军主力胜利会师,实现了红军长征史上的第一次重大会师。会师后,根据中革军委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统一行动,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和进一步发展湘鄂川黔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从意义上看,红六军团西征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军事上,红六军团西征起了牵制敌人、迫使国民党军队调整部署的作用。一方面,红六军团西征渡过湘江后,吸引蒋介石派重兵进行堵截,客观上减轻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另一方面,木黄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直接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此外,红六军团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起到先锋和探路作用,对这段历史,时任红六军团参谋长的李达,后来的一段回忆中清晰的描述到:“我们每经过一地,此地过些日子必遭国民党飞机轰炸,非常准确。我很奇怪,为什么不炸我们,偏偏要炸我们路过的地方呢?有一天,我很偶然看到一份湖南报纸,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张报纸的头版上用特大号字印着一个醒目的标题:‘前面乌龟爬开路,后头乌龟跟着来’,再看内容,这才知道,总部的机关正是按照六军团的行动路线走的,敌人又破译了我们的电报,侦察到了总部的行动规律,所以就定期地沿着我们的宿营地点进行轰炸……我们也才知道,六军团在受命寻找红二军团并与之会师的同时,实际上还担任了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向西的先遣队。”由李达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红六军团西征的军事意义显而易晓。同时,于今天来讲,红六军团西征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困牛山战斗中体现的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它是同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精神谱系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奋进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讲好红六军团西征在贵州的故事,讲好困牛山战斗的故事,把红六军团西征期间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赓续继承好,传播宣传好。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7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为掩护军团主力突围,把敌军引向困牛山殊死激战,最后毅然集体跳崖,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悲壮史诗。

石阡县在困牛山战斗史实挖掘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查阅档案文献,理清史实脉络。困牛山战斗虽已过去88年,但石阡县委、县政府和人民从未忘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秉承对历史、对革命先烈负责的态度,怀着敬畏和感恩之心,一届接一届、一代传一代,多次安排DS部门围绕红六军团西征路线,赴中央档案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湖南湘西等地查找资料,研阅《红军长征在湖南纪略》等档案资料千余册,始终如一挖掘红军长征在石阡的战斗史实。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查找到,在1989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黔滇驰骋》中记录有“营盘垴的红军三面临敌,一面临悬崖,他们的子弹已打光,在同敌人拼了一阵刺刀后,见不能杀退敌人,便纷纷从数十丈高的悬崖跳下。因崖高,跳下去的同志都壮烈牺牲了”;在1992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中记载着“第五十二团的战士们在困牛山殊死战斗三昼夜,弹尽粮绝,团长田海清牺牲”;在贵州省档案馆查到,1934年国民党黔军军部皓电川岩坝战况通报中记录有“适我柏师率部跟踪追击,该匪顽强抵抗,冲锋十余次,全用肉搏。综计夺获机枪七挺,步枪四百余支,俘匪三百余人,逃亡逃散及投河者近千人,伪主席任弼时藏匿深山,未逃脱,正搜索中”。以上档案文献相互印证了困牛山战斗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悲壮史实字字入骨。

二是开展走访调查,再现史实画面。多年来,我们始终怀着对红军先烈的崇敬和告慰之情,潜心研究史实。共走访幸存红军28人、红军后代19人和知情者、目击者、研究者200余人,整理口述史料78份,红军手稿、失散调查材料等1200余万字,整理了《困牛山红军壮歌》《迟到的烈士证书》等一批红色故事,编写出版了《红六军团血战石阡》《困牛山红军壮举》等书籍20余本。目击红军壮举的当地百姓蔡应举、安天明、姚祖华等说:“打仗的时候,我们躲在对面的王秦寨,看到红军跟国民党军队打,红军不打老百姓,只打穿制服的敌军……”时任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在回忆中说:“红六军团来到贵州石阡时,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整个部队被截为三段,许多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跳崖壮烈牺牲。”这些回忆和口述,让困牛山战斗惨烈画面历历在目。

三是深挖遗迹遗物,追寻史实鉴证。多年来,我们始终怀着敬仰之心,把挖掘遗迹遗物遗骸作为还原史实真相的具体鉴证,在龙塘、甘溪等乡镇修建红军烈士纪念碑8座、发现红军坟74冢。我们已收集考证红52团人员名单78人,发现虎井沟红军跳崖遗址、黄泥桥、田海清坟等遗址遗迹11处,收殓30多具红军遗骸集中安葬到甘溪、本庄等烈士陵园。收集有幸存红军陈世荣所用的军号,以及红军用过的机枪、军刀、步枪、水壶等遗物70余件。一个个悲壮故事,一件件红色遗物,都凝结着红军赤诚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铭记着气吞山河的革命壮举。

通过多方查阅资料、走访调查、遗物遗迹遗骸验证,困牛山战斗脉络清晰、史实清楚。红军战士们为了不误伤老百姓,宁死不做俘虏,毅然跳崖,大部分红军壮烈牺牲,他们为军团主力突围出石阡与红三军胜利会师作出了重要贡献,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

学习英烈精神,是对英烈遗志的传承,更是筑牢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必然。我们将以此次专题研讨会为契机,举全县之力做好困牛山战斗遗址的保护和红军集体跳崖壮举崇高精神的宣传、传承,全面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巩固好脱贫成果,抓好乡村振兴,推动石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8

我是困牛山跳崖幸存红军陈世荣的孙女陈向梅。在今天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专题研讨会上,很荣幸向大家讲述我爷爷和他战友们的故事。

爷爷原名不叫陈世荣,叫何步荣,是红六军团18师52团的一名号兵。爷爷离开我们虽然已经21年了,但他和他战友们的英雄故事,却时时在我脑海回荡。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反而因为岁月的逝去变得更加伟岸、清晰。

困牛山是爷爷和战友们战斗的地方。在我的印象里,爷爷经常独自坐在房前,回忆那一段壮烈的往事。

爷爷对我说:“当时战斗非常激烈,困牛山几面山坡都是敌人,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枪炮声,到处都是喊杀声,有的战友只剩一只手还在打枪,有的腿断了、有的头破了,我的眼前全是鲜血,我拼命地吹着号,军号就是我的武器,只要听到军号声,战友们就会冲锋、奋勇杀敌......敌人实在是太多了,不断有战友倒下,但我们没有丝毫畏惧,没有丝毫退缩。团长倒下了,营长就顶上去,营长倒下了,连长就顶上去,带着我们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敌人久攻不下,就押着抓来的老百姓走在前面挡子弹,我们怕伤到老百姓,只能一步一步往后退,最后我们被逼到了悬崖边,我们把枪砸了,死也不当俘虏、死也不伤老百姓,跳下了悬崖。”

爷爷告诉我,他和战友们跳下悬崖后,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地醒过来,用手一摸,身边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四周静悄悄的,也看不到敌人在哪里。爷爷悄悄顺着河沟向上爬,遇到两名战友,一个姓江,一个姓刘。他们不敢多停留,因为随时有可能遇到敌人。为了缩小目标,躲避敌人追捕,他们约定分头出去找队伍与大部队汇合。走到水井坳时,爷爷被一伙土匪抓住,衣服被扒光了,就在土匪举刀要杀他时,当地一个族长黄承会看爷爷太小,就说,“这么小的娃娃,杀了不过是一滩血”,把他的命保了下来。后来追到马槽溪时,爷爷的伤口化脓更加严重,走不动了,幸好被曾爷爷陈国善救下,给他治伤。等爷爷的伤好后,打听到队伍已经走远。由于消息闭塞,爷爷再也没能追上队伍回到部队。曾爷爷收留了他,从此隐姓埋名,跟着曾爷爷的姓改叫陈世荣。后来得知,那两名战友被土匪和敌人残忍杀害了,那时他们都才十几岁。

每当说到这里,爷爷的声音就变得哽咽,就会陷入深深的哀思,凝望着那座山,想起那些场景,泪水止不住顺着脸颊滑下,浸湿他那花白的胡子。

1957年,爷爷入了党,1961年又当上了大队支书。他如同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家,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再也干不动了才离开。任村支书的二十年,他始终用红军的“三大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早出晚归、默默奉献,带着全村党员群众修建水渠,让困牛山的群众不光有水喝,还能灌溉农田,让大家都有饭吃。后来,他又带着大家修路搭桥,困牛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逢年过节,爷爷都会去困牛山祭拜他的战友。2000年,爷爷身体越来越差,到重阳节时,走路都非常困难了,但他还是一定要再去看看战友们。我们拗不过他,父亲和我只能搀扶着爷爷,一步一步走去困牛山。走几分钟爷爷就会呼吸困难,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来到一座坟前,爷爷小心翼翼地把周围的草一棵一棵扯干净,点燃香纸后,我们看见,眼泪已经朦胧了爷爷的双眼。过了许久,爷爷把我喊到坟前磕头,对我说:“这是我的战友,也是你的爷爷,他们同我从湖南一起参加红军,在这里牺牲了,没有后代。你不光是我的孙女,也是他们的孙女。你能读书、上大学、有工作,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不在了,你要继续来给他们上香烧纸,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要忘记。”

2001年,爷爷怀着对战友们的深深思念,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怀着对国家的美好期盼,永远离开了我们。爷爷虽然走了,但精神留给了我们。我想对爷爷说,对爷爷的战友说,青山不老、号声犹在,山河永存、国泰民安,这盛世正如您所愿。硝烟过后的困牛山,悲壮英雄的困牛山,已是青柏苍翠、党旗高扬。困牛山群众已经全部脱贫全面实现小康,祖国已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我们将永远缅怀你们,继承你们的革命遗志走好我们新时代的长征路!

“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9

我叫杨又铸,是土生土长的石阡人,也是一名基层DS工作者。我在挖掘和宣传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壮举史实的道路上已奔波了21年。困牛山壮举对我而言,早已不单纯是一个历史事件,一次普通战斗,而是烙在我心里的印记,是嵌入我血脉的情感寄托。

2001年底,组织安排我到石阡县委DS研究室工作,让我真正认识到了DS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在对石阡DS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后,才知道红军曾两次进出石阡,境内到处留有红军战斗的足迹,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关于红二、红六军团的相关记载较多,但对困牛山战斗事迹记录很少,对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壮举只是只言片语。DS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对史实的敏感性使我深深认识到,挖掘这场战斗史实,还原再现困牛山战斗历史真相意义非常重大。

就这样,我和同事们第一次带着责任和使命,拿上一些必备的生活物品,坐上县城到川岩坝的中巴车,再步行到困牛山,开始了对困牛山战斗史实的田野调查。进村后,我们便分头入户走访,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当地群众似乎都不想、不愿提及这件事。几天的走访,毫无进展、毫无收获。

后来,我们干脆住在老百姓家,和他们拉家常,甚至攀亲戚,慢慢了解到,其实我们走访的很多老人,都见证过那场战斗,目睹过红军集体跳崖的经过,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想再回忆那悲惨的场面。

94岁的老人蔡应举,在我们软磨硬泡下,终于愿意与我们细说这件事。困牛山战斗的当天,他听见枪炮声后,就躲藏在困牛山对面老君山的王秦寨,目睹了红军集体跳崖这一过程。据他回忆,红军是在甲戌年(即1934年)九月初九来到川岩坝的,有几千人。一部分红军沿着十二山梁子前进,另一部分红军由皮纸厂石桥那里上困牛山,与黔军王天锡部接上了火,红军一边打一边走,到了鼎罐堡深基坟处,仗就打得更厉害了。战斗持续了约两个小时,太阳快落山时,许多红军在虎井沟跳崖了。第二天他们到河沟底去看,牺牲红军尸体是一窖一窖的……。”多位老人回忆红军是在重阳节黄昏集体跳崖的。这就印证,红军集体跳崖的时间是10月16日。

一天早上,蔡应举老人带了香纸,领着我们到虎井沟去看红军跳崖的地方。一到那里,他便烧香烧纸作揖。老人告诉我们,逢年过节,周边的老百姓都会到这里烧香纸。我知道,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出自百姓内心对红军的敬仰,追怀,使我无比动容,更加坚定了我挖掘困牛山史料的决心。

多年来,我走遍了困牛山的每个角落,先后到省档案馆、省博物馆,以及周边思南、镇远、岑巩、余庆、施秉等地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调查了一切可能知情的人,走访失散红军的后代、目击者、知情人795人,形成访谈材料123份8万1千多字,撰写手稿上百万字,弄清了红军跳崖时间、地点、原因、大概人数等等。找到了红52团田海清团长的坟墓和他用过的水壶,以及跳崖幸存红军陈世荣最后吹响冲锋号的地方。主编出版了《困牛山红军壮举》《沿着红军的足迹感受石阡》2本书30多万字。得到红四方面军老红军邓志云之女邓玉平大姐和红二方面军烈士梁诚之子梁宁宁主任的帮助,请到萧克将军题写了“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使纪念碑得以顺利修建,让牺牲红军有了归宿,让后人有了祭奠的地方。

21年,岁月倥偬、时光蹁跹,我已从立下宏愿的青壮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困牛山红军壮举已从当初的不为人知到今天的声名远扬,从当初的史料残缺到今天的有案可稽。党委、政府建立了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馆中心、编排了《铸魂困牛山》舞台剧,深入开展了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档案文献挖掘整理、遗物遗骸收集收殓等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困牛山壮举史料挖掘的行列中。

时光易逝,精神永存。沉寂了88年的困牛山,英雄的困牛山,终于走出了石阡、走向了全国。我坚信,这次专题研讨会,将是困牛山壮举史料挖掘和宣传之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我笃定,困牛山跳崖红军的英雄事迹将在未来被更多的人学习传诵,红军英烈英魂将在岁月长河中永垂不朽!

推荐访问:壮举 红军 千古 9篇“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发言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