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论清代科举利弊

时间:2022-05-20 19:0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论清代科举利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论清代科举利弊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5篇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篇1

摘 要:清代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它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套完整、规范的考务管理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清代科举考试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本文按照考试的流程,从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和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和介绍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还就清政府处罚考试违规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科举考试;
考务管理;
三级考试;
防弊

  一、课题研究的状况

  科举考试在长期的实践中制订了一整套完备的规则,规定了考生条件、规定了考试科目、规定了各科考试内容、规范了考试标准、规定了题型、规定了考试层次、规定了考试日期和时间,制订了考试管理和保密规则,制订了成绩评定等级,规定了各省录取人数,制订了各项录取政策。为了规范考试行为,防止徇私舞弊,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特别是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制度,对考生身份、报考手续、考场规划、试题保密、考场监察、试卷保管、评卷复查、考官职责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其条例制定的完备、详尽,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科举在长期考试考务管理中所形成的极其严密的制度,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影响着过去和现代的考试,这也是科举考试得以持续一千三百多年的主要因素之一。



  1.研究清代考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对政治、文化、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每逢大考之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在关注科举考试的全过程,科场成为社会的焦点。在许多历史文献中可查到各级政府的文书多谈及科举,如考试前的各种建议,对考试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议论,考试后对选拔结果的评价,还有对科场舞弊揭发的奏折等。皇帝对科举考试的重点则是多放在如何保证公平取士,防止舞弊的事件发生上。读书人则是关心所取中的是否为真才,考场上是否有舞弊行为,平民子弟录取多少的热点上。因此,组织管理成为重要的任务,完备的制度是衡量考试管理的标准,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条件。科举考试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重大变革。它不以门第、财产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而以考试为主要手段,注重士人的知识与才能,是不平等社会下相对平等的制度。为了体现科举考试公平、公正性的特征,各朝代的统治者都要极力从制度上进行维护,因此,考务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保证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务本身的规范标准就代表着科举考试的公平原则。

  科举是统一时间、统一内容、人员集中的考试,这项考试考生多、规模大,过程长、环节多,自始至终贯彻着国家的意志,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要使这种考试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必须有强大的考务管理来配合,需要确立考试的规章制度,设置考试管理机构,颁布考试法规,采取防弊措施等,以保证科举考试按正常的周期进行。在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奠基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弛废于清末。考试形成制度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发展的变化,社会对考试的功用便提出新的要求,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决定了所需人才的规格、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的方式,所以,考务管理的规范也是随着科举考试不断发展而逐步改进、完备的。

  我国的考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考务管理经验。我们研究清代科举考试考务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是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科学地对待历史,发扬它合理、优秀的因素,使人们对科举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而促进当今考试考务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
三是从其制度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丰富考试立法的理论依据,启发对考试改革的思路,严格以法治考,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考试制度。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特色

  由于科举考试的考务与当今考试考务的管理体系和划分属性有着不同的区别,为了能让科举考试的方式、方法与现代的考试程序相吻合,我们本着坚持现代考试管理的原则去审视问题,在课题的研究中放弃就理论反复评述的手段,主要以清代为主线,运用历史文献深入研究科举考试所涉及的各个考务管理环节,通过考证、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和认识科举考务管理的发展特点及运转程序。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再现科举考试的实践操作环节。

  为了保证课题的研究不脱离实际,在前期,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历史资料,结合考务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古今对比的分析。第一步将清代考务规则与当前教育考试的考务规则作了比较,第二步依据考务管理标准将科举考试的方法做了重新的划分,第三步用现代考务管理的运作方式对清代的考法进行了梳理。在课题研究的后期,为了突出科举考试的实际运作,我们在分析和整理时按照考试的流程,即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另外,还就清政府是如何处罚考试运作时出现的违规情况进行了描述和介绍,并结合典型的舞弊案例分析了问题的成因。

  课题研究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科举考试的历史资料,如《清史稿》、《大清会典事例》、《清高宗实录》、《清朝文献通考》、《钦定科场条例》等,翻阅了不少有关科举考试的历史档案,还查看了一些文集。发现历史上对科举考试记载和论述的多是关于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日期的变更、录取比例的划分、考官的选派、考生答卷的事项、考场规则、防止考试舞弊的措施、以及科举存废的争议等,唯独缺少对考试管理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于是,我们根据考试考务管理的实施步骤将大量的历史史实对号入座,并结合有关科举考试考法的资料进行重新整合,理顺了科举考试的关系,还在挖掘史料的同时对清代的内容作了补充,澄清并发现了几个新的问题:

  考生报名。有许多文章、书籍在评价科举是一种公平的、机会平等的机制时,赞许科举选拔人才 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只要有特长的,都允许士子自由报考。在查阅历史资料时我们得出,所谓科举考试士子自由报考,是指不需要达官贵人的推荐,也不问门第,并不是说对应试者没有任何限制。科举考试报名时考生是有资格限制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报名的。首先要经过县、府、院三试,还要通过岁考及科考,本人身家清白,“倡优隶卒之子弟及有刑伤过犯者,皆不得预,歧考冒考者亦禁。”在取得京官的印结或领取原籍督抚的咨文,方可以报名参加乡试。

  考试试差。即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通过对主考官的考试,铨选出人品端方、学问纯正、年富力强且不阿奉公卿的人担任主考官职务。随着对主考官的稽查、考核逐渐加强,考差成为制度化,成为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一大创举。从清代考官进行试差的过程可以看出,清朝历代皇帝对考官的挑选制定种种措施,不断地进行修改、调整,体现了制度上的严密与完善,目的是确保主考官的声誉,从运行机制上维护科举考试顺利进行。

  出题与阅卷。科场考试拟题最为重要。考官命题的原则以“四书五经内,义旨精深,及诗题典重者”。考官出题必须遵照有关规定,经史试题要含蓄不显,策论试题则要直接明了,凡摘裂牵缀、试题有误者,一经发现予以治罪。考官阅卷时评卷标准与命题标准应是一致的,凡试卷文体平实典雅、明白流畅、不事浮华者,则为中式卷。为了不让好的佳卷得到遗落, 成为清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一项“搜落卷”重要内容,是对阅卷过程可能出现失误和偏差的一种补救,也是录取时公平取士的一项具体执行措施。

  考试组织管理。清代整个科举考试的组织管理由礼部负责,其考试管理人员由京堂各官和地方高官临时组成,特别是主考官的派遣均由皇帝钦命,皇帝实际上成为整个考试活动的总指挥。每当考试之年,政府既要为此支付一笔特殊的经费,还需要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进行,以大量的人、财、物力来保障考试的正常运转。

  图表代以文字。为了能让人们读懂代科举考试有关考务管理的运行,我们以图形与表格的形式表达了其中的过程。依据文字资料自绘了科举考试流程图,展现科举三级考试的报名、考试和分流的全过程。以表格的形式,说明乡、会试的日程和与考试有关人员的详细活动。用流程图表现考后的卷子是如何经过外帘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各个环节传送到内帘,试卷又是如何在内帘各官手中校阅取中的,即把试卷传递及阅卷程序作一综合解释。用简单易懂的图表替代难以用大量文字表述的事件,这也是在科举考试研究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通过对清代科举考试考务管理的研究,使我们重新认识到,科举之所以能够在相当长时间里延续、发展与完善,是一套完整的考务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研究成果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清代的科举考试在实际中是如何操作的,清代保障科举考试顺利进行的考务管理方法是如何得到落实的。强调以课题研究为实践服务,这也是我们研究此课题的宗旨。



  二、清代科举考试考务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清代科举考试的基本情况
  
  (1)科举考试的形式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的科目为正、恩、文、武、制、翻译科,考试的时间、地点均有统一的定制,其组织管理是在皇权的统一运帷下运行的。



  (2)组织管理的协调
  
  由于科举考试不设专门机构管理,每逢考试前夕临时组成一批兼职的队伍,所有的考官和员役都是一种临时差使,没有专职,也没有任期,一旦考试完毕所有的人仍回原任。清代整个科举考试的组织均由礼部负责主持,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进行。每当考试之年,需要花大量的人、财、物力来保障考试的运转,政府既要为此支付一笔特殊的经费,又要为考试提供一批兼职的管理人员。



  (3)科举考试流程
 
  2.科举考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考生报名
  
  报考的条件要求 科举时代对应试者的年龄没有限制,清代也是如此。不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参加乡试、会试,当一次未取中时,可以反复接着应试同级别的考试,直至通过或自我放弃。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首先,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是中央或地方官学的学生(又称为生员),即有学历资格的限定;
其次,生员参加乡试报名由各省学政录取,只许应本省乡试,仕宦子弟不准于父兄原任衙门移文起,生员遇父母去逝不准参加考试等,即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限定;
再次,清代规定凡倡优隶卒之子弟及有刑伤过犯者皆不得参加考试,即对考生身份的限定;
最后,各省乡试取中的举人是有一定名额比例的限定。

  报名程序和监督措施 考生在通过县、府、院试的考试和学政主持的岁考及科考等一系列考试环节确认合格,并符合报考的条件要求后,本人才有资格报名。但在报名的过程中,还必须遵照规定的程序和手续一一办理。在清代,参加各省乡试必须是本省人,否则就是冒籍。

  报名时,先由学政科考录取,再由学政造具名册送布政司衙门预备试卷,考生用楷体填写本人姓名、年龄、形貌、籍贯等履历项目,还得写清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的姓名,注明三代的存殁情况。另有一些具体执行的措施加以监督。

  资格的再认定——复试 乡、会试发榜后,要将中仕者的朱、墨试卷与录科原卷(亲供)送礼部进行审查(又称磨勘),通过复试的考试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和殿试。



  (2)选派考官
  
  清代所有乡试主考官的派遣均由皇帝钦命。考官亦称“帘官”,有内帘官、外帘官之分。内帘官指主考、同考、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其主要职责为出题和阅卷工作。外帘官,指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负责管理各项考场考务。另外,还有将所有管辖考试的官员划分为 “考官”与“场官”。“考官”指主考、副主考和同考官,直接参与出题、阅卷的活动。而“场官”则是负责各项考务管理工作的官员。

  考官的职责 乡试考官:主考官,负责批阅考生试卷,分别优劣去取,核定名次,上奏皇帝;
同考官,协助主考官阅卷。称房考官,或简称同考、房官;
监临官,专司纠察考场奸弊;
监试官,分外监试和内监试,外监试监察考场事务,内监试监察阅卷;
提调官,统一管理考场帘外的一切事务;
受卷、收掌官,负责收纳考生试卷;
弥封官,负责糊名;
誊录官,负责试卷誉录事宜;
对读官,负责校对誉录试卷;
巡绰官,负责巡视考场;
搜检官或监门官,负责对进入考场的考生搜身;
供给官,负责后勤服务;
医官,负责医病。会试考官:总裁,即会试的主考官;
知贡举,为会试监考官,总摄考场事务。其他的考官设置亦与乡试略同。殿试考官:殿试由皇帝主持,故不设考官。读卷官,负责评阅试卷。其他分别负责各项事务的官员设置有:提调官、监试官、受卷官、收掌官、弥封官、印卷官等。

  担任考官的资格 担任考官主要以科甲出身的翰林官、给事中、光禄寺官、吏礼户兵刑工六部的司官、行人、中书、评事等人兼任。顺天乡试主考由一、二品官员担任,各省主考官按大、中、小省之区别,分别由进士出身的“宗人府主事,内阁侍读学士以下,各部郎中员外主事六科各道,国子监司业,及中书评事博士监丞助教等官”担任。

  由于乡试主考官的主要助手为同考官,又称房考官。顺天乡试的同考官多用翰林,各省乡试的同考官由总督、巡抚就本省在任及候补州县官系举人、进士出身者考选。除外,主要官员有监临、监试和提调。监临,是乡试的监考官,闱中办事人员均由他委派和监督。各省乡试监临官由各省巡抚担任,监试官由道员充任,提调官由布政使担任。另外,负责受卷所、弥封所、誉录所、对读所的官员统称为四所官。顺天乡试的四所官在进士、举人中选派。各省的则在本省府、州、县佐等官内选派。考差是选派正、副考官的考试,即通过考试差遣乡试主考官。又称考试试差。这是清代科举考试制度中差遣考官所采取的独特方式,凸显政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



  (3)考场编排
  
  贡院作为考试的场所,各省贡院的建设大致相同或相似,编排考生的座号时将贡院号舍分成东、西,以“千字文”排列,并注明考生的姓名、籍贯等。考场各处贴有《贡院坐号便览》,考生根据手中卷面字号,按坐号便览指示的方向便可找到。座号既是白天答卷的桌椅,又是晚上睡觉休息的床铺,座号又称号舍或号房,考生每人一“号舍”。号舍的编号与试卷的编号须一致,且每位考生三场考试的座位都不是固定的,须重新编列。



  (4)考生须知
  
  为了保证整个考试过程顺利进行,每逢乡、会试年份,各省在乡试前都要结合本地的情况公布《晓喻科场事宜示》,晓示考生和百姓,告诫诸生遵守场规、严禁陋习,如出现违犯者按法严究,决不稍存姑息。


 
  3.科举考试过程的实施
  
  (1)考试程序
  
  殿试的考试于4月21日在保和殿。当天,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策问题目均请皇帝钦定。贡士对策,以一千字为准,字数多不限,并于当日完卷。殿试的第二天开始即由读卷官负责阅卷。殿试不黜落,实际是对贡士的重新排名。



  (2)考官命题
  
  命题原则清代的科举考试基本沿袭明代旧制用八股文,主要以《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的精典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直至清末停罢科举为止,其中虽有若干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三场考试以第一场最为重要,考试项目以经义为主。



  命题规定 必须遵照有关规定,如经史试题须要含蓄不显,使考生能够明白题意;
策论试题则要直接明了。凡摘裂牵缀、试题有误者,一经发现,将予以治罪。乡试考官出题,除正副考官执行共同以四书五经的内容拟订、不拘泥忌讳的原则外,拟题过程中还必须遵循一些其他条例。

  考试题型和八股文 清代乡、会试主要以策论、表、判的题型考查考生,前期曾使用过诏、诰的题型。表,可考查考生撰拟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判,可考查考生判断能力是否正确。由于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出题,评判文章的优劣又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式,所以,考试中多使用八股文的文体。



  (3)考场规则
  
  科举考试自开始起,各代朝廷为了保证其顺利进行,不仅对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地点进行专门的规定,对考试的运行程序也有相应的措施,并在考试过程的执行中得到保障,逐渐形成一整套的制度。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场规定,是在以往各朝防弊措施的基础上,将防弊视为要政,制定了《钦定科场条例》,防止考场舞弊的有关规定越来越严密,越来越细化。考场制定有回避、锁院、搜检、答卷、糊名、誉录等制度,其执行力度严格。



  4.科举考试后期的考务环节
  
  (1)试卷传递及阅卷流程
 
  (2)阅卷规定
  
  评阅试卷时,首先以抽签的办法公平合理地将试卷分发至每位同考,为 “分卷”。其次,同考在阅卷时把自己满意的试卷加上批语向主考推荐,称为“荐卷”。再次,主考校阅各房推荐的试卷,从中选拔和确定最终的录取者的“中卷”。另外,主考还负责搜阅各房未荐之“落卷”,发现好的照样取中,称为 “搜落卷”。最后,正、副主考要综合三场考卷文字的高下,综合评定考生名次。确定排名次序。



  (3)试卷磨勘
  
  磨勘,是清代科举考试的重要程序之一。乡、会试放榜的当天,考场上的考官把中式考生的朱卷和墨卷派人解送至礼部,派人共同对朱、墨卷的内容进行复核,并对考官出题、考生答卷、外帘手续和考官阅卷等内容也一同复核。乡、会试试卷经磨勘后,续送去复勘。



  (4)复试
  
  复试有两种形式,一是发榜前举行的复试,即对初选有名者再次进行的考试,复试通过即发榜录取,目的是决定最后录取。二是在榜后对录取者重新命题再次进行的考试,旨在防止取士不公,实质是对录取者资格的重新认定。



  (5)揭晓
  
  阅卷确定排列次序后,将载有中式者名单的榜文在凌晨时分张榜公布,又称为发榜、张榜或揭晓。顺天乡试榜文在府尹衙门前、各省乡试榜文在布政使司或巡抚衙门前张挂。放榜时有正榜和副榜之分。正榜是按规定名额录取后公布的文榜,中式者称为“举人”。副榜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文榜,即于规定录取的名额之外再加取若干名,另出一榜,中式者称为“副贡”。会试榜文则在礼部门前张挂,正榜榜上有名者为“贡士”,副榜又称为“明通榜”。



  (6)缮后处理
  
  筵宴 乡试发榜的第二天在府署、巡抚署举办鹿鸣宴。殿试传胪日的第二天在礼部举行恩荣宴。分别宴考官、举人或贡士,发给中仕者顶戴、衣帽物和旗匾牌坊银。

  刊刻试录、登科录 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程文,编刻成书,名为试录,又称 “闱墨”。殿试后,礼部将钦命的策题和一甲三名进士的对策题,刊刻登科录。

  落第的选择 凡生员参加乡试未被录取者,举人参加会试未被录取者,即为“落第”。清代对落第的考生给予有赏赐盘费银两、推行举人大挑、设立副榜等项,为会试落第的举人设明通榜、选取誉录、考取教习,赏给会试年老下第举人职衔。



  5.清代关于科举考试违规的处罚

  清政府在各朝防弊措施的基础上,以“防弊视为要政,行法亦不姑息”的理念,颁布了《钦定科场条例》,让科举考试纳入了大清王朝的法制轨道。从清代违纪处罚规定和舞弊处理事实结果可以看出,防止考场舞弊的规定是相当严密的,科举考试立法中含有大量的制裁制度和制裁措施,包括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经济制裁等。刑事制裁是清代对犯罪行为最广泛适用的制裁手段,如枷号三月,杖一百,发烟瘴地方充军等。行政制裁中的行政处罚,主要是指对士人科举资格和个人功名的剥夺,如停乡、会试考试;
行政处分包括对官员处以降级、革职等。经济制裁既包括对不称职官员处以罚俸,也包括对不能履行法定义务者罚以赎银。科举考试违规的处罚条例,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裁的精神和特色。这些制裁措施虽不能从根本上彻底铲除腐败,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现象,维护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在社会上起到震慑作用。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科举既以其最初的创新在选拔人才、整合教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表现出超凡的功效,也因其内在的本质和制度设计的缺陷而逐渐成为历史的羁绊,最终因国家内忧外患而被废止。科举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与崇尚“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公开宣扬“公平”、“公正”密不可分的,这一目标的达成是以科举制度一套完整的考务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它不仅对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地点进行专门的规定,对考试的运行程序也是精心设计,其规定亦是层层设防、环环相扣,制度上的完备、严密堪称世界一绝,是当今所有考试都不能比拟的。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篇2

清代武举与八旗科举

作者:王凯旋

作者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000-1751

年:2013

卷:000

期:006

页码:913-917

页数:5

中图分类:K20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清代武举;八旗官学;八旗科举

摘要:清代武举考试是清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取士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自身民族特性的写照和反映。清代武举考试在嘉庆帝以前不但将文试与武试分开来进行,而且也比较重视文试的功能。武举中对各级考官的设置参照文举进行,在考试级别中也设有殿试一项,同时采取了复试的办法以搜罗人才,并借此严肃考风考纪。清代八旗宗室内部的官学与举业也同样以其民族性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科举,八旗内部无论是文试还是武试均恪守“祖制”,时刻保持本民族的尚武传统。就科举考试而言,清代武举与八旗官学和八旗科举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它构成了清代科举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篇3

  清代状元与科举家族初探

  吴根洲

  内容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有55.36%的状元家族属于科举家族,有些状元的家族五服之内甚至产生了近10位进士,随着资料的不断完善,科举家族的比例还会有明显的提高。家族背景对状元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出身于小商人或农民家庭的状元仅是个别现象。状元的产生对所属家族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些状元把家族的功名推向了巅峰,有些状元把家族的科举传统发扬光大,有些状元还开启了一个科举家族的大门,当然,受种种原因的制约,有些状元像彗星一样闪耀而过。

  关键词:清代;
状元;
科举家族

  1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4.笔者以为,作为可操作性的定义,仅仅指出从事举业人数众多是不够的,笔者在本文中暂以家族中至少有三人取得科举功名为最低标准。

  2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7.

  3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0-63.

  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历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方家学者们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状元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但是状元研究也是一个学术“富矿”,至少在近期内还有许多工作可做。笔者以清代状元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科举家族作为切入点,在梳理状元族人中举状况的基础上探讨状元产生的家族背景以及状元对家族的影响。科举家族是指那些(在清朝)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的家族。1张杰教授在提出科举家族概念的基础上,也界定了家族的范围是明清刑律规定的五服,即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高祖,下推至四世玄孙,横推至三从兄弟。2中举状况按照功名等第分为生员家族、举人家族和进士家族:科举家族中生员人数众多,仅有3人或不足3人获取举人以上功名者,可称为生员家族。科举家族族人中举者较多,仅有3名举人以上或2人以下(笔者注:包括2人)获取进士功名的家族,可称为举人家族。科举家族中不仅举人数量较多,而且有3人以上(笔者注:包括3人)获取进士功名,可称为进士家族。3本文也参照这些标准展开探讨。

  一、状元的家族分类

  清代共举行112科殿试,若不算顺治六年和顺治九年的两个满榜状元麻勒吉和图尔宸,共产生了112个状元。在这112个状元中,出现了1对兄弟状元于振和于敏中,2对祖孙状元彭定求和彭启丰、陆肯堂和陆润庠,3对叔侄状元蔡启僔和蔡升元、吴廷琛和吴钟骏、翁同龢和翁曾源。实际共涉及了106个家族,但是为了统一按照科举家族的标准(五服以内)进行统计分析,6对亲属状元仍分开计算,即按112个家族进行分析。

  清代状元所属的家族中有进士家族46个,举人家族9个,生员家族7个,确知的科举家族共有62个,占112个状元家族的55.36%,其中又以进士家族为主。无论是科举家族还是其中的进士家族,在清代开科取士的9个皇帝统治期间均有出现(具体见表1和表2)。科举家族仅仅在光绪朝较少,而进士家族则主要分布在顺治、康熙、雍正、嘉庆四朝,均超过50%,其中顺治朝最高达到75.00%。清代前期的进士家族远远高于清代后期。除了这些科举家族,还有8个非科举家族中出现了进士,7个非科举家族出现了举人,5个非科举家族出现了生员,即112个状元家族中的82个家族在状元本人之外还有其他成员获取了科举功名。由此可见,即使到了废科举的前夕,状元的产生也不是一种偶然事件。

  在这46个进士家族中,有一些家族的科名盛况远远超出了五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长洲彭氏。长洲彭氏的科名自明正德六年(1511年)第五世彭昉考中辛未科进士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彭士襄考中癸卯科进士绵延近四百年不绝,共有进士16名,明代2人、清代14人。以彭启丰为基点,五世祖彭汝谐,曾祖彭珑,祖父彭定求,二子绍观、绍升,三孙希濂、希洛、希郑,二曾孙蕴辉、蕴章,六世孙泰士一脉相承十二人成进士,科名之盛,冠绝清代,其中第十世彭定求与第十二世彭启丰祖孙会状,更是世所稀见。除了长洲彭氏以外,清前期康熙六年(1667年)状元缪彤的祖父缪国维,叔父缪慧远,二子曰藻、曰芑,二侄锦宣、继让,二孙敦仁、遵仪,五世孙嘉谷,二百五十年间,十榜传家,除了缪国维为明末进士和缪嘉谷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外,其余八人均为顺康雍乾时期的进士。清中期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赵文楷与其子畇、孙继元、曾孙曾重连续四世皆为翰林,嘉庆十六年状元(1811年)蒋立镛与其父祥墀、子元溥、孙启勋、曾孙传燮连续五代皆为进士。清后期同治二年(1863年)状元翁曾源与其祖心存、父同书、子斌孙也是连续四世翰林。

  还有一些家族的科名盛况虽然不像上述彭、缪、赵、蒋、翁等家族绵延不绝,然而却以另一种特征名留青史。先有江苏昆山的徐元文家族,中有江苏武进的庒培因家族,后有河南固始的吴其濬家族。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考中状元,康熙九年(1670年)、十二年,徐元文的两个兄长乾学、秉义连续考中探花,同胞三鼎甲亘古未有,名噪天下,人称“昆山三徐”。随后,徐元文一子中进士一子中举人,长兄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均考中进士,是为“五子登科”,五十余年间,徐元文兄弟子侄九人考中进士,以至于人们感叹道:“带(戴)叶黄(王)瓜(顾)李,不如一个大荸荠(徐)1”,说明昆山徐氏科第之盛超过了明代戴、叶、王、顾、李五大望族。乾隆十九年(1754年),武进人庄培因高中状元,其兄庄存与为乾隆十年(1745年)榜眼,其父庄柱兄弟五人三进士一举人一副榜,是为准“五子登科”,庄存与三子中两进士一举人,庄培因独子庄述祖考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六十余年间一门三代考出了八个进士。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固始吴其濬考中状元,其祖父吴延瑞、伯父吴湳、父吴烜均为乾隆年间进士,兄其彦、弟其泰、堂兄其浚(吴湳子)均为嘉庆年间进士,五十余年间,在科举中等省份的河南固始吴氏一门三代也出现了七名进士。这些家族在清代科举史上留下可浓浓的一笔。

  与进士家族相比,举人家族与生员家族的数量尽管较少,知名度也相对较低,然而,也出现了一些独特的科举家族。道光十八年状元钮福保是以读书向学而闻名的湖州钮氏的代表人物,虽然钮福保家族仅有两个进士(钮福保与伯父钮芳治),但是钮福保之父有兄弟八人皆有科名,其中一进士二举人三贡生两监生,钮福保兄弟辈有举人五人,据《吴兴钮氏西支家谱》记载,湖州钮氏读书做官、封爵的第十一世、十二世辈有130人2,即钮福保的兄弟子侄有130人读书做官、封爵。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举人家族。安徽天长人戴兰芬的家族是一个生员家族,但也是一个独特的生员家族,戴兰芬出生于一个连续十四世皆为秀才的书香门第,直到戴兰芬高中状元。

  1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陈连根张银龙.人贵自立——湖州钮氏家族文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40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而言,有62个状元的家族确知为科举家族,但其余的50个状元仅有张謇、洪钧、吴鲁等少数状元可确知为非科举家族,绝大多数状元家族的状况存疑。例如,直隶南皮状元张之万,其父为拔贡,许多文献指出张之洞为其族弟,然而就笔者掌握的资料两人的父、祖父、曾祖均不是同一人,而高祖姓名还不得而知,若高祖为同一人,则两人仍在五服以内,张之万家族至少应为举人家族,此外张之万之子张瑞荫在政府任职,不知其功名如何,若有功名,至少应为生员家族。康熙五十一年状元王世琛属洞庭东山的王氏家族,在明代出过两名进士,一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探花王鏊,一位王鏊的曾孙王禹声,前者为东山第十世,后者为第十三世,受明清易代影响,科名中断了60年后,第十七世王元位、十八世王世琛、十七世王奕仁在康熙后期相继考中进士……后来乾隆朝的第十九世王关伯,道光朝王仁照,咸丰朝第二十一世王承春,光绪朝的王颂蔚(第二十三世)、季烈(第二十四世)父子,王仁俊等人先后考中进士。1然而,不知王元位、王奕仁、王关伯等人是否与王世琛在五服之内,仅知王世琛其父王铨为举人,其兄王世绳官至道员而不知功名如何。类似的情况还有梁国治、金甡、王杰等人。

  表1 清代状元的科举家族各朝分布表

  表2 清代状元家族中进士家族各朝分布表

  1张学群等.苏州名门望族[M].扬州:广陵书社,2006.198-199.

  2宋元强.清朝的状元[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7.

  3本文把具有科举功名的成员不足三名但还有多位诗人、学者、藏书家等文化人物的家族称为书香门第。一般而言,科举家族均为书香门第,但是书香门第未必是科举家族,因为有些家族成员由于身体状况、个人志趣等原因未必应考,此外,生员一级的功名在许多材料中未明确记载,也导致一些实际上的科举家族只能统计为书香门第。

  二、状元的家族背景

  宋元强先生认为,若要涉足鼎甲,掇取巍科,倘无深厚的经史根底、卓越的属文能力、高超的楷法造诣,是不可能高中的。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侥幸可言。2这些能力与素养都是长期教育的结果,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作为进士第一人,状元的产生更是如此。清代超过半数的状元出身于科举家族或书香门第3,还有相当一部分状元的或兄、或父、或祖、或曾祖、或高祖拥有低级的功名,虽难称得上书香门第,但也是一脉书香缕缕不绝。此外,除了一些家世不详的状元外,出身于小商人或农民家庭的状元仅是个别现象。

  清代状元中出身于科举家族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至少有34位。也就是说,这34位状元上推四代以及兄长等人中至少有三人已经获取了科举功名。这些状元在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清代自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259年间共开科112次,平均2.3年一科,如果按开科次数一次分为8个时间段,则每段均为14科,时间跨度为30年左右。如果不考虑存疑家族的影响,如表3所示,出身于科举家族的状元数量在各个时间段分布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前面四个时间段状元出身于科举家族的数量也仅仅比后面四个时间段多2个而已。但是,如果从空间分布上看,则出现了明显的集聚现象,出身于科举家族的34个状元分布在18个行省中的10个省份,其中江苏一省就占去大半,为19个,其次为浙江5个,其余8省或为2个或为1个(具体见表4)。若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考虑,则出身于科举家族的江苏状元的数量优势在清代前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康熙五十一年会试实施分省取中制度以前的9个科举家族中,除了蔡启僔、蔡升元叔侄来自浙江外,其余7位状元均出自江苏。相反,在会试分省取中制度实施之后的25个科举家族中,江苏占12个,浙江占3个,其他省份占10个,嘉庆末年的状元吴其濬、陈继昌来自科举不甚发达的河南、广西,光绪末年的状元夏同龢甚至来自边远的贵州。

  表3 出身科举家族的状元时间分布表

  表4 出身科举家族的状元空间分布表

  当然,这些状元的家族状况也有很大的区别,清代前期的徐元文、马世俊、韩菼、彭定求、王敬铭、邓钟岳、彭启丰、庄培因等大多数状元连续上推三四代均有科名,且几乎每个家族已经出现了一名进士甚至多名进士,乾隆二年的状元于敏中,从曾祖、祖父、父亲到他这里已经是连续四代进士了。然而,到清朝后期,多名状元的家族中在状元之前并没有出现进士,例如嘉庆七年的吴廷琛、道光三十年的陆增祥、同治十三年的陆润庠、光绪二十四年的夏同龢,家族中只是出现了几名举人和生员。

  有些状元的家族虽然还称不上科举家族(基于已经掌握的资料),但是可称为书香门第。康熙六年状元缪彤,祖父为明万历年间进士,叔父为顺治四年进士,父亲未应科举,以孝友闻名乡里;
康熙十八年状元归允肃生于官宦家庭,父兄均有很多著述,父亲为名崇祯年间进士,兄为贡生;
道光九年状元李振钧,父兄皆为进士,其父李长森高中乾隆四十九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是为父子鼎甲传胪,其兄官至刑部尚书,并入《清史稿》,类似的家族中有两人具有功名的状元为大多数。康熙五十七年状元汪应铨,虽然父祖可能没有功名,但均为著名学者,祖父精皇极经世之学,著有《七音类集》、《立诚书》、《述梅圃诗文集》,父亲精经学,著有《续经世说》,像这样的家族也是书香门第;
类似的情况还有光绪十五年状元张建勋,其曾祖、祖父均为诗人,且有诗集传世,其曾祖还为桂林府学教谕,其父做幕僚十五年,在政界也有一定声望。

  经济条件也是古代家族应举的重要基础,有时候,家族成员不得不弃学经商,等待家庭条件好转后,再由子弟继续应举。比如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高祖为生员,后经商,其曾祖、祖、父均为有知识的商人。第二个状元吕宫出身富商家庭,祖父为生员。乾隆元年状元金德瑛,伯曾祖金声为明崇祯年间进士,受明清易代影响,曾祖、祖、父三代经商。在这些经商家庭以外,一部分家庭为力田起家,上推四代之内有成员中过生员、举人等功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状元王云锦的父亲为岁贡;
乾隆四十年(1775年)状元吴锡龄父为生员,兄为贡生;
光绪年间的状元刘福姚、赵以炯、骆成骧,他们的父亲均为生员,曹鸿勋、王寿彭的祖父均为举人。另外,一些状元上推四代之内有成员中过一名进士或担任过知府、知县甚至更低的官员,前者如乾隆年间钱棨、茹棻,后者如乾隆年间王杰、光绪年间陈冕等人,这些状元的家族中都可以说保留着一脉书香。

  顺治年间状元刘子壮,康熙年间状元王式丹,乾隆年间状元吴鸿、蔡以台、张书勋、史致光、石韫玉,嘉庆年间状元姚文田、洪莹,道光年间状元林召堂、林鸿年,咸丰年间状元章鋆,同治年间状元梁耀枢,光绪年间状元黄思永等二十余人家族成员的功名情况不详。现有资料表明,清代状元中也有个别家族上推四代没有人获取过科举功名,如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状元萧锦忠,从始祖璞庵公、曾祖乾英、祖训福、父荣庭到他考中状元时止,无论是直系还是旁支,连续四代不仅无一人做官。而且连一个生员都没有。应该说,出生于非官僚家庭的萧锦忠获得状元功名,全凭自己的能力和运气。同治七年(1868年)状元洪钧,其曾祖洪士澍,祖父洪启立,父亲洪坦,均因洪钧显贵。光绪十六年(1890年)状元吴鲁祖上均为平民,父亲经商还因失火而家道中落。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张謇出身于农民兼小商人之家,待家庭条件稍好后供养张謇读书应举。末科状元刘春霖也是出自农民家庭,直到兄弟二人读书中举。应当说,家族背景对状元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科举制度正常运行时更是如此。

  三、状元对家族的影响

  状元的出现对家族来说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很多情况下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有的状元开启了一个家族读书中举的大门,有的状元把原有的科举家族发扬广大,有的状元把家族的科名推向了荣誉的顶点,因为种种原因,也有的状元像家族中的彗星一样闪耀而过。无论如何,他们对家族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

  清代开启一个家族科举历史的状元约有十余人,这些状元产生以前,所属的家族没有人中过进士。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傅以渐,子早殇,族侄正揆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嗣孙永綍为乾隆时期举人,玄孙绳勋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绳勋之子傅浚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傅氏家族自傅以渐开始连续四代官宦不绝,到嘉庆年间家族发展到鼎盛,虽然以后开始衰退,但是直到光绪年间仍有后裔不断考中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状元吕宫,吕宫曾孙吕瀶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吕瀶子尔昌,孙子班,曾孙佺孙、倌孙连续四世考中进士,吕子班二子为进士三子为举人,是为“五子登科”其中佺孙、倌孙还是“兄弟翰林”,所以武进吕氏家族科名之盛即使在科名最重的江苏也是佼佼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状元陆肯堂父祖皆为生员,陆肯堂考中状元后,三个儿子除三子早殇外,其余二子皆中进士,其孙、曾孙、玄孙、五世孙、六世孙虽没有再中举人、进士,但是生员、贡生科名代代不绝,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世孙陆润庠再中状元。在清代中后期,也有这样的状元,如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赵文楷,曾祖为贡生,祖父曾任录事参军的小官,父亲以教书谋生,自赵文楷中状元后,与其子、孙、曾孙连续四世皆为翰林,另外还有两孙赵环庆、赵继泰分别中同治十年(1871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

  有二十多个状元出身于产生过至少一名进士或多个举人的家族,本人中状元后,仍有家族成员考中进士,使得家族的科举史绵延不断。除了前述的彭定求、彭启丰祖孙、徐元文、庄培因等家族外,还有诸多状元值得一叙。顺治九年(1652年)状元邹忠倚伯父邹式金为明崇祯年间进士,父邹兑金为明崇祯年间举人,邹忠倚中状元两年后即逝,两子均为生员,然而到孙辈、玄孙辈科名又达到了一个高峰,一孙邹升恒中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孙邹一桂中雍正五年(1727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是为祖孙鼎甲传胪,邹升恒之孙邹奕孝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探花,又是一对祖孙鼎甲传胪。康熙六十年(1721年)状元邓钟岳,五世祖为生员、高祖为拔贡、曾祖为为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祖父为岁贡、父为太学生,邓钟岳是兄弟四人中的长兄,三个弟弟钟音、钟叙、钟一随后皆考中举人,长子汝功考中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次子汝敏是乾隆年间举人,此外至少还有三个侄子考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金德瑛,自伯曾祖金声考中崇祯年间进士并于顺治二年(1645年)慷慨就义后,家族弃学从商,到金德瑛考中状元后,金氏迅速成为一个科举家族,子潔、忠济分别考中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至少有四个孙子三个曾孙考中举人,还有一个曾孙金衍照(金潔之孙)考中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后人金蓉镜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又考中进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状元潘世恩,其高祖、曾祖、祖父、父皆有生员功名,两个伯父都考中了进士,潘世恩考中状元后,第二年胞兄世荣中举人,第三年堂兄世璜中探花,潘世恩的五个儿子中,除次子早殇外,其余四子均有功名,一进士二举人一生员,一孙潘祖荫为咸丰二年探花,一孙潘祖同为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

  数量最多的状元是把自己家族的科名推向了顶峰后就衰落了,此后没有家族成员考中进士,甚至连举人也很少了。因为科举制度的废止,越到清代后期,这种类型的状元越多,光绪朝的13个状元中有10个属于这一类型(另外3个属于“彗星闪耀”型)。当然,这种类型的状元在清代前期也存在,有些还是有名的科举家族。顺治十五年(1658年)状元孙承恩,祖父森,为明万历年间举人,伯父朝肃、朝让分别为明万历、崇祯年间进士,父朝昌师从无锡顾宪成,“读书取友,士林推重”。孙承恩之弟孙旸顺治年间举人受科场案牵连发配边疆,孙承恩中状元第二年即因病去世,留下一子孙相,命运多舛,坎坷终身。顺治十八年(1661年)状元马世俊,伯曾祖性鲁为名正德年间进士,曾祖从谦为明嘉靖年间进士,堂伯祖马一龙(马性鲁之子)也为明嘉靖年间进士,马一龙之子马振伯为嘉靖年间举人,马一龙之侄马震章为嘉靖年间进士,马世俊祖父曾任小官、父亲为生员,马世俊与其兄马世杰时称“二马”,溧阳马氏为溧阳四大名门之一,然而在马世俊之后科名不显。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钱维城,其祖曾任知县,父为举人也曾任知县,但是两子均很早去世,后世科名很快就衰落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状元戴衢亨,其父第元、叔均元、兄心亨先后中进士、点翰林,是为父子兄弟叔侄翰林,时称“江西四戴”,但是戴衢亨之后大庾戴氏很快就衰落了。

  还有一种类型状元如同彗星在历史上闪耀而过,他们的家族出身并不耀眼,他们的后世子孙也不荣光。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状元王云锦,父为岁贡,兄弟几个除王云锦外都考中了秀才,然而后世科名均不显。雍正十一年(1733年)状元陈倓,父为好学之士,陈倓中年去世时身后仅留有刚满周岁的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状元吴鸿出身贫苦之家,英年早逝后,就难以找到后世成员的资料了。乾隆年间状元蔡以台、秦大成、张书勋、陈初哲、史致光、胡长龄,嘉庆年间状元姚文田、龙汝言,道光年间状元林召堂、汪鸣相、刘绎、林鸿年、萧锦忠,咸丰年间状元章鋆,同治年间状元洪钧、梁耀枢和光绪年间状元黄思永、吴鲁、张謇等人也都属于这种类型。

  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状元与科举家族问题也将得到越来越完整的解决。除了状元所属家族本身状况值得探讨以外,状元家族之间的婚姻关系、文化交流、座主门生关系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The First Exploration about the Zhuangyuan in Qing Dynasty and Imperial Family

  Wu Genzhou

  Abstract: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re are 55.36% of Zhuangyuan"s families belong to imperial families, even some Zhuangyuan"s families appeared nearly 10 Jinshi within extended families, with the continuous completed of information, the proportion of imperial families will have clearly improved. Family background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producing Zhuangyuan, Zhuangyuan who came from the small businessman or farmer families are just exceptional phenomenon. Zhuangyuan producing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amilies they belong to. Some of them push their families" 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into peak, some develop their traditions of tak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ome others has also opened the door of an imperial family, certainly,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s of a variety of reasons, some have shined off which just like a comet.

  Key words: Qing dynasty; Zhuangyuan; Imperial family

  作者简介:吴根洲,南昌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篇4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科举制度按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隋朝的科举,初设明经、进士、秀才三科。到了唐代,科举制度更加发展完备,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策、道举、童子八科。
由于科举制的促进,形成了全社会的读书热,作父母的总要千方百计让子弟入塾读书,带来了国家的长期稳定,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科举考试考的是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其核心思想“仁”和“礼”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中,使人们恪守社会阶级秩序。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出了国之栋梁,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矫正了之前的世卿世禄制,给更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科举的开放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从唐至清,科举制度一直是促进社会下层士人向上层,这样使饱学儒家经典的士子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来自社会下层,更了解民间疾苦和吏治利弊得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它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统治与文化普及功能,科举考试重八股文,而八股文题则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来命题的,最高封建统治者以此使广大士子习诵儒家经典,借以化民成俗。且参加科举的人,即使落榜留在民间的,也可起到在民间普及儒家文化的作用。
此外,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古代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
也丰富着中国文化。科举制度是为选拔官员而设立,这种选官模式,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淡化了世族的影响,确实使大批知识分子进入到国家统治机构中来,拓宽了政治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从私人角度来看,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科举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独裁的工具,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叫人获取功名利禄。而它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考试内容局限,形式死板,一个人的才智往往不能得到发挥,人的灵气和才思会完全被淹没,忽略了自然科学,科举只考儒学,导致了考生对地理、天文、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忽略甚至摒弃,这也是我国到清末时期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科举考试滋生腐败,有些考生为了能进士及第,沦为科举的奴隶,而一些考官为了谋取私利,往往会有行贿舞弊的现象。也导致了官本位思想,科举考试与功名利禄直接挂钩,一旦及第就会被授予官职,晋身于统治阶级,尤其是平民百姓极度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正所谓“入而优则仕”,参加科举的人,大都是冲着功名利禄而去。
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而八股取士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使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思想上创新。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另外由于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和荣誉,因此会有贫士高中后抛妻弃子的家庭惨剧,如:陈世美。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最终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于是就有了范进、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就科举制度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的目的。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篇5




科举制的利弊与影响
18级文学院广播电视学班
刘亭妤
1809324036
科举制的利弊与影响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在中国,科举制从隋唐开始实行,历经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在牛明铎老师的“科举漫谈”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科举的考试规则、纪律,以及科举中的一些轶事,以及舞弊行为等等,让我对科举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思考。
俗话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科举制让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举是不可多得的阶级上升通道,从这个角度来讲,科举甚至比高考还要公平,改善了用人制度,为中国历朝历代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总的来说,科举制的产生,淡化了氏族、门第的影响,吸收了不少寒门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并促进了高素质文职人员的形成。
课堂上,老师讲了有关科场作弊的轶事,其中有一件是为了防范科场作弊而在考场设立厕所,考生不得离场如厕。我对此很有兴趣,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在网络上看到西北大学博物馆有一件名为“科举丝质作弊夹带”的藏品。夹带上密密麻麻写了几万字。在科举考场上,作弊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有夹带,有冒籍,或贿赂考官、评分官等等等等。清末探花商衍鎏说:“童试大弊稽查之尤难者,则为枪手代
倩之风。”为此,朝廷也做出了许多“反作弊”的努力。这也引出了我对科举弊端的一些看法。
由明代开始,科举考试的内容陷入僵化,便成只要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注重学生的真实学识。很多读书人为了应付考试,思想逐渐被四书五经、八股文所禁锢,使眼界、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都被大大限制。受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只重视四书五经,不问世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能埋没了一部分人才。并且,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还有,虽然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愈演愈烈,科举制最终消亡。可是,虽然科举制在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复读机,但束缚思想的实际上是八股取士,而不是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特有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它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也曾激起过人们读书的积极性,为统治阶级选拔才识之士充实自己的队伍提供了条件。尽管由于考试内容和方法失当,不少考生与考官串通作弊,使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其本来的作用,但对封建社会这一漫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知识分子的学风,都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实在不可低估。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科举也是如此。在“科举漫谈”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联系初中、高中历史课本里学到的知识,让我对科举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

推荐访问:科举 利弊 清代 论清代科举利弊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清代科举制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