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重点和方法

时间:2022-05-21 18:4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原则、重点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4篇

第1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公司经理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本方案所指部门经理泛指厂长、经理、部门经理、主任及科长级类管理人员。由于各集团或公司部门的设置不同,各管理人员职责有所不同;
企业内审人员在评价经理责任时,可以参照公司制度、考核指标、职责内容、岗位特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建议制定本集团各部门的相关评价标准。以下是应网友要求整理总结的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方案,只从审计重点开始,其它形式的东西、人员及时间安排省略。

审计重点:

1、部门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控制节约情况评价;

2、各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包括KPI考核指标的完成评价;

3、部门下属各科室工作流程的内审控制评价;

4、部门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评价;

5、部门人员违法违规、差错与低效、浪费等原因及责任分析;

6、部门发展规划及后备人才的选择与培养。

具体审计程序、内容、步骤

一、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及预算的执行控制

审计内容(风险点)

1、部门预算编制内容不充分、依据不充足。

2、预算编制金额与实际使用金额差异较大。

3、部门内各车间或科室使用预算互相混淆。

4、部门编制预算总额没有作合理性分析。

对应的审计步骤:

1、查阅审计年度所属部门或车间工段编制预算的所有资料,抽出30个预算项目详细编制资料,按金额的大小分别抽查大项目10个、中项目10个、小项目10个。分别检查其编制预算项目是否齐全,编制内容是否充分,编制依据是否充足。

2、从预算系统查找部门所属各科室年度预算实际使用情况汇总,与原制定的预算总额对比,是否有超过预算的项目,询问经办人具体原因及经过;
并分析其他项目金额差异较大的原因。

3、抽查部门、车间或科室使用预算情况,检查50份实物(特别是可移动的物品,如电脑、工具类等)的使用单位,与使用预算编号的单位相比较,核对其是否相一致。如有不符,则了解其原因及审批过程。

4、了解部门编制预算总额的审核程序,是否有审核流程或有关制度,是否作预算合理性比较分析,是否与上年度的预算总额相比较,分析比较本部门各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二、 各种指标(包括KPI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

审计内容(风险点)

1、没有按批准的指标完成各项工作(大方向)。

2、各种考核指标项目的合理性分析(大方向)。

对应的审计步骤:

1、根据董事会或总经理审批的考核指标及考核项目,按照工作手册内容与主要职责任,从相关部门(财务会计部、人事部、生产部、质量体系部)收集项目的计算依据;
逐项计算并分析,核准其各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部门其他明细(特有)指标的分析与比较,历史数据及各厂平均数的比较分析(由于各部门经理所辖部门不一样,工作内容与考核指标也不一致,故在此通用的审计方案中没有具体列出,具体明细审计程序与步骤按各部门经理具体内容分项另外列出)。

2、根据考核项目分析并计算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往年指标相比较,了解各明细指标制定与改变依据,结合的实际完成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对各指标存在问题进行了解分析,针对行业标准,给合公司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部门及下属科室(工段)工作流程的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内容(风险点)

1、部门及下属科室或工段人员没有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合理、存在一定缺漏。

3、各部门工作不够协调,没有制定有关的责任制度。

对应的审计步骤:

1、了解部门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图等,部门经理及下属科室或工段人员工作是否制 定相关的工作流程,职务说明、业务授权、文字记录、程序与步骤与实际执行流程相比较,分析实际工作流程与制定流程之间的差异,分析比较其合理性。

2、根据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分析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有缺漏,主管监控是否到位以及执行情况和效果反馈。分析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3、了解各部门工作协调程度与相关制度,检查部门之间的协作形式及沟通方式,是否有下属工作的报告反馈制度,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是否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

四、部门完成工作内容与业绩评价

审计内容(风险点)

1、没有按照部门工作内容完成工作(大方向)。

2、部门工作业绩的分析与评价(大方向)。

3、分析评价部门职责与工作内容的完整性。

对应的审计步骤:

1、根据部门工作手册的工作内容,按明细工作内容检查,确定是否按内容明细完成工作、是否有错漏。比较与现场操作不一致的工作内容,分析评价其有效性。(具体工作内容与职责不同,评价时按各部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同)。

2、按照部门工作业绩,与往年业绩(集团平均业绩)比较,计算并评价其部门业绩的增长性。是否与行业增长相符,分析其超过行业标准或差距的原因,并对其提出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方案。

3、按照工作手册具体工作内容及职责,比对实际操作工作内容,分析工作内容与职责是否完整、细致,是否有改进及完善的方面,规范部门工作手册内容与职责。

五、部门人员违法违规、差错与低效、浪费等责任分析

审计内容(风险点)

1、部门所属科室、工段人员有违法乱纪、违反公司相关制度的现象。

2、所属科室(工段)的工作有差错、效率低下及浪费资源。

3、部门经营性固定资产是否被闲置或被人侵占。

4、分析并分清各有关违法违规事项的责任(包括领导/主管/直接责任),对管理人员考评提供依据。

对应的审计步骤:

1、检查办公室等相关记录,确定部门所属人员是否有违法乱纪、违反公司相关制度并处罚的记录,主管是否廉洁奉公、对下属是否公正公平、是否有人投诉等,了解并查明其产生的原因。

2、按工作手册的工作内容抽查,工作流程及制度规定工作时间的合理性,部门人员工作中是否常有差错,检查工作效率是否高效,工作中是否节约资源。

3、检查所属部门资产是否充分利用,有无资源闲置,固定资产公为私用、有没有被人侵占等(特别是可移动资产如相机、工具、小车等)。

4、针对部门发生的违纪违规事项,按照相关标准分析并划清相关责任,包括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直接责任),为管理人员考评提供依据。

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工作岗位分析、后续人员培训、创新团队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2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关于财政决算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可能涉及的重点及部门

一、财政决算审计

1、主要涉及财政、地税、国税、金库,以及相关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基金收入较大的单位。

2、重点内容

(1)各种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库;

(2)税收收入入库是否及时,有无未征欠交减免截留情况,以及税收成本情况;

(3)超收收入或改变支出用途的拨款,以及机动财力的安排使用情况;

(4)项目资金结转的真实合规情况;

(5)非税收入管理使用情况;

(6)国库部门办理财政资金真实合规情况;

(7)“三公经费”拨付管理使用情况;

(8)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二、经济责任审计

1、可能涉及财政、地税、农林水、住建、国土、公安、民政、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

2、重点内容

(1)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上级党委和政府、本级党委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

(2)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

(3) 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以及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事项的推动和管理情况及其效果;

(4) 有关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

(5) 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6) 本地区财政管理,以及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7)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和风险管控情况;

(8) 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9) 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民生改善等情况;

(10) 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决策及建设管理等情况;

(11) 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以及依照宪法、审计法规定分管审计工作情况;

(12) 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13) 履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以及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14) 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三、财政决算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在延伸审计

1、可能延伸抽查县委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 关,以及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2、有关专项资金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及乡镇办事处

(1)大型的市政工程、农业、水利、国土等项目抽审。包括项目申报、立项、审批、建设、运营,以及预决算、资金拨付管理、质监、验收等各方面手续资料及施工现场情况。

可能涉及住建、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及相关项目乡镇、办事处。

(2)涉及民生资金抽审。包括救灾救助、低保、社保、水稻保险、购机补贴、学生营养餐、中等专业学生补贴、大学生就业补贴、农村养殖补贴等资金。

可能涉及民政、救灾办、教育、卫生、人社、农机、畜牧、林业等部门及相关资金所在的乡镇、办事处。

(3)社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可能涉及财政、人社及各种基金管理使用部门

(4)公检法部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3、“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可能根据财政决算审计“三公经费”部门支出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第3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审计监督的角度,运用审计理论和方法,检查、确认和评价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一种审计制度,是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重要保证。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1.坚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原则。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的。同时,审计结果最终还要送达干部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因此,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组织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2.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辞退、退休以及任期届满,都应在离任前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3.坚持重要性的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干部任职期间的重大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业绩进行较为详尽的审计评价,重点审查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资产、负责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有无盈亏不实或潜亏挂账的问题;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有无重大决策失误等。

  4.坚持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的原则。客观是以事实为依据;公正是以法律为准绳;全面是业绩、责任及其形成原因都要讲,不偏不倚;准确是以写实手法,评价观点鲜明,用词准确,切忌轻描淡写,模棱两可,含意不清。

  5.坚持及时反馈的原则。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领导者个人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作为责任人,迫切希望了解审计报告对自己任期工作的评价。因此,除审计过程中与责任人及时沟通外,还应在审计报告报送党委、组织部门前,及时征求责任人的意见。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根据审计法和两个《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应包括:

  1.责任指标是否全面完成。指标的完成情况,应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中首先要把握的重点。责任指标一般由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管理指标三部分组成。作为审计部门所要审计的责任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

  2.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可信。会计报表是财务状况的具体体现,而形成会计报表核实的各种数据,则是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最为直接的基础资料。这些基础资料的真实程度如何,涉及到能否对财务状况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上,而必须对其相关的基础资料进行审计,以确定财务状况的真实程度。

  3.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管理制度的健全有效,可使单位围绕既定目标,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各项决策的贯彻实施,维护资金和资源的安全,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增强组织观念,加强廉政建设,遏制不正之风。内部管理制度涉及面较宽,对其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的审计必须有所侧重。应重点放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上,如财务会计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供销管理制度等。对管理制度的审计,既要审计其健全性,更要审计其有效性,这样才能体现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和实际效果。

  4.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配套措施还不到位,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滞后、账外设账、账实不符、财产损失、潜亏挂账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把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作为审计的重点,就是要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以强化领导者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对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审计,重点要放在实物资产、货币资金、各项投资的核实上。实物资产不能有账无物,也不能有物无账;货币资金不仅要账实相符,而且要流向合理;各项投资不仅要程序合规,去向明确,还要确认回报的合理性。

  5.重大决策是否合规科学。决策的合规性审计,重点是对决策程序的审计,有无不按决策程序办事,滥用职权、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审计,重点是对决策事项效果的审计,有无论证不足、盲目决策、效益低下等方面的问题。

  6.财经法纪是否严格执行。财经法纪,包括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是为保护国家财产、维持国家利益而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决定等,它要求各级领导人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明确领导人员对执行财经法纪的经济责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看其是否指使、授意、强令会计等人员违反财经法纪;
二是看其是否组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会计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
三是看其领导人员有无侵占国家资金,违反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问题。

  如果能够把握以上六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就一定能达到审计的目的。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包括审计形式、审计程序和审计具体方法三个方面。

  1.审计形式。经济责任审计的形式,可分为受托审计、联合审计、日常审计、离任前审计、离任后审计、任期中审计。

  (1)受托审计。受托审计,即审计部门接受干部管理等部门的委托,独立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联合审计。联合审计是以审计部门为主,干部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成审计组,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3)日常审计。日常审计,即由审计部门与干部管理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审计对象,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中间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

  上述三种审计形式各有利弊,经实践表明,受找审计是今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导方面,也是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联合审计可以进行探索实践,但目前不宜在较大范围内推行;
日常审计在审计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组织实施。

  (4)离任前审计。离任前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这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前审计,显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时效性,有助于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有助于正确考察使用干部,有助于铸就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和约束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

  (5)离任后审计。离任后审计,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退休等事项之后,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后审计,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应予纠正。

  (6)任期中审计。任期中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任期中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来说,有助于及时检查、考察其职责履行情况;
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端正经济行为;
有助于及时发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披露严重损失浪费问题;
有助于干部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干部,避免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2.审计工作程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委托阶级。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建议;
了解和掌握干部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做出受理委托审计决定,安排审计计划,确定完成审计任务的时限。

  (2)审计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

  (3)实施审计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可按一般审计的方式进行,如组织审计调查、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但应注意在审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要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内容等结合起来。同时,在交换意见时,除了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外,还要就有关审计事项与被审计人交换意见。

  (4)提出报告阶段。在实施审计阶段结束后,审计组对审计情况及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写出审计报告,并书面征求被审计人所在单位及被审计人对审计报告的意见。

第4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与要点

作者:程科;史文春

作者机构:明水县审计局

来源:现代审计与会计

ISSN:1007-8258

年:2004

卷:000

期:003

页码:19

页数:1

中图分类:F239.4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审计机关;政绩;证据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指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经济责任做出的结论性评语。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推荐访问:经济责任审计 原则 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原则、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重点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什么为重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