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基础教育理论内涵与追求(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22 14:5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内涵与追求(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基础教育理论内涵与追求(完整文档)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6篇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篇1

新基础教育读书心得
作者:徐卉美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43期

        通过本次的读书学习,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让我深切认识到新基础教育课堂的内涵: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 ,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要求学生的学习是在课堂上自主、主动、合作、和谐的探究,并且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进其所。

        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新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呈现的四个方面的状态:

        (1)学生情绪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的投入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

        (2)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在新基础教育课堂的教學中,每个学生都是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还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这种参与状态,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这是最高层面的参与。

        (3)学生的交往状态。一是倾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合作学习就很难行得通,很难有成效。二是发表。你听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就能不说,如果大家都不说,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篇2

读《新基础教育理论》有感

  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
  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引领者,但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堂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开放性与互动的课堂,再加上适当的拓展或实践活动,将对解放学生、活跃气氛起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定会发生明显变化。而“活”起来的课堂,如果教师不能有良好的驾御能力,可能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所以,书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议,我认为对当今教师是十分有用的。一、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二,在上课时,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提升及时做出合适应答,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三,强调教师在教学角色中不仅是“呈现者”,“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然而,实际的教学往往并不会完全依照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教师尽管教的是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课都是在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所以,面对现代社会求新求变以及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对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础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篇3

“新基础教育”宗旨:
  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
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
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
  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新基础教育从活动的观点出发,强调通过革新学生浸润其中的以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
  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篇4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基础教育具有 基础性 、 先导性 和 全局性 的重要战略地位。

2、 199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新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要求。

3、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它导引课程改革的 方向 ,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 可接受程度 和 成败 。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 学会学习 和 形成价值观 的过程。

5、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 替代 ;
二是 交替 ;
三是 紊乱 ;
四是 重建性变革 ;
五是 价值观变革 。

6、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 和谐发展 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合格公民 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

7、霍华德.加纳德在《心智的架构》(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九个范畴:
1.语言;
2. 逻辑 ;
3.空间;
4. 肢体运作 ;
5.音乐;
6.人际;
7. 内省 ;
8.自然探索;
9.生存智慧。

8、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皮亚杰 、 科恩伯格 、 斯滕伯格 和 卡茨 、 维果斯基 。

9、阿莫拉什维利是 合作教育学派 之父。

10、创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 促进者 ”、“ 合作者 ”、“ 引导者 ”。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 集中 的状况,实行国家、 地方 、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12、“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 完整发展 ”,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 完整 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13、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而后在《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资本论 》中都有过论述。

14、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 图式 ,它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 起点 和 核心 ,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15、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 ”与“ 顺应 ”。

16、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 ”的理论。

17、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 促进者 、 指导者 、 合作者 。

18、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 人的心理 与 人的本质 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现代学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论点。

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以下要点: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到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现代学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看成是个统一的整体。即在讲人的全面发展时,既要讲人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又要讲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两者缺一不可。由于几十年形成的片面性、习惯性思维,讲人的全面发展往往只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打入冷宫,不能正确地把握人、社会、自然三者原有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因而成了跛脚的唯物论,不仅易于遭受自然的嘲笑与报复,更不能把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摆对,结果不是事倍功半,就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我们应当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把丢弃的东西寻找回来,还其完整的面目。

(3)现代学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看成是个相对的共存。也就是说,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并非是各自的绝对独立,而是相对的共存,并在这种相对的共存中形成各自相应的主客体关系:如果以人为主体,社会与自然便是人的客体;
如果以社会为主体,人与自然就是社会的客体;
如果以自然为主体,人与社会则是自然的客体。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时,显然是把人作为社会与自然的主体,而把后两者当作前者的客体的。只讲人与社会这对主客体的相对共存,把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的相对共存抛到九霄云外,必然会产生短视行为,很难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引向更新更深更高的境界。

(4)现代学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看成是个互为的系统。这种互为系统既包括互为的前提、互为的基础,也包括互为的功用。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它与社会和自然的互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有五:历史的过程性。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性、整体性和相对的共存,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与功用,更是人与社会和自然三者互为系统的应有之义。过程的内化性。人若不以社会和自然作为互为系统,或不将这种互为系统的历史过程性内化为自有的前提、自有的基础与自有的功用,没有“池”,没有“水”,“鱼”是活不了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内化的差异性。人在内化社会、自然的历史与现实时,各种差异性不胜枚举。因此要有做人的基本准则,要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尺。但不能否定其差异性,应在求同中存异,在存异中求同。差异的转换性。人的许多差异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先进与后进之间的互变等等,均同人的全面发展大有关系。因此,我们应多从社会、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入手,来综合分析转换的前因后果,才能正确对待人的差异性转换。转换的正向性。在我们社会主义新社会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减少人的负向转换现象,做好人的正向转换工作,既不因其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或消极等待,或抓而不紧;
也不因其是现实的、紧迫的工作或操之过急,或强人所难。对此,细水长流、积沙成塔、润物无声则是上策。

2、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3、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答: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建构主义者(特别是一些激进的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被不断地“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知识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总之,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倾向,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某称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这种知识观尽管有些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主观性。知识的动态性是指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不断地发展和改变。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知识动态性的表现。例如布鲁诺反驳教会的地心说观点,坚持宣扬日心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虽然日心说在当时是相对进步的理论,但在今天看来,日心说也是片面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知识的主观性是指每个人对同一现象都有不同的理解,即我们日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一个人肚子疼,去医院看病,如果他看的是西医,医生可能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面有病菌,需要打针、吃药才能治好。如果他看的是中医,医生会说这是因为肝脾不和,需要吃草药调理身体。在这里,肚子疼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治疗却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所以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所做出的暂时性的假设和解释而已。

4、合作教育学理论的主要学术观点。

答:1、教师要以儿童的发展为目标。

  2、使学习成为儿童生活的需要。

  3、倡导以发展学生的认识积极性为目标的实质性评价。

  4、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

  5、主要的教学论原则。

  (1)相信学生的原则。使每一名学生相信,他将获得成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及尊重。

  (2)师生合作的原则。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自由选择感”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可能达到的能力出发,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使必需的学习任务变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请求帮助、仔细倾听、尝试练习、有意反驳、学生找错、作出答案。

  综括起来,合作教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其实验教学体系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1)相信儿童,以人道的态度对待儿童,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确立教学民主,师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共同创造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排除师生交往中一切有损儿童自尊心和抑制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2)取消传统教学中作为评价学生优劣唯一标准的分数,代之以发展学生的认识积极性为目标的实质性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3)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牢固的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要以儿童个性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教学要先于发展,创设优化的教学和教育条件,保证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应有的最优发展。

  (4)在教学方法上,摒弃死记硬背、使学生厌倦的消极的教学方法,提倡能推动学习独立钻研、主动进取的积极地教学方法。[

5、素质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异同。

答:不同点:1、主要内容不同。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2、实施的目标与手段不同。素质教育提出,丰富了全面发展的内涵;
素质教育比较有操作性,把全面发展中存在的若有若无的东西加以明确(有就是有,无就是无),如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个性化,多样化,全体化等。全面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方针和总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化。

相同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用全面育人观对待教育,使人的心力、智力、体力等各方面能力充分自由地发展。素质教育是在以往教育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成功的教改得出成果,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你本人的教学实习实践,谈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答:一、精心了解学生 学情,就是学生自身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成长规律、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等诸多方面。学情是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依据。1、关注教学起点、细查学生的已知 了解学生是准备上课的前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2、关注学生差异、详备学生的差异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觉得学有所获。3、着重研究学生的思维 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4、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生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教师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让学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5、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 尊重学生见解,尊重学生的选择。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

二、精品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我准备好了吗?”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走上讲台前的一次心里对话,这同时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1、要有能上好课的自信心理准备 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相信自己能上好课。2、课堂上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准备 透彻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晰而又有说服力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应达到:简洁、明确、丰富形象、合乎逻辑,语言悦耳、语调清晰、节奏鲜明,避免语病。教育方式得当,身教重于言教。3、满怀热情的心理准备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情绪,就必须提高课堂的讲授质量,提高讲授的艺术性。

教师的激情来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三、精选教育教学内容 四、精当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才会随之而来,最终会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1、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原则2、有利于理解的原则3、有利于教学手段建行简化的原则4、有利于学会学习的原则5、有利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互补的原则6、有利于课堂实践教学的原则 五、精细课堂教学过程“润物细无声” ,教学过程要细化、规范、科学、严谨。1、消化——是教师吃透文本的过程 备课、理解,有深度。2、展化——是教师博览群书,拓展视野的过程3、内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深化成自己的人本知识的过程。4、转化——是教师实施教学,贯彻教学计划的具体过程5、教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6、同化——是教化目的实现的结果7、异化——是师生对人类知识的反思和创新8、升华——是通过异化和创新将原有知识上升到新的理论层次的过程 六、精通课堂的有效管理1、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2、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课堂学习行为包括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3、课堂学习状态的有效管理所关键:精心设计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学习情境、用积极地心态影响学生 七、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 适当巧妙地布置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检验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得以延续和拓展的主要途径。

八、重视作业的批改和评价 作业的评价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1、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三忌”:忌简单、忌枯燥、忌死板2、在批改符号上改革创新3、在旁批上改革创新4、在批改方法上改革创新 九、精改课堂评价指标 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是教育的宗旨。

十、精现教学的反思效率 一是反思成功得意之处。二是反思失误之处。三是反思学生见解。四是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2、“教学反思”的方法: 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3、反思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要自觉自愿、不是应付差事,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实例,教学反思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2、试论中学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课衔接的必要性。

答:"学校思政品德课程内容的衔接既是思政课程教育系统化的迫切要求,同样也是遵循品德发展规禅的基本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着明显的差别,又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中学是大学的基础,而大学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伸。根据每个人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可知,"个体由小到大,渐渐形成的各种道德品质,并不是同时无次序形成的,而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水平,由低级向高级,由感性向理性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及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它们虽然同属于一个教育过程的两个不同时段的教育阶段,但都肩负着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使命。由于种种原因,中学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被人为地进行分割,将统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不同教育时段分裂成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这不仅给当今中学步入大学的学生带来了困扰,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因此,促进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衔接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髙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现今世界各国各学校的一个共同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作为学习的对象,它既源于社会文化,并且又随着化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础。所以,做好中学和大学思政裸课程內容的有效衔接是十分必要的。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篇5

《新基础教育教学》学习心得

常听人说,学生的幸运是遇到一位好老师,而我想说:做位教师我的幸运是人生旅途中有花样的学生陪伴,倾听花儿尽情绽放,我们的生命才会饱满丰盈。这是我学习“新基础教育”的最大感悟。

初读此书,感悟肤浅,但一本好书的最大价值是耐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初读无味,继之有感,再读如佳酿。《新基础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脚步,在反复研读中让我顿悟,在不知不觉中迈出了课改的脚步……

通过学习,我对“新教育观念是新基础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

感悟之一来自于第一层面:教育要“面向未来”。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体的角度看,基础教育永远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所以,在时间的价值取向上,增强未来意识是新基础教育的重要观念。而对“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常常忽视了对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忽视了教育是面对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时,还忽视教师同样是一个有多种需要和能力、具有发展可能的人。强调基础教育要有远虑,不可只求近利。要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是基础教育所要体现的“社会性”。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这一点上,根据以前的经验,总是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或服从教师。而新基础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同时,在新基础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关注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机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感悟之三就是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我的理解是“决战课堂”。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教学理念,就要:1.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包括时间和空间)2.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要求教师学会“倾听”。4.加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5.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6.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可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了吗?我以前始终都是把学生看作认知体,认为只要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有一个好成绩就行了。从来不会考虑,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叶教授的话让我真正开始认真思考: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的。首先我认为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发言方式,用“我有个建议”“我还想补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思考,然后确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进。出了问题,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寻找学生的问题,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课堂上学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纪律的涣散,不能仅仅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个方面去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难道不应该从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去反思考虑吗?再例如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就责怪这些孩子学习不努力,智力落后;
学生课间吵闹,就批评他们不能遵守纪律,调皮捣蛋。如此一味地强调学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看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说说就行。

真的希望作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人民教师中的一员,我的一言一行不会辱没教师的角色,不会辜负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别无选择,我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饯行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时间中去验证其理论。

我愿意成为太阳花丛中的一朵,虽不起眼,却能在阳光下灿烂开放,我更愿意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在“新基础教育”这一片太阳花中,共享阳光雨露的滋润,尽情绽放!

一学部一数办杜素霞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篇6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单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考试科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分数:


2013年9月25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课程名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
与实践》
题号分数签名
12345678910


姓名单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2013年9月25日
评阅教师签字:

总分
年月日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试卷(B卷)

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新课程的实施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的影响
答:新课程的实施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的影响有:
(1.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在与教师和校长的座谈中,大家都谈到这次参与改革实验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观念的更新。《纲要》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理念开始被他们所接受,并被尝试着融入他们的教学中。校长们说,现在的改革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探索和思考,校长也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教师们说教材非改不可,以前的内容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现在用价值的有内容的多了,并且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新课程将教师吸纳到课程编制体系之中,教师在课程编制中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教师不但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研究者,教师对课程体系建立的参与使教师对课程有深刻的理解,进而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对各方面的把握。另外,新课程使教师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管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合作者、促进者,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放开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探究,注重课堂生成。
(3.教学方式发生转变:人们对于由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至2007年6月,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及的相关文章就达873篇。现在,教师对于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的使用方面已经步入了轨道,课堂上不失这些教学方式的踪影。而且人们对于教学方式的研究也早以同时步入了具体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范畴。
(4.教材走向多样化:新课程提倡一纲多本,在此鼓励下,不同版本的教材纷纷出现,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各家都竭尽所能,对教材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目前小学各版本的教

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点。另一方面,为学校对教材的选择提供了可能,针对地区和学校特点选用教材,能够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5.教育评价发生变化:新课程较之传统课程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定。对于各科教学都从知识技能、情感太度价值观和过程方法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评定,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新课程中的评价观的基本内涵

答: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⑵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⑶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⑷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⑸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⑹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⑺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3.案例的基本要素
答: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
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案例包括四个要素:

要素一:教学背景的交待。任何一个案例都有它特殊的背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对象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预见,方法不可复制,结论不可照搬。
要素二:好的“故事”,必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需要凸现教师决策与选择的困惑,可以从中发现或挖掘有典型意义的教育问题。
要素三: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往往都有一定的结构框架,依托恰当的理论为支撑。要素四:围绕一个主题,注重过程,细节真实、形象的描绘。详细描述事例发生、发展、解决过程中的冲突和情景。
4.学生全面发展的涵义

答:国家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我们学校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提高。《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又从素质教育养成角度提出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人了时代活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则进一步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我国基础教育在20世纪末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我国基础教育在20世纪末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1在课程实施方面:①忽视兴趣的培养
在课程目标的实际实施中呈现偏重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倾向。思想品德、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的感受与表现以及学会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等目标在实际关注与实施中都明显不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数学已经成为最不受欢迎的学科之一,数学与“枯燥、紧张、考试、失败、淘汰、没有信心”等联系,如果不是要考试,很少有学生愿意学习数学。杨振宁选学生的两个标准首先是兴趣。
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在于: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繁、难、偏、旧。内容呈现过于形式化。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评价形式单一,对评价结果的处理简单。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个体差异的关注。
②忽视学生的经验
没有应用的意识,缺乏动手实验的能力(美国学生自制核反应堆),学外语不能会话,学中文阅读和作文能力不强,不会唱歌。
与现代社会发展脱离:语文文章,物理、化学上新的进展,新的数学思想。③忽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忘了自己,质疑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质疑的权利比实际质疑更为重要。不会合作,缺乏团队精神。
例如,一条船上有75头牛、34只羊,问船长多大岁数?
45名被试学生中,只有5人认为此题不能做,多数答案是41,其次是109,再次是(75+34)=54。5。
(2)在课程内容方面,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重视书本知识。

(3)在课程评价方面,忽视对学生纵向发展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
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同时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4)在课程结构方面,课程结构过于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5)课程管理方面,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6)课程计划基本统一,课程目标(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必修课,很少有选修课)、课程内容(所有的学生学同样的数学。1982年,由柯克克罗夫特(W.H.Cockcroft、博士为首的英国国家教学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数学算数》的报告,这是英国数学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Cockcroft报告》(后面简称《报告》)的问世标志着英国乃至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进展。这个报告表明: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相差7个年级。
长期以来,我国地域广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但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也是人教版统一天下,这与我国的国情很不相符。
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从师任教的基本功有明显缺陷。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极其缓慢,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匮乏。教育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的转变,尤其不能和数学学科等具体的学科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思想观念停留在“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的层面;
不能很好地将“教育理论”物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不健全;
缺少合作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能力等等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成分。
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如何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答: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差异,完全用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这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⑴国家课程:我国长期实行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统一安排教材的做法,这属于“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开发的特点,较多反映社会发展需求,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易反映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学习需求。
⑵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的特点,是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精神与要求,充分考

虑本地区的发展,强调本地区实际状况和政治、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在体现学科知识完整性和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欠缺。
⑶校本课程:
以学校为基地,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学生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从而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
3.简要阐述教后记的主要内容。

答:课后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记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
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
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
⑵记失败的教训——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⑶记教学中的应变——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想的要高明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⑷记学生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

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⑸记教案的修正——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若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⑹记下学生的课后提问——下课后,学生会提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一些误区,有些是学生对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
⑺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⑻课后写日记,随想等——对这些一手的资料及时地整理、思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地评价学生,同时反思也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水平,为下一步的教学规划提供依据。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出现哪些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成效,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
第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区教育行政、教研、学校教师介入不到位,把新课改看作是一次常规性教育教学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并且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结果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包括其他结果。第二,新的教学观念尚未形成,课堂教学仍处于以教为本的阶段,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为本位、以本为本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比较严重的支配学生、控制课堂教学的欲望和潜意识。
第三,学习方式的改革出现一些偏差,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绝对化或形式化的倾向。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的现象。
第四,评价改革不够完善,师生和家长有一定程度的担心,无法把握评价标准,往往在潜意识中还是不自觉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家长与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课程落实的程度。

第五,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够牢固。
第六,新课程教材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教材的多元化,因此,教材编制轰轰烈烈,但质量亦不容乐观。
第七,课程实施中“落差”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课程理想与课程实施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自2001年9月正式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育发生深刻变化。新课程带来新活力、新变化,取得新成就,也产生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视新课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向未来、着眼于发展,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成为我们应该持有的基本观点。
对这些问题应采取这样的措施:(一)建立课改实验体系
在教师层面上,构建了“学习——研究——实践——反思——重建”的课改实验体系。
1、学习: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我们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强调教师进行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研究:如何开展实验研究,并为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当前实施课改实验的重要课题。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强化学校教育研究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在培养教师方面方面的重要作用,立足校本,引领教师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研究活动。
3、实践:课改的关键在于新课程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4、反思:教学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是教师主动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5、重建:如果说反思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总结,那么,重建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
(二)建立课改实验机制
在管理层面上,凸显“组织——制度——督查——考评”课改实验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使课改实验沿着有序、有效地运行,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
2、完善制度建设。
3、狠抓督查落实。学校领导重视课改实验工作,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课改第一线,对课改进程情况进行督查,狠抓实验工作的落实。

4、健全考评机制。为了激励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答: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
第一,是指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免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与技能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个持续不断、不断深化的过程。
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做到以下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系统施工”推进保障机制
二、强化专业引领,建立“研培”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三、探索制度创新,建立学校实施新课程运行机制四、立足学校基地,建立典型示范样本辐射机制
五、广泛深入宣传,建立全社会理解参与支持氛围机制六、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依法治教和表彰激励机制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2分,共22分)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有关的问题:案例: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当下挺叫响的一句口号,但真正变成我自己的认识,却是在一节课之后„„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有一道练习题:“下面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这道题的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教学进程颇为顺利。„我看着通过计算得到结论的同学,问:“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题,你还想算一算再回答吗?“不用了,因为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肯定相等!”晨晨同学却有异议:“我不通过计算,也能知道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那个图形像影子一样,所以相等。”
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我已教过多遍,还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晨晨显得局促不安。我觉得自己笑得有些过了,“老师很欣赏晨晨能想出这条理由!我很好奇,你是怎样想到这样的理由的?”晨晨挠挠了头,没能说出什么。也没有同学有要帮助他的意思。

“哦——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的身高一样长的时候。”我若有所悟地说道。晨晨脸上露出几分自豪。“不过,人的影子也有比人的身高长的时候。”一男生抢着高声地说。“对,还有短的时候呢!”另一男生应和着。我不作评价,环顾四周,孩子们都点点头。“晨晨,现在你觉得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它们面积相等呢?”晨晨摇摇头。“晨晨能够想出一条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理由,并且这一想法对一半,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
自发的掌声响起来,晨晨体面地坐下了。一波三折的教学片段,带给我深深的反思„„以前上课,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与老师“相似”。现在实施新课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反过来跟学生“相似”。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如果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行为都可能被否定,那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并能理解学生的纯真童心,把握他们的情感世界。我们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以前高高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我们无疑是一个进步。以前的我只是会说这句话,没能真正落实这一理念。现在,我理解了!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更进一步,我觉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发展成“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更好!因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暗含的“还是要听老师说,只是老师不是居高临下了”。“蹲下来和孩子对话”,首先是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然后再顺势引导,互动对话,双向建构,师生共同成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华XX)
(1)你赞同上面案例中的观点吗?
答:我赞同上面案例中的观点。现在实施新课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反过来跟学生“相似”。“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相似论》第227页,而要“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教师就要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

(2)如果赞同,请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上述案例,结合文中事例说明“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
答:新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过程。因此,要求师生关系应是双向的、平等的、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关系。双向是对单向而言,不仅是老师对学生发号指令,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


等需要我们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地位。失去了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在这里,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权威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在给江苏一学校作课题鉴定时,写下这样一句话:翻开书本学理论,蹲下身子看孩子,都会给我们收获。翻开书本就是能从中要学习教学理论及教育技术;
蹲下身子后,我们就能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以前瞧不起或看不见的东西。这里蹲下来与学生交谈,虽是空间上的距离,但本质上是给孩子一个平等。
一、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应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然表现,也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应该说,能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是否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学生只有处于无拘无束地与教师融洽、自由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当然这种“无拘无束”绝非那种目无纪律的“无拘无束”,才敢于并乐于提出和探究问题,才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激发出主动性、创造性与智慧潜能,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智力才可能不受抑制和束缚地被调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应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没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把学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是不可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我们不能把教学活动简单地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的过程,而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三、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应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传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内涵 追求 新基础教育理论内涵与追求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内涵与追求 新基础教育观的精髓是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