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重要意义及方法(2022年)

时间:2022-05-23 08:4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重要意义及方法(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重要意义及方法(2022年)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5篇

第1篇: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大提琴录音方法

西洋拉弦乐器主要是指交响乐队中的提琴声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四种提琴。

弦乐器在整个西洋乐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音乐录音实践中,要注意拾取它们丰富的泛音,以充分展示其丰满润泽的音色,并注意它们与其他乐器之间的音准关系。

另外,弓磨擦弦时会出现杂声,在录音时要特别注意。同时掌握好与乐队其它声部之间的声音平衡关系。

提琴的录制技巧:大提琴属于弦乐声部中的下中音弦乐器,音色壮丽犹如男高音。录制大提琴时,最好使用落地式传声器架,传声器的设置高度与大提琴f形孔的高度相同,一般在0.6米左右。

同时传声器应*近大提琴,面对大提琴音板上的f形孔,距离大约在0.15米至1米左右,用“弱心形”指向的传声器录制。录制时既要注意声音的丰满,又要防止出现低音的共鸣。

Title: 小提琴录音艺术

Name: 丹尼 Reply: 13 Date: 2011-01-09 10:54:59 Email: Homepage:

前言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写这个系列文章。很简单,因为许多小提琴演奏家,包括我国一些顶级的、甚至某些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都没有令人满意,或者说比较真实地反应他们演奏艺术的CD。不信你可以问问你所能见到的著名小提琴家们,看看谁有自己认为满意的CD。为此,觉得在录制小提琴的艺术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也值得和应该去挖掘。

所以,我重新摸索弦乐的录音技术和艺术。

录音技术在80年代就数码化了。本人应该算是用得最早的一批人。但三十年来,虽然硬件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突破,但软件方面发现了巨大的变化,比过去先进多了。

在写正文之前,想对我的小提琴演奏家同行们说几句话。我们这些拉琴的,是一个比较自信的群体(如果您不是,那我这番话就不包括您)。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在录音师面前太自信。因为我们必须知道,录音师是我们的partner,他们在与我们合作完成我们的CD艺术创作中占很大的比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用在这里很合适的)。以为录音师仅仅只是把我们高超的演奏艺术记录下来,就像会议上的“书记”一样,那就太错特错了。其次是我们这些拉琴的对于声音真的懂得可能不是太多,有的人干脆不太懂,甚至还有声盲。这样说很残酷,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残酷。比如最近有一位欧洲的小提琴独奏家兼教授把她的CD样片寄给我,告诉我说她不允许录音师在后期制作时加混响,因为她认为加混响是涂脂抹粉,不能真实反应她的演奏技术和艺术。

这让人觉得啼笑皆非。首先要替我的这位演奏家朋友向她的录音师道歉,为这位国际性大师如此莽撞的发言。懂录音的人都知道,混响是录音技术中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不是涂脂抹粉,而刚好相反就是还原真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提琴独奏,一般都在小音乐厅里举行。小音乐厅最好的位置不是最前排或者最后排,而是比较靠中间排的靠中间往左几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在混响半径之内,可以听到不但是来自小提琴钢琴的直射声,还可以听到来自墙壁天花板地板等的侧射反射声。侧射声和反射声与直射声会产生一定的时差,这个时差就是“混响”效果。

而现在大多数录音棚,尤其是数码录音棚,地方都很小,不可能有自然的混响声。所以必须在后期制作时加上混响,使得小提琴独奏听起来像穿着华丽的服装在小音乐厅里演奏,而不是穿着睡衣在卧室里演奏的。而加混响还原,却绝对不是一样简单的事情。首先是混响设备要好。这,就是玩钱的事情,一分钱一分货。没有钱,天大的本事也是不够的。其他就是要熟悉和了解个人的演奏风格,作品的风格,以及个人的喜好。一般说小提琴独奏,混响至少在50ms,加上70-80ms也很正常,对于一些大厅效果的延长到100ms以上都不奇怪的。不加混响,拉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有板胡效果,很乡土,应该不错的。但如果是“思乡曲”或者“沉思”就肯定不行了。

当然,在这里,也借机对录音师朋友们说几句话。录制小提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小提琴家可能是世界上最最讲究的群体之一。要把与他们的合作当成是一种学习和挑战。拉琴的不同于唱歌的。唱歌的把他们的声音录漂亮就可以了。但拉琴的绝对不是的。所以,在录音之前,要多听他们拉几遍,听听他们的风格。有些人喜欢软绵绵的声音,比如日本人,一个劲就是讲究甜美甜美再甜美。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有劲,干劲冲天,激动起来有时会把音拉破的。而他们那些耳朵已经习惯了破声音,所以在录音的时候,可以录两遍,一遍保留“瞬态失真”,一遍按录音基本原则把信号控制在失真范围之内。之后请演奏家自己听。听时最好不要用专业的monitor和耳机,就用民用的听音设备,看看演奏家是什么意见。总之,一方面不要让演奏家太翘尾巴,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听取演奏家的意见。最终的目的是录制出好作品,还交上个好朋友。

今天,先随便讲几句。接下来,我会从录音的几个环节,一部分一部分慢慢说来。

成丹

PS: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系列文属于个人摸索的科普文章,而非学术研究。所以仅仅只想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希望能引来大家以及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指点。

2011年初于名古屋

小提琴录音的几个环节

1,小提琴录音的几个环节

录音的革新与进步

许多人问到软件数码音乐工作站的事情,那我们今天在谈传统录音的几个环节之前,先来聊几句录音的革新与变化。

80年之前,录音技术都是采用模拟式的。模拟式的录音对棚的大小以及声学条件的讲究,以及模拟录音成套设备的庞大和昂贵,使得一般老百姓望而生畏望尘莫及。“录音”在当时就像“司机”一样,仅仅是一小撮专业人士的游戏。随着80年代初录音数字化的革命,录音空间(棚)和录音设备大大简化,专业音质的录音变得可能、简单而多样化。现在一个普通百姓发烧友,努力的话也能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就像现在国内一般人努力的话也能开奔驰一样。区别是,人们会不会充分利用他们手里的设备,和有没有那样的耳朵去辨别什么是好的声音?

在当今的录音棚,几乎无论大小、专业或者业余,应该绝大部分都使用外置专业声卡和电脑软件音乐工作室取代了传统昂贵而复杂的硬件设备。

但是,对于一些有特殊讲究或者癖好的人来说,传统的设备仍然有它不可取代的魅力,就像数码相机的储存卡,还有电视摄像机的磁带或者硬盘永远无法彻底取代胶片所特有的质量一样。对于我本人来说,无法从硬盘录音机或者电脑的记录方式上找到DAT那种数码带出来的弦乐器的“弦”的质感。今天、本人之所以也使用硬盘录音机和电脑硬盘记录,仅仅是出于对“便利”的屈服。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聊聊录音的基本设备和传统录音的几个环节。

继续

小提琴录音的几个环节

在讲正题之前,先唠叨几句录音革命的事情。80年之前,录音技术都是采用模拟式的。模拟式的录音对棚的大小以及声学条件的讲究,以及模拟录音成套设备的庞大和昂贵,使得一般老百姓望尘莫及。“录音”在当时仅仅是一小撮专家的游戏。随着80年代初的录音数字化的革命,录音空间(棚)和录音设备大大简化,专业音质的录音变得容易简单而多样化。现在一个普通百姓,都可以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就像现在国内一些成功人士拥有世界名琴一样。区别是,人们会不会使用他们手里的设备,和有没有那样的耳朵去辨别什么是好的声音?

下面来讲录音的5个环节:

录音的第一环节是传声系统,也是设备投资主要所在。虽然世界一流的设备非常昂贵,但问题是有没有那个必要。因为事实上,专业级的传声系列,虽然价格上的差异极大,但效果并不一定是贵的就好。就像小提琴并不是贵的声音就好一样。这要看人会不会选用,用在什么地方。就像在上海城市里用赛车比摩托车,从速度上并没有优势一样。

我曾使用过王牌传声器N87,此设备价格昂贵,当然是好东西,用它录钢琴有很好的效果。遗憾的是它的音色与我的小提琴传声器有些不配。所以这样贵重的东西,只能用它打边鼓,录录混响声。而这样贵重的东西拾混响音,与AKG公司的C3000好像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我本人并不喜欢C3000,因为听起来声音有些坚硬的颗粒感。据说该公司的C3000b和C414不错,打算购买试一试。记得当时我也试过Shure SM58,印象也不是特别满意。由于它“价廉物美”的美誉,我再次购买测试了。结果还是不行……具体的到讲传声器的章节再叙)我自己使用的传声器是瑞典的Md产品。这是一家小公司,从技术上非常讲究,我当时在学习小提琴声学。为了作试验,试过不知道多少有名公司的多少产品,最后才定下用这套传声器。录制小提琴的声音可谓是绝了,虽然中频好像薄了一点,欠点浑厚,但高频真的是透明高贵而有穿透力。我已经锁定一些世界著名公司的某些产品,比如Neumann,AKG,Rode等,打算购买一批从理论上录制小提琴效果好的传声器,和我的Md一个个PK比较。最后的结果,我会写文章向大家公布。总之,把钱投资在传声系统上是值得的,因为这是一次性投资。而投资直接影响回报。

录音的第二环节调音系统世界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我十几年前用的系统现在仍然是世界一流的专业系统。当然,过去我用的是8轨,打算新添一个16轨的,录制独奏和弦乐室内乐,足够了。而巨大的模拟调音台等设备,那早就是历史,顶多弄一台给外行看看。现在任何录音棚都基本上不采用了,就像现在基本没有人用模拟磁带卡带一样。还有我上一回讲的混响器,一定要买好的。因为自己的做棚,就是地方小。后期只能拜托混响器。就当把买房子省下来的几个平方的钱买混响器就行了。当然,音频工作站有很好的软件系统,用它来做音乐可以省掉一大笔钱。如果朋友们中有Pro Tools的高手,很希望能交交朋友。

录音第三环节的记录系统,从1980年代数字革新后没有再更新,我手里的三台专业DAT仍然是世界一流的设备,还有专业CD刻录机和复制机,都是现成可以用的。另外还有一台8轨MD录音机,录制广播剧电视剧最适合了。现在还打算增加两台硬盘记录机。日本Teac公司是专门生产专业录音设备的公司。我已经锁定两款机器,打算近期购入。当然,硬盘录音机与DAT仅仅是记录方式不同,应该没有质量上的差别。

录音的第四环节声音监听还原系统,虽然这对录音质量没有直接影响,但关系到真实地检测我们录音制品的水平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听音,意味着提高我们的听觉水平和艺术口味。很简单,没有听到过好的声音,怎么可能拉出好的声音来呢?就像跟狼长大的孩子,只会学狼叫一样。所以,听音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在以后的章节里专门讲述。

音乐制作的第5环节是后期剪辑和制作,这是玩软件的事情了。这是我的弱项。我的partner琴乐在东京大学学过动画剪辑,自己制作过电视节目。操作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并不打算让她自己亲手做。懂就行了。真正操作,我们期待有电脑高手与我们可作。借此机会,我们再来一次:Pro Tools的高手,我们在呼唤你。

第2篇: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小提琴认识“握弓”与“运弓的艺术”

  小提琴是一种管弦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

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

   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

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

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称作为乐器中的女王。

 小提琴认识“握弓”与“运弓的艺术”  那么要好听,演奏是有要点

的,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

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

奏技术来说,有各种主要基本功,那么闲来讲讲下面两种吧。

   握弓!有很多人学了好久依然不正确,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吧!

   右手握弓,拇指尖须紧靠螺旋套(弓根),其他手指执住弓杆,

使手背成自然弧形。

   手指需要柔软的弯曲。弓杆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节中

(即指端),拇指恰与中指相对,小指的指尖,轻松的放在弓杆上,使

易于适应需要,向前或向后移动(上弓时向前移动,下弓时向后移

动)。四指之间,略须靠拢,不可单独分开,否则显得笨拙而不雅观。

   运弓!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

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 3 种

因素的不同结合。

   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音要拉的干净,清楚;

   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在很多乐曲中都会用到,是最常用的

功法之一;

   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

   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

   这 4 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 20 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

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随后又出现

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听起来或看起来像跳弓一样。所以

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第3篇: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梨子小提琴故事教案梨子小提琴教案

【--先进性教育】

梨子小提琴的故事温馨优美,当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深刻。下面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梨子小提琴教案,欢迎大家浏览。

1.体会优美、宁静的音乐给自然界带来的和平和快乐!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用童话故事与幼儿的情感形成碰撞,促进幼儿美好情感的形成。

PPT、头饰或胸卡、音乐《我和你》、《紧张恐怖背景音乐》。

一、音乐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想听吗?

播放小提琴音乐《我和你》。

请幼儿说说看听了这段音乐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随音乐自由的表现一下。

二、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故事《梨子小提琴》。

师:刚刚这首好听的曲子,是小松鼠用梨子做成的小提琴拉出来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讲述故事《梨子小提琴》。

2.利用ppt帮助幼儿分析故事内容,拓展幼儿的想象,体验故事中的美好情感。(重点学说:狐狸和小鸡、狮子和小兔的对话)。

3.引导幼儿讨论,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会听到小松鼠的琴声呢?它们听到了琴声又会说些什么呢?

(2)为什么那么多的梨子都被做成了小提琴了呢?

(3)小松鼠用音乐将快乐带给了森林里的每一个动物,如果你的同伴不开心了,你会怎样让他开心、快乐起来呢?

三、在音乐背景下,体验故事表演带来的乐趣。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胸卡或头饰。

2.认识并熟悉自己要表现的角色特点。

3。

尝试跟着音乐旋律表演故事。

1、感受故事中温馨、祥和的氛围和美好意境。

2、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3、尝试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仿编句型“X X也来听,X X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1、实物:梨子

2、故事课件、音乐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象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象什么?

(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欣赏《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

2、教师结合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动物们听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二次讲述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

(4)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

教师小结: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

4、鼓励幼儿尝试仿编故事的部分情节,并复述故事。

(1)听到小松鼠拉小提琴,除了狐狸、小鸡、狮子、兔子,森林里还有谁会跑来听?

(2)鼓励幼儿用“X X也听,X X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的句型仿编故事中的句子。

5、活动延伸: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把 小提琴,你想做什么?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第4篇: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的泛音

  通常琴弦发出声音都是复合音,小提琴的琴弦全弦振动和各个部位振动的组合发出的声音,是基音和泛音组成。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组合基音的声音,各种泛音被组合在其中。基音各部分振动产生的音叫泛音。泛音不容易被听到,但它是客观存有的。演奏泛音,就是要滤去复合的其它声音,让某个不容易听见的泛音单独地表现出来。

  自然泛音在谱子里音符上标有一个圆圈标志的。方法是左手指自然伸直,不用指尖而是用手指一关节的肉块轻轻地搭在琴弦上;
右手持弓在接近琴码的地方比较快地拉弓(弓杆向指板倾斜,效果会好一点),就会发出那种类似哨音的声音。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泛音都能奏出,而且按弦位置同声音的音名不完全统一。

  人工泛音的演奏不同于自然泛音,它有两个接触点,靠近琴头的那点实,靠近琴码的虚。就是1指实按,4指在同一条弦上虚按(和自然泛音一样"搭在弦上"),右手一样。乐谱里的标志是实按的那个音正常,虚按的那个音是小方块。人工泛音一般都在五把位之内,在太高把位的泛音声音效果不是很好。

  若要演奏好泛音既是弓法问题,也是左手的问题。左手的位置必须放的准确。对于人工泛音来讲,在靠近琴头的按弦手和靠近琴码轻轻碰弦的手指之间的压力上必须有明显不同的感觉。双泛音是个特殊的问题。不但手指的落点要放得非常准确,弓子的压力也要清楚而均匀,有时因为弓子的压力不同会改变其中一个泛音的音高。因为错误的和不平均的运弓压力可能使音拉得不准

第5篇: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小提琴学习:小提琴发展简史

当前对小提琴最早的明确记载是Jambe de Fer于1556年出版于里昂的《音乐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时小提琴已经传遍欧洲。但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很多不同说法,有一说是起源于“乌龟壳琴”,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他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他回家一琢磨,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开山鼻祖。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可“万变不离其宗”,小提琴的琴孔还是龟背壳演变的样子。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中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很多珍品现保存有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能够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实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现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查理九世”(Charles IX),由安德里亚·阿玛蒂在1560年制作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Cremoa)。而至今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应该是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716年制作的“弥赛亚”(Le Messie),也作“Salabue”,这把琴现藏于英国牛津的Ashmolean博物馆。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
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持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实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合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
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
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合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动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很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无伴奏作品: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音乐教育兴起,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很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了音乐专科;
很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个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翻译了很多《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很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和陈刚合作的《梁祝》和陈刚所作的《苗岭的早晨》等。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口笛独奏编曲。胡坤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逐渐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
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推荐访问:小提琴 重要意义 试论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重要意义及方法 试论小提琴教学中运弓感觉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简述小提琴运弓的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