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21 14:3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完整文档)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6篇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篇1

后现代视角下古典政治学文本的解读及批判

摘 要:国际关系学者对于修昔底德、霍布斯等政治学家相关著作的文本解读,向来以现实主义视角为出发点,并将这些政治学家视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不断发掘此类文本中的“现实主义元素”,从而证明现实主义诸多理论的正当性。然而,以后现代主义方法,对这些文本加以解读尤其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后,从中可以发现,现实主义方式的文本解读,实际上采用的是“实用主义”原则,其背后反映出一种潜在的话语霸权。这从一个侧面表 明,对于古典政治学文本进行多方位的解读和重构,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关键词:古典政治学;
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
解读;
批判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学派在考究其学派传统时,往往会将之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将修昔底德视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关系理论家”,认为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等人都受到了修昔底德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下简称《战史》)一书的深刻影响,因此,这三人也被公认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传统理论大家。本文主要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双重阅读”(Double reading)方法,以此深入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对古典政治学文本的相关解读。这一分析方法,主要借鉴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福柯所开创的“知识考古学”方法,分析具有话语权的现实主义理论如何进行文本解释,对传统支配性解读进行“重复”和“再现”,从而揭示出文本、话语、制度中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着或排除掉的“内在张力”,以此揭示传统理论对于文本的垄断解释。

一、文本解读的“知识考古”:继承关系的主观性偏差

从人性的视角来论证国际关系的特点,这是古典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以汉斯·摩根索为主要代表。摩根索在著名的“现实主义六原则”中,将修昔底德拉人到其理论解释的框架之中。他认为,利益是国际关系中永恒不变的诉求,其不受时空条件的影响,并引用《战史》中的语句指出,“从古希腊的经验中,修昔底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城邦之间或是个人之间,利益一致是最好的保证。”此外,在论述国家行为体对权力的追求时,摩根索也引用《战史》中的语句来加以佐证。有鉴于摩根索将对于权力和利益的追求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假定,而且多次在其理论的核心部分中引用《战史》中的相关观点和语句,因此可以认为,摩根索将修昔底德视为自我理论的一大基础和先驱。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篇2

李约瑟难题之思考

(苏州科技学院,0920212214,仲夏)

摘 要

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关键词 中国;
欧洲;
科学;
李约瑟;

1、李约瑟难题简析

1.1

英国学者李约瑟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1.2

李约瑟难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2、李约瑟难题回答

2.1 科学萌芽与现代科学范畴

不论是古代欧洲还是古代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并未真正出现过,在那个对各个概念没有系统定义的时期,由实践经验所产生的结论更适合被称为“科学萌芽”。

在罗吉尔·培根在希腊炼金术与中国炼丹术的结合中诞生了医疗化学实验方法,培根总结出了归纳逻辑和实验方法之后,现代科学才真正诞生。

西方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丹皮尔的科学史等,以及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是专门研究“什么是科学”的学科,而古代中国并没有相关研究。正如孔子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正名这一过程,系统完善的科学无法诞生。

2.2 自然环境与农耕文明

任何文明的起源都与自然环境有关,正如古代文明都由大河孕育。名族个性总会带上环境的烙印。而起源于长江黄河的中华文明,因生存于肥沃的平原,“规避风险、明哲保身”的思想一致贯穿于华夏子孙的生活中,如古训所言的“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等,都是与自然科学所需的探索所背的。

而欧洲的大陆上的国家,所处的自然环境并非如中国一般得天独厚。例如古希腊,作为一个被海洋包围的小国,环境的因素使得冒险探索与好奇根植于它的民族性格中。

恶劣的环境因素却是科学诞生的可贵条件之一,正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2.3 文言文与中国人的含蓄

作为汉字起源的甲骨文,在其诞生之初,就因依附于龟甲而有了精简而内涵丰富的属性。相比于汉字所书写的文言文的艰涩难懂,西方的读物显得就有点“幼稚”了,这些读物浅显易懂,但凡识字,便能读懂,而单单认识汉字,绝不会就能够读懂文言文。文言文的艰涩难懂不能不说是阻碍科学传播发展的因素之一。

除了文言文的艰深,中国人的含蓄也是阻碍科学诞生的一大要素。由于含蓄,我们的艺术讲究留白,文字也是如此,正如《孔子》、《老子》等经典名著,作者的真正意图总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很远很远,因而至今无人能知其真正意图,所有的释都是后人研究作者后,根据自己经验与想法得出的假说,是否符合作者真正的观点,无人知晓。对于文学作品而言,这是好事,因为可以给后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给后人得出自己结论留有余地。但是,如果放在自然科学著作上,“留白”就显得很不合适了。

自然科学讲究严谨,而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并不相符。由于自然环境的宽松性,使得我们不必严谨,由于文字的精简性,使得我们很难具体完善表述,无法严谨。

2.4 士农工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虽未形成制度,这个观念却深入人心。原本是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宣扬的观念,在儒家统治的社会下,却在人们心中占有了统治性地位。

事实上,将士放在第一位无可非议,在封建制度下,普通人家的子女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社会地位,读书考试是唯一可行的路。然而将工与商放在最后,不得不说是阻碍了科学的诞生。自然科学都出自需求与实践(至少英国的工业革命就是由此产生的),“工”的实践是科学诞生的基础,“商”所会考虑的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是科学诞生的催产素。

2.5 人口压力导致的竞争与功利主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并不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与人的竞争一直是相当激烈的,由此会产生功利主义这一现象,自然也无可非议。然而在功利主义的环境下,在崇尚文学,冷落科学的背景下,有经济实力,有兴趣潜心自然科学的研究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在现今的社会下,人口的增长趋势虽有下降,人口总数却是一直稳步增长,因而生存的压力并未减少,功利主义自然也不会减弱。功利主义和人口与竞争压力产生的一刀切式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性,而创造性又是科学研究的必备要素。因而,虽然学习了西方的科学理论,提升了科学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科研的环境还是不会像西方一样适宜于科学研究、发明的诞生。再加上经济的因素,科研环境就更不容乐观了。

3、综述

在我看来,中国自然科学的没落的结果在其科学萌芽形成之初就已埋下了伏笔。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国率先产生了科学的萌芽,并且在民族个性中埋下了拒绝探索的种子。之后形成的文字与文言文这种文化传承方式导致了文化的不可普及性,而含蓄这种中国人的特质,又使各种著作更加难让人以把握其真实含义。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使得人们以“工”“商”为耻,而“工”“商”这两种职业是自然科学的源头之一。自古以来的人口压力所导致的竞争及功利主义使人们在对自己未来的选择与把握上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探索研究自然科学。这便是我思考李约瑟难题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 百度文库>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篇3

试析西方政治学视角下的政治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彭翠;陈柯楠

【期刊名称】《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7)003

【摘要】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关系: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其中,利益关系是政治关系的根本,政治权利关系是政治利益的法理表现,而政治权力关系则是政治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实现的手段和途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力是阶级统治的权力,进而也是实现阶级经济利益最强大、最有效的手段。因而,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总页数】4页(P.88-91)

【关键词】政治关系;政治权力;利益

【作者】彭翠;陈柯楠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D73

【相关文献】

1.试析西方政党对大学的影响--大学与政党关系的政治学视角 [J], 孔垂谦

2.西方政治学思想发展脉络研究--以西方政治学经典名著为视角 [J], 王磊[1]; 王佳节[1]

3.国际政治学与政治学中的国家权力——一种比较视角 [J], 周毅

4.分析折中主义:构建中国民族政治学理论的新视角——基于西方民族政治学理论范式的探析 [J], 王伟

5.传统官僚政治权力制约的政治学评析 [J], 王志立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篇4

李约瑟难题分析

一、李约瑟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的科技与产业、体制与文艺等成就,从而诞生了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全球化地球文明。

二、李约瑟难题的两段式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三、李约瑟难题产生原因分析

关于李约瑟难题,很多人归结为我们的文化原因,我认为文化只会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全部,从文化角度看的只是一个宏观的视角,换一种说法就是文化的解释太空虚了,没有事实数据的支持,有一种诡辩的味道。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理解。从经济学上对社会历史进行阶段划分,以工业革命为转折点,工业革命之前为前现代社会,之后则为现代社会。在前现代社会里,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基本没有什么工业而言;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经济的主体则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排到第三位。

1、看看科学技术在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在前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影响最主要是在农业领域,可是不管技术如何创新如何高明,农业的产出提高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在今天,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也不会比刀耕火种年代高出多少。我之前看过这么一个统计,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里,农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大概是人均500公斤小麦,这个什么概念呢,以今天的美元来衡量是300美元不到,低于联合国贫困线标准每天1美元的标准。在整个大明王朝,GDP的增长大概是每年0.3%的水平,稍微不小心比如碰到洪涝灾害,GDP就是负增长。再看看2007中国的GDP增长是11.4%,就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发展是多么的缓慢。中国历史上的强大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庞大的人口,有人分析 说古代历史上中国的GDP世界第一占30%,但是如果把这个数据换成人均GDP,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强大,大概就世界的平均水平,这个平均水平可以用统计学上的众数的概念猜出来,因为中国人口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的人均GDP可以看作众数,在统计学上众数比较接近平均数的。在冷兵器时代,打架比的就是人多,我们成语里都有人多势众,在同样的条件下,人多对人少就有战略优势。看看古代历史上,中国周边的国家,跟中国打架都是输多赢少,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少,可以动员的兵就少。举日本来说,在日本历史上也有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上彬谦信,明智光秀,还有丰田秀吉都是那个时代的人,丰田秀吉还在那时发动了侵朝战争,最后被大明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人津津乐道的战国英雄,比如小西行长,黑田长政到了朝鲜战场,就只会欺负朝鲜妇女和儿童,碰到大明的李如松等人就成连吃败仗。日本的战国是个什么概念呢?说白了就是县与县之间的打架,每次打架能出个千把人对日本来说就是世界大战了。再看看跟日本战国差不多时代的大明王朝,一个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的官兵就高达50万,这个数字估计比日本整个战国参与打架的人还要多。有一个问题,实在想不明白,在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却人人喜欢以少胜多的理论,把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大肆吹捧。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的例子是很少,更多的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这个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我所知道的西方不是这样的,西方都是相信以强胜弱,他们整天想的是富国强兵,可没听说他们老研究以弱胜强。看看美国每年投入庞大的军费研究尖端武器,在科索沃战争的时候打得南联盟连敌人在哪里都找不着北的。这点上还体现在西方的管理思想上,其中有一门课程叫战略管理,战略管理里有许多的分析工具,比如SWOT分析,BCG矩阵分析,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基于以强胜弱的出发点的,从来没有人写要怎么去以弱胜强,再看看大陆,孙子兵法与商战这类的课题远比战略管理这样的课题有市场多了,可是孙子兵法与商战这样的课题在外国是没有市场的。

2、再回过头来看看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主要是表现在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会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产出突飞猛进。也就是科学技术会给社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会在西方国家发展为制度化的东西,也就科学技术本身也进入类似福特T型车那样的生产线的发展阶段, 国家大力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在这点上,科教兴国在我们国家做得远不如西方国家。

四、李约瑟难题的启示

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论分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别进行的理论解答,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和落后的真正原因,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从李约瑟先生的观点来看,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只不过在最近四百年前者蓬勃发展,暂时遮挡了后者。

如果我们借用李约瑟的比喻,人们可以得出解答“李约瑟难题”的关键问题:第一、在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着另一列火车?也就是说是否存在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第二,东方科学这一火车是不是已报废了?也就是说东方科学现在能否继续发展,赶上甚至超过西方科学;
或者与西方科学融合,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对于第一个问题,各种研究早己给予了充分的证明: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中国古代科学取得过许多重大成就,尤其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发现西方科学这一火车出现了障碍,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其次,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吁一种新的科学,而这种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谋而合,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又有了新的动力,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单靠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带动人类文明发展力不从心,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这两列火车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也就是说西方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将出现一个大融合的趋势,它们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

回顾近八十年来我国学者有关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以及近10年来对“李约瑟难题”本身的质疑,我认为把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能够早日使东方科学这列现已慢行的火车赶上并超过西方科学的那列火车,或是两者并轨运行,推进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呢?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未来意识和长远的发展眼光 。

因此我们在对“李约瑟难题”进行理论反思和展望的同时,不仅要探讨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还应当探讨中国有哪些传统科学可以与现代科学并存,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科学中吸取那些仍然有价值的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在努力实现中国科学现代化的同时,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犯过的错误,并吸取它们的教训。真正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效。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论探讨就会回归学术研究的轨道,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历史学界的问题,届时,还将带给我们无尽的反思与理论启示。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篇5

政治的含义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中国儒家学说中的“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儒家中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天下当治。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柏拉图【古希腊】,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国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韩非子,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马基雅弗利【意】,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利分离开来,“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维尔【美】,“权力的形成与分配”摩根索(【美】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家),“国际政治的本质与国内政治的本质时完全相同的。这两种政治都是争夺权力的”(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就是政治”
吴恩裕,“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是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以及个人和群体对这种治理所具有的控制力的相关的制度安排”让﹒布隆代尔,“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戴维﹒伊斯顿【美】,提出标题定义哈罗德﹒D.拉斯维尔【美】,引申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了”尊重、收入、安全等社会价值,从而对于政治分配社会价值的阐述和确定更加明确(5)政治是以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中国殷周时期,君权神授,“文王在上,于昭于天”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神权政治观,“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黑格尔,“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声称政治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政治学的含义
一般含义: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代表性的含义: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的用科学。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的研究。4、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戴维﹒伊斯顿:“政治学历来自行规定的任务是了解社会政策应当是什么,那个政策应当如何被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
西方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它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是什么?
公共权力如何构成?它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体现公共权力的公共政策如何做出?如何保证其最大效益?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政治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公共权力?为什么要服从公共权力?
第二个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国家的权力范围、自治体的权力范围和个人自由的范围。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四个方面:国与国之间的跨国权力模式;
国家层面的权力构成,如联邦制或中央集权制;
政府层面的权力构成,如三权分立;
非政府的集体组织层面,自治和独立的会员制模式等。
理论介绍:边沁的功利主义政治学说
人——追求幸福人人追求幸福——相互冲突协调方法——道德和法律应当如何——不应当如何人性为恶,立法使之为善性恶论——性善论
平等
哲学信念: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分配原则:平等分配人类追求平等的历程:
生命的平等,任何人生下来都有生存的平等权利。人格的平等,或得到基本尊重的权利;
即应当“人是人”,不蓄意或恶意地侮辱和压制任何人。获得基本自由的权利的平等,如经营自己生活的自由、拥有自己正当得来的财产的自由、选择自己宗教信仰的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相信所有人都有一种基本的善恶观和正义感,不堵死他们向善或追求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的道路,即尊重他们合理的自我选择的权利。
政治上的平等,如参与权利的平等。实质性的机会平等,如得到物质资源的机会、福利的机会、财富和声望的机会。精神和文化能力的平等。平等的实现: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1、根本平等:人是平等的
2、形式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机会平等:公平竞争4、结果平等:平等分配关于结果平等的争论:
左派:社会平等可以促进社会一致和利益分享,从而强化社会凝聚力。
右派:社会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平等地对待本来不平等的人,使有才能有能力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左派:社会平等可以促进社会正义,因为最明显的社会不平等不是自然天赋的结果,而是社会不公正的产物。
右派:社会平等的结果是经济停滞,因为它削弱了人们的动机,压制了人们的欲望,导致总体水平下降了
左派:社会平等可以扩大自由,因为它保护人们免受贫穷之苦,满足基本需求,使人们得以

实现自己的目标
右派:社会平等只能通过国家干预和社会工程来实现,那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侵害。
左派:社会平等是惟一具有实在意义的平等形式,是所有其它平等的基础,真正的法律平等和政治平等也要求人们平等地获取社会资源。
右派:社会平等导致单调的一致,社会多样化、社会活力和生命力遭到破坏。
利益的定义
1、“利益”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展开论述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认为,“夫凡人之情,古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趋利避害是人之共性。
2、希腊的普罗塔哥拉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论述了利益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3、幸福学派的伊壁鸠鲁把正义和利益联系在一起,“渊源于自然的正义是关于利益的契约,其目的在于避免人们彼此伤害和受害。”
4、法国的爱尔维修对利益问题展开系统性论述,在《论精神》中对利益的本质、内容、特征以及他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都做了全面的探讨。强调“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指出“人永远服从他理解的正确货不正确的利益”,并且主张“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很紧密的联系起来”。
政治权力
1、中国古籍中”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衡量审度之意,二是制约别人的能力2、西方“权力”的基本含义是“能力”。
3、霍布斯“行动者的权力和有效的动因是一回事”4、罗素“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
5、马克思·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社会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
6、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则认为,“权利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这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决策的过程”
政治权力类型
1、强制性权力。这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指,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为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是不得不去做。乙是否到底满足甲的意志,取决于乙的决定;
要么按照甲的希望去做,要么面对甲的威胁。如果乙按照甲的希望去做了,威胁就成功了;
如果违背甲的意志,甲就必须决定是否实施威胁。
2、功利性权。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这种权力被称为功利性的,是因为权力主体对客体提供的东西是实用的、有价值的。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用、荣誉及权力(权力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
3、操纵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并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这类权力假设,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能够被重造,他就会以别人所希望的方式去作为。如果你能够彻底地重塑一个人的态度以便让他按你的方式去思维,你就毋需威胁或奖励,他会按你的行为方式去作为,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已完全被你同化了。实行操纵性权力的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
4、人格型权力。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崇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具有人格型权力

的人并不一定占居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当然,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不一定拥有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在现代争执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权利的含义
1、古籍上权利的基本含义是权势和财物。
2、英语中的“权利”概念具有正当资格的含义。3、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把权利定义为正义的标准,“正义的观念是同国家的观点相关的,因为作为正义标准的权利,是调节政治交往的准绳”。
4、斯多噶学派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把权利与理性联系到了一起。代表性观点:
1、权利天赋说:以洛克为代表的近代自然法学派依据自然法的理论,认为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只要是人就天然的具有权利,因此,权力是人的本性的有机构成内容。2权利自由说:权利就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人们享有的种种自由,也就是社会成员作为和不作为的自由。
权利利益说:从功利主义出发,认为权力就是受到法保护的利益,一次,当某个人的某种利益被法律认为有义务促进时,该利益就成为此人的权利。
3、权利力量说:权力就是法律赋予权力主体的强制力量,权利由此成为一种法律规范。4、权利平等说:20世纪新自然法学派认为权力意味着政府对人们的平等关心和尊重。其代表人物罗纳德.德沃金提出“政府必须关心它所统治的那些人,这就是说,把他们看做可能遭受痛苦和挫折的人;
政府必须尊重这些人,这就是说,认为他们能够就本身应该如何生活形成明智的观念,并照此行事。不仅如此,政府还必须同等地关心和尊重人民。”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
第一代权利: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自由言论、自由选举。
第二代权利: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第三代权利:社团和群体,包括小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也可分为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
现代政治学关于合法性和权威性研究观点摘要
1、政治角色说:
现代社会中,公民服从官员,是因为官员的政治角色,而不是因为官员的个人品性;政治角色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政府官员的权力地位之所以具有合法性,是因为政府官员角色使公民角色所要求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的可能.正是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成了官员角色和公民角色之间的权力和服从关系的基础.2、公共利益说:
公共利益是各方利益冲突和妥协的结果,如果政府行为表达了这种妥协结果,它就是合法的,反之即不合法.3、政府中立说:
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来自政府制度的中立性,政府制度越是代表自身利益(中立,它就越不代表某一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它的行为就越合法.亨廷顿华夏出版社1989年
4、政治文化说:

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来自于同质的政治文化,即共同的价值和理念.如果一个政权能够坚持或造就国民一种共同的信念,那么,该政权就是合法的或有权威的.阿尔蒙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5、政府绩效说:
政府绩效是一复杂的概念,并非单项经济指标所衡量;政治民主化的合法性需要政府绩效来保障;政府绩效可以为威权政治体制提供合法性;但是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政府绩效是可变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也短暂的.利普塞特商务印书馆1993
政治统治的含义
若干政治学者对政治统治的含义进行解释和确定。这些解释和确定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从政治统治或者权威服从关系建立的内在依据出发,对于政治统治的含义进行的探讨和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神权统治观、父权统治观等。①神权统治观——从精神和信仰的层次解释政治统治关系,并且把政治统治与上帝的意志附会到一起。“有夏服(受)天命”。
②父权统治观——以人们的自然关系来解释人们的社会联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主张家国一体。“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英国的罗伯特·菲麦尔认为君主的统治极为父权的扩大。二是根据掌握政治统治权的特定主体来解释政治统治。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精英统治观、官僚统治观。对政治统治含义的这些解释和确定,并没有指出政治统治的本质含义。
①精英统治观——G·莫斯卡、M·韦伯、V·帕雷托、R·米歇尔斯把社会成员划分为政治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政治统治是政治精英对社会大众的统治。
②官僚统治观——实际政治生活和权力运行中,官僚阶层和体系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政治统治实际是官僚统治。
政治管理
1、政治管理即政治。孙中山先生关于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阐述可以认为是对政治管理的解释,政治管理其实就是政治。
2、政治管理即行政管理。德国的马克思·韦伯把政治管理解释为行政管理,“任何统治都表现为行政管理,并且作为行政管理发挥其职能”。3、政治管理是关于民意实现过程中的领导和协调。
政治参与
(1)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影响或试图影响公益分配的行为;
(最广义)
(2)认为政治参与是旨在影响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行动或有组织的平民的行动。
(3)认为政治参与是个人或个人组成的集体有意或无意地反对或支持、改变或维护一个政府或团体的某些特征的一切行动(或不行动)。
(4)认为政治参与在政治体制的各个层次中,意图直接或间接影响政治抉择的个别公民的一切自愿活动。
(5)认为政治参与是表示社会成员选择统治者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在公共政策形成等方面的自愿活动。
(6)认为政治参与所指涉的是一般平民直接地、或多或少意欲影响政府人事的选择,以及他们所采取行动而做的法律行为。(最狭义)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政治投票。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2.政治选举。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有效的手段。3.政治结社。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两大类。4.政治表达。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
5.政治接触。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官员并影响之。
6.政治冷漠。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与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国家的定义
中国古代:土地、人口、武力、王者西方:希腊的城邦;
古罗马的共和国(即指城市中的公众);
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君主论》、英国的斯塔基《英格兰》,国家指国家的某些要素如土地、人民、政府以及统治术。若干国家定义的分析:
(1)社会共同体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西塞罗“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利益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的组织体”。德国康德“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国家通常都是被看作特定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会共同体说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社会共同体说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同时也没有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区别开来。
(2)管理劳动说。国家起源于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阶段联合劳动的需要。卡尔·A.魏特夫“国家就是起源于社会治水的需要,组织治水成为国家形成的原因和特征。马克斯·韦伯有相似观点。
虽指出了特定国家经济职能的自然属性;
但没有指出国家的社会属性,更没有说明国家的阶级本质和社会基础,因而也就没有能够揭示国家的本质。
(3)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如格老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
社会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4)国家要素说。国家要素说一般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所谓三要素说,是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所谓四要素说,是在人民、领土、主权之外再加一个政府。国家要素说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同时由于它从国家的构成要素出发定义国家,因而混淆了国家与“国度”之间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国家神权说、国家有机体说等定义。这些学说或是把国家的产生归之于上帝的意志,或是用生物或其他自然现象来机械地比附国家,因而不仅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国家认识的很大混乱。
国家形式的当代划分
自由民主主义国家权威主义国家极权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一党制或军人执政一党制

代议制民主宪政个人独裁领袖个人独裁新闻自由政府控制新闻和媒体政府控制大众传媒
自由选举意识形态弱控制意识形态强控制
自由市场政府主导下自由市场政府对经济高度控制
政党的含义:
中国古代:居民基层单位;
至亲好友;
有首领的群体;
官僚帮派的勾结
1.政党是实现某种主义的团体。埃德蒙·伯克认为,”政党是一群人以共同的努力实现一致同意的特定主义,以增进国家利益而联合的团体”,这种看法以某种主义作为政党存在的基础,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因为主义不过是政党要求和利益的集中反映,而不是政党存在的基础。
2.政党是选举的工具。美国哈罗德·D·拉斯维尔认为,“政党是在选举中规划广泛问题及提出候选人的一种团体”。未说明政党为何成为选举的工具,他把政党仅限于选举工具,忽略了政党的其他社会功能。
3.政党是一种政治权力的组织机构。美国索拉福认为,“政党是政治权力组织的机构,其特征是独占政治功能,稳定的结构,排他性的党员以及支配竞选的能力”。把政党简单的归结为政治权力组织机构,既没有指明政党的基础,也没有指明政党与其他政治权力组织的区别4.政党是人们挑选公职人员的工具。美国戴维·杜鲁门指出,”政党被认为是一种工具,通过它可以在追求供职的人们中挑选合适者”.没有指出政党是哪些人挑选公职人员的政治工具,同时忽略了人们结成政党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挑选公职人员,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社团的定义和性质:
社团的定义:
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互益组织,具有非盈利性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的组织特征社团性质:
社团概念应该是多维的,即从互益性,同类相聚,民间性,非盈利性和组织化程度等五个角度对社团加以界定.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初引进政治研究,用来指称人们学习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的过程。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在1958年发表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由赫伯特·海曼在1959年出版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加以论述。
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如戴维·伊斯顿、杰克·邓尼斯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其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罗伯特·E·道斯等也认为“人们关于政治传统或政治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有的政治社会化就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一种或多种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如格林斯泰因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正式负责教育的机构有目的地对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习惯的灌输。”
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
坎耐斯.P.兰顿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的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社会的一代向下一代传递其政治文化的方式。”

4、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1.家庭。这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2.学校。在确定一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培养其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方面,学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特定的政治符号。4.大众传播工具。5.社会政治组织。
6.政治实践。比起其他媒介来,它更具有根本的意义。
政治革命的含义
中国古籍中,革命即实施社会变革以应天命。
英国伯爵爱德华·海德用革命来形容皇帝的退位与复位。1.革命是旨在建立正义和正当的社会秩序的道德行为。。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在其《罗马史》中把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看作是一种道德行为,认为这是有道德的人战胜了塔奎尼乌斯王的统治。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曾经指出,革命就是恢复正义和正当秩序的过程。这种从道德和价值观念意义上对革命的解释,显然带有历史唯心主义的色彩。
2.革命是争权夺利的活动,社会范围内的革命本质上就是争夺中央最高权力的社会政治运动。美国政治家杰克·A戈德斯通认为,革命就是“不同集团,其中包括前政府,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中央权力”。这种定义只看到了革命尤其是政治革命的表象,而没有指出革命的社会意义和本质内容。
3.革命是个人心理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冲突。勒邦认为革命是由于大众迷失方向和心理上失去理性而引起的社会行为。这种观点涉及了革命的社会心理层面,但是却并没有科学的指明革命的社会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把革命归结为非理性行为,体现了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立场。
4.革命是社会结构缺陷和国家应付压力的能力缺陷的表现。美国斯考克波尔认为发生革命的社会必然有某一方面社会结构或是落后或是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当他面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压力,内部权力结构失衡或群众起义时,往往无力应付,从而产生革命。这种观点只是揭示了革命产生的一个条件,但却没有说明革命的真正的本质性含义以及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
政治革命的类型不同划分
(1)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索耶·佩蒂(G.S.Pettee),依据“革命”的主体和规模的不同,把“革命”分成“国民大革命”、“政变”、“宫廷革命”、“叛乱”和“系统叛乱”。
(2)美国社会学家奥沙利文(Noel.O’Sullivan)根据政治革命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治思想的不同,把政治革命分成自由民主主义革命、集权主义革命、第三世界革命三种类型。
(3)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S.Huntington)以革命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破坏,对新集团的动员和对新制度的创立三个革命程序在革命过程中的先后性为标准,将革命分为“西欧型革命”

(法国、俄国、墨西哥、中国革命初期)、“东方型革命”(中国革命、越南革命、第三世界反帝反殖民主义革命)两种。
(4)美国社会学家雷杰伊(M.Rejey)以革命目标为标准,将革命分为“市民革命”(法国大革命、墨西哥革命、俄国革命等)、“民族革命”(中国革命、美国革命、越南革命、古巴革命等)和“不成熟革命”(1968的法国五月革命)。
政治改革的定义
1、所谓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2、政治改革包括法令法律的修改、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改革、议会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行政制度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选举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此外,政治改革还涉及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文化方面。
3、政治改革也是政治发展的一种方式、途径和表现形态。
政治民主的定义
中国古代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主人。西方的民主意为人民的政权。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制是多数人执政的政体。
1、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洛克【英】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卢梭【法】提出人民主权原则,认为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的实现。两者对于民主的解释被称为“古典民主理论”,以虚构的社会契约为前提,具有唯心主义性质,其所说的人民缺乏社会历史内容,是含糊不清的;

2、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熊彼特【奥地利】认为民主是“某些人通过或区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即“精英民主理论”,把民主仅限于政治选择;

3、民主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达尔【美】的“多元民主观”认为民主的决策“并不是就某些基本政策是以统一起来的多数人的庄严进程。它是相对少的群体的安抚”,即“多元政体”掩盖了民主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性质;

4、民主家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柯尔【英】认为民主就是一种人民参与的政治制度,而实现这种社会参与的政治形式是以社团为基础的自治。美国科恩明确指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忽视了民主政治中人民的主体地位。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篇6

政治学考点:
概念:1.利维坦:利维坦是《圣经》中提到的一种力大无比的海兽名称,指强大无比的拥有绝对授权的国家政权。揭示出国家作用的两面性。
2.政权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人们能否将政治统治当做合理而公正的东西加以接受。
3.克里斯玛型:指古代宗教先知、战争英雄。韦伯将其纳入政治学,把现代政治运动中“最伟大的”英雄、领袖、先知、救星、救世主等都归入克里斯玛概念来考虑。
4.政治社团: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为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的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变动和执行的过程,同时又和政府的主流意识保持一定程度一致性的政治团体。
5.政治社会化: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和继承的过程,即政治文化的形式持续和改变的过程。
6.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对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的政治角色的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民精神领域的投影形式。
第一讲:
一. 关于政治的5种解释:
1. 神权政治论:政治是神力的体现。(“一切权力源于神”“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2.
道德政治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实现道德上的完善。(亚里士多德:政治即共同体。/儒家:政治即:修齐治平) 3. 权利政治论:政治是争夺和运用权力。(马基雅维利:政治只不过是为了争夺权利、掌握权利、保持权利的必要方法的总称。/法家:古代君王之道)
4. 管理政治论:政治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孙中山:政治的两个特性:公共性、管理性)
5. 国家政治论:政治是有关国家的行为和活动。

1

二. 古希腊政治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
1.
特点:在城邦公民的参与下进行统治和管理活动,城邦内部服从法律——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2. 政治学说代表:
柏拉图:《理想国》重要观点:哲学王、金银铜铁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提出一种古典的民主政治理论: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的人轮流执行。

三. 近代(16—18世纪)
1. 特点:文艺复兴(14—16世纪)、宗教改革(15—16世纪)、光荣革命(1688—1689)、北美殖民地革命(1775—1783) 2. 政治学说代表: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西方政治学之父思想意义:使政治的理念摆脱了道德、神学、而把权力作为基础——使政治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霍布斯:《利维坦》理论假设: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社会充满着社会势力间的无情竞争,人对人像对狼一样。
洛克:《政府论(上下篇)》 1.政府是“必要的恶”政府应该是个人权利的保护神/天赋人权说: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作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是不可转让和剥夺的。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政体的优劣决定法律性质/2.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理想的政治制度。
卢梭:《社会契约论》 1.人生而平等,国家只是人民自由协议即社会契约的产物)其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

四. 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态
1.
官僚政治与专制统治相结,形成“人治”传统,其消极影响是:权大于法。
2.
儒家思想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德主刑辅”传统,其消极影响是:将修身自律放在首位,轻制度建设。
2

3. “家国同构”,导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不分明,其消极影响是:人情至上。
第二讲:
一.利益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 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一般来说,人们政治参与的目的在于通过特定方式对政治权利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2. 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3. 利益是一切政治组织及制度的基础。
4. 利益分配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

二.我国当前的利益格局:洋葱型(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该缩小的阶层小下去,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分析:中国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不成熟的雏形,农业劳动者阶层的规模过大,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

三.我国当前如何平衡利益关系——政治的根本
1.
经济权利:通过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提高收入)和再分配(减轻负担),推进社会阶层格局由“洋葱型”向“橄榄型”转变。/李克强: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 ①平衡生产性投资——通过国民经济初次分配提高收入 ②扩大社会性投资——通过国民经济再分配减轻负担
2.
政治权利: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政治参与的渠道,从而保障他们正当利益的获得。
① 给予社会利益表达的空间。

② 给予利益聚合的空间。
③ 建立社会参与决策过程的制度机制。

3

第三讲:
一.政治权力的双重属性:
1.
理想层面:它以公共目标(全社会利益)为指向,对于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必不可少。
2.
现实层面:人经常被自私和贪婪的本性及对权力的欲望所污染。因此,政治权力会成为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

二.政治权力的客观要素/主观要素
1.
客观要素: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① 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秩序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分配。

② 暴力:“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③ 其他:自然资源、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2. 主观要素: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① 能力素质
② 身份资格:社会地位 ③ 理论与策略
④ 组织: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

三.实现政治权力合法性的途径
1. 个人魅力型:政治领袖的非凡人格或超凡感召力。——革命型领袖 2. 传统型:已经确立的传统习俗或习惯——世袭的君主制 3. 法理型:合理、清晰、明确的规则制度和程序——现代官僚制

四.现代社会,政权取得合法性的因素是什么
1.符合必要的法律规范和程序(首要前提)
指政治权力的组建、行使都必须经过必要地法律规范和程序,受到法律的监控。合理、清晰、明确的规则制度和程序本身就是一种权威。
4

3. 符合社会民众的利益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越来越依赖于政治权力自身的有效性,即国家政权能否有效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供民众所需的物品和服务。
4. 符合社会所共同接受的文化价值 文化领导权是一个政权的无形资产和资源。

五.如何合理地配置政治权力
1. 按主体的组织性质划分
①国家权力:政治权力在最高层面即国家权力,表现为社会公共权力 ②政党权力:
④ 政治社团权力:
2. 按照社会公共权力的功能划分:
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司法权 3. 按照政治权力的层次划分
西方:三级政府 我国:五级政府 4. 按权力运作方式划分
① 强制性权力:即权力客体要么按权力主体的要求去做,要么面对威胁
② 功利性权力:即权力主体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利益。(财富、职位、雇佣、荣誉、权力)
③ 操纵性权力:即以一定方式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使权力主体不使用威胁和承诺而使权力客体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④ 人格性权力:即基于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及启示力而形成的影响力,使客体按自己的意志行动。
第四讲:
一.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5

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的基本原则。

二.资本主义国家共和制的特点和区分
1. 议会共和制:①议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中心
②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 ③政府对议会负责 ④总统是国家元首但不掌握实权
2. 总统共和制:a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一人担任 B政府和议会分别独立产生
C总统和议会之间分立和制衡的特点比较突出
① 议会不能通过投不信任票来迫使总统和内阁辞职,只有在总统或内阁成员有违宪时才能提出弹劾案。
② 总统可以对议会通过的议案行使否决权,但不能解散议会。

4.
半总统半议会制:由联邦委员会集体执掌国家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A总统是国家元首,并掌握着解散议会的权力。
B国会仅能从立法上对总统实施影响,但不能利用不信任案迫使其辞职。

C总理是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5.
委员会共和制:由联邦委员会集体执掌国家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A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B联邦委员会由一定数目的委员形成,集体作出决定。

C联邦委员会主席兼任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
D委员会和议会的关系:议行一体(联邦委员由联邦议会两院(国民院和联邦院)联席会议选出,听命于议会。/除非委员自己辞职,否则任何机关均无权对其罢免或将其免职)

三. 民主政体的特点:
1. 代议制度、普选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政治制度。

2. 立法、行政、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功能分离及相互制约——权力的分6


与制衡被视为西方民主政体的基石。
3.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并存可以对国家权力运用构成积极的制约力量。

4. 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各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个人权力至上。
第五讲
一. 两党制和多党制的特点:
1. 多党制:
⑤ 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够长期保持绝对优势,需要靠选举时的偶然胜利或与其他政党结成联盟以组织政府。
⑥ 在议会选举时多采用比例代表制(是三权分立体制中议会选举中分配议席的两种方法之一,按各种政党所得选票占全部票数的百分比分配议席。
2. 两党制:
① 存在两个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政党,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存在着举足轻重而又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它们通过控制议会的多数席位或争取总统选举的胜利,以轮流上台的方式交替组织政府) ② 选举中实行多数代表制。

二. 如何评价竞争性政党制度:
利:
1. 能有效避免一党独大造成的专制独裁,通过党派之间的监督制衡达到民主。

2. 有利于实行人类权力的和平移交。

弊:
1. 多党制和两党制下的各党派为了执掌政权、彼此过分制衡,从而导致政策难以确定、贯彻、执行,进而造成政治行政的低效率。
2. 在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政权更替把剧烈的“社会动荡”转化为政党间的明7

争暗斗,多党制还会带来政府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三. 制定政党纲领和政策
1. 政党只会将其纲领设定在大多数人所支持的方案上才能获得更多的选票。相反,持极端观点的极左或极右政党难以赢得多数选票,结果是政策差异越来越小。
2. 现代政党是原则性政党,即意识形态政党,政党在竞争性政党制度下,必须有一以贯之且与众不同的意识形态主张。
3. 所以,在竞争性政党制度下,竞选和施政纲领上存在趋同趋势,即以中产阶级为政治稳定器来消解党派政纲的差异,但意识形态的作用又使得各政党不可能走向完全一致。

第六讲
1. 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A积极作用:
1.实现利益:以个人为载体的利益维护非常困难,比较有效的方式是以组织化的方式去维护
2.监督政府:政治社团的存在,使得在政治化的国家权力和非政治化的公民社会之间可以保持必要的平衡和张力,可以催生和维护民主政治。

B消极作用:政治社团参与过度会影响政局稳定 第七讲
1.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和普通公民组成的政治社团 2. 政治参与的方式:
政治投票/政治表达/政治结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 3.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A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稳定
促进作用:通过政治参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消极作用:过多的政治参与,会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关系,造成政治不稳。
8

B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 如何防止政治参与危机:
A政治参与必须是适度的,这是指相对于制度的承载力而言,参与必须保持在制度可以承载的范围内,不能失控。
B制度内的政治参与必须具有尽可能高的社会代表性。
C政治参与应该是组织化的,如果公众能够通过政党或政治社团有组织参与政治,则社会的稳定性会有比较靠谱的保障。没有组织的政治参与会堕落为群众运动。
5. 解释经济地位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A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掌握着更多的政治资源(政治信息、知识、技能等)
B在社会经济方面占优势地位的阶层和个人,在现有体制中有更多的利益需要去维护,使得他们的政治功效意识比其他任何阶层都强。
C在社会经济方面占优势地位的阶层和个人参与政治组织的可能性更大(政党、利益集团、志愿协会)而这些组织是动员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
D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占据特殊经济地位,掌握足够政治资源并具有根本利益指向的政治主体,才能够成功地以国家或政府名义行使权力。

第八讲
1. 大众传媒在政治沟通中的作用 A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 B电视提高了过程成本
C电视降低了公众对问题的判断力
D电视缺乏政治问题的深入分析,降低了政治信息的精确性
一方面,政治体系需要大众传媒向社会传递正面的政治信息,树立政府权威。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通过对政府事件的问题投递,分析评论,引导大众舆论,从而在政治过程中发挥作用,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就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关系。

9

第九讲
1. 概念:政治文化是指一国国民在特定的时期形成的对其所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曾担的政治角色的影响、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民精神领域的投射形式。

2. 政治文化的作用:
①为政治体系提供合法性支持(不能让不太有利的舆论和民意长期存在,而转变为政治文化,否则影响政治合法性)
② 影响政治体系的实际运作。(政治文化形成之后会影响民众的政治行为,态度乃至政府运作模式和行为模式,相同的制度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运转效果可能不同)
③ 影响政治体系的变迁。(政治文化园一旦形成,有相对独立性。政治文化与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不是同步的。通常,社会变革过程中或变革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政治文化不会立即发生改变,旧的政治文化必然还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变现为变化的滞后性。
3. 政治文化的结构:
A主流主流文化与亚政治文化
主流政治文化:通常指政治文化中的一般性因素,体现了社会中各个阶层和集团在一定时期所特有的共同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
亚政治文化:指在一国的种族/民族、宗教、团体、地域群体、职业群体、利益集团等存在着的政治偏好和思维模式上的特殊倾向。

4. 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以维持政局额稳定 A共识性因素的多寡影响政局稳定与否
主流文化明确额地方,政治决策容易做出,社会比较稳定 而亚文化明确的地方,政治体系面临认同危机。



10

推荐访问:探析 政治学 视角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 政治学视角下李约瑟难题之探析 从政治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