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3篇)

时间:2023-05-03 11:35:05 浏览量: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6、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7、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二、教学资源研究

  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

  4、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

  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

  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

  8、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9、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

  10、关于人教版"数学广角"内容的解读

  11、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教学设计研究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3、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4、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5、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

  6、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研究

  1、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

  2、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3、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4、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5、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6、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

  7、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

  8、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9、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研究

  1、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3、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4、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其他问题或课题

  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7、如何让数学教师工作既"确保目标实现,又减轻工作负担"8、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0、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11、如何提高新手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篇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想当冠军吗?下面我们就做个夹豆比赛的游戏好不好?同桌的两个人一组,看谁能够获胜.

  2.老师记时,学生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夹的豆多)

  3.比赛结束后,各组汇报比赛结果,老师在表中记录.

  4.教师出示成绩表,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数据,哪组数据不分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同样多,所以不分胜负.)

  哪组数据可以分出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不同,数量多的获胜)

  5.要知道比赛的结果,就要把每组的两个数据进行比较.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1步】

  学生看图摆学具:

  问:△的个数和○的个数相比,谁多?(△多)

  △中的哪一部分和○同样多?请你用小棒把△分成两部分.(学生摆小棒)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中和○同样多的部分有几个?(6个)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哪部分是△比○多的?(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来指)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学生在自己摆的学具上加手势边说边比△和○的个数.

  (△和○比,△多,我们可以把△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多的)

  问:△比○多几个?(4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2、做一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260446-1-1.html)【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哪种碗的数量多?我们可以把蓝碗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自己看图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蓝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花碗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花碗多的)

  问:蓝碗比花碗多几个?(3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比较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那么怎样用计算的方法算出这个结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3、教学例3(1)了解题意

  板书: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自己读题,然后指定一名同学读.

  请一位同学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随着贴出12只白兔图(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另一张上画5只.)和7只黑兔图.两幅图的背面(白色)朝外.

  上面的一张表示12只白兔(在白纸条的左面写上“白兔:”,白纸条的上面画上括号并注明“12只”)

  下面的一张表示7只黑兔(纸条左面写上“黑兔:”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7只”)

  在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多?只”

  (2)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

  问:怎样求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怎样解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问:白兔和黑兔比,谁的只数多?(白兔只数多)

  白兔的只数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

  黑兔是几只?(“7只”,老师把黑兔的纸条翻过来.)

  白兔的哪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学生来指,老师把7只白兔图翻过来并在7只白兔图的下面写上“和黑兔同样多”)

  哪部分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学生来指)

  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怎么想?(从12只白兔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应该用减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12-7=5(只)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看图加手势说明)

  指定一个学生答题,老师板书.

  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老师把表示5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以次验证计算结果正确.

  问:刚才这道题我们是怎样分析的呢?

  学生随老师复述分析过程.

  (从题中可以看出,白兔和黑兔比,白兔的只数多,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从白兔的只数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3)质疑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篇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小编推荐)

  第一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小编推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小导游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的基础上设计的。本次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体会方位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描绘出合理的旅游路线,并尝试设计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方案。活动分两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中,我们提出课题,讲明活动的意义。根据地域特点确定了文化广场、森林公园、长城、九龙泉水库等几大景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每组活动任务。各小组自己进行了人员分工,并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学生走入生活中,通过实地测量、查询访问、查阅资料等不同手段搜集记录下不同景点的相对位置方向及距离。并绘制出以文化广场为中心的部分景点的坐标图;二是汇报信息、设计方案阶段,即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简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旅游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情况。需要家长帮助收集资料,同时教师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趣促思,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便使他们学会研究,达到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研究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研究的活动中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活动目标

  1、了解杨各庄镇徐流口村的景点,并感受景点间的位置和方向,了解旅行路线及距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

  2、能识图,会绘图,描述简单的线路图,并能合理安排旅游线路。

  3、培养动手操作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渗透优化思想,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课前2分钟:请同学们欣赏徐流口各景区美丽风光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徐流口美丽的风光。我们徐流口作为具有乡土特色的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人。眼看十一黄金周就要到了,我们班上的小小旅行社也都挂牌上岗了。请你们和大家打个招呼吧。各旅行社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课前欣赏,课上成立小旅行社,创设了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设计旅游方案奠定基础)

  二、汇报整理信息

  师:老师祝贺你们各旅行社成立。

  “我是小小导游员”活动开展了有一周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真正的走入了徐流口的各景点中,去亲身体验,实地感受了各景点间的位置、方向和距离,同时通过查询、访问等手段,获得了很多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下面就请各旅行社将你们收集整理的信息来汇报交流一下。注意:在别的旅行社发言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认真听,把你认为有用的信息及时充实到你们的信息库。

  各小组汇报调查到的信息。

  师:你们对刚才他们调查的信息有异议吗?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信息要补充?

  学生补充信息。

  (老师将每个旅行社绘制的坐标图随机贴在黑板上)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汇报,我发现很多旅行社都认真做了记录,咱们看看这个旅行社的记录。(随机拿一份到前面,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实际测量,实地感受的各景点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将一份较完整的信息资料展现在大家面前,使学生对大港城区的这些景点都有个全面的了解)

  三、绘制全景地图

  师:在你们调查的信息中,老师发现你们都是以文化广场为中心来调查的。在你们的坐标图中,这两条坐标轴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是哪吗?

  指名回答。

  师:老师这有一张徐流口旅游景区的简易线路图。你们能不能根据刚刚我们整理的信息,在这张平面图上确定出这些景点的相对位置,完成这张全景图呢?(出示简易线路图)小组活动。确定景点相对位置,完成全景图。师:我看到大多数组已经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拿各组画完的平面图到前面展示,大家一起评价并做修正。)(设计意图:根据同学们汇报的信息,确定出各景点的相对位置,绘制出这种接近于现实的平面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这种转换,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设计旅游方案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徐流口的几条主干线路和景点的相对位置,下面就请各旅行社根据这张平面图设计一个徐流口一日游的旅游方案。(设计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方案应该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没错,下面请各旅行社开始讨论设计方案。一会请大家汇报。

  小组开始讨论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根据平面图讨论设计旅游方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描述简易线路图能力。在讨论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渗透优化思想。)

  五、交流设计方案

  师:哪个旅行社来说说你们设计的方案?

  旅行社汇报设计的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平面图设计旅游路线是将数学知识进一步应用于实践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叙述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的位置方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六、畅谈活动收获

  师:在《我是小小导游员》实践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指名回答。

  师:你们说的真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用数学!我宣布《我是小小导游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鼓掌)

  第二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是以兴趣为“内核”,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一种自主性实践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通过接触自然、社会,运用课堂上学来的数学知识,经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有了兴趣,枯燥的数字变得趣味盎然,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索,兴趣贯穿于数学实践活动的始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熏陶感受,触发动机——诱趣

  1、活动有趣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探究性活动,师生(尤其是学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是活动取得效果的前提。良好的心境来自于对活动的认识,认识水平的高低决定激起愿望的层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向学生讲授实践活动的意义,适当的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同时包括参与活动所必需的心量品质、思维、意志等,使他们获得感受,触发参与动机,诱发参与兴趣。作为教师应首先树立起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前教师通过讲数学家的故事、开展“数学大观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小调查等活动进行数学氛围的熏陶。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需,让学生感到你很和蔼可亲,从而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无拘无束”的投入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

  2、互动有趣。

  尊重学生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对于学生的选择存在不妥的地方不能呵斥、全盘否定,打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应该因势利导,优化组合,让他们的选择为你所用;再次是客观地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现有的数学认知水平,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正确预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错误”(由于兴奋而产生的一些过激的行为与语言或知识点上的一点小错误),尊重活动中学生个性的张扬,关爱每一个学生。在这样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中,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动机的形成,参与兴趣的诱发水到渠成。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二、确立课题,设计方案——引趣

  学生有了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作为指导者、领航员的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进一步引发。引发兴趣的基础便是依据一定的课题设计一定的活动方案。课题确立、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兴趣的进一步引发。

  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倡导学生对活动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为前提,确立课题,设计方案。课题的确定立足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立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入手,方案设计要有童趣,富有儿童化,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体现特色。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数学实践活动小组”,建立活动组织网络,由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尽量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方案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体现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在确立课题、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引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萌动着“我想参加,我想研究”心理氛围。如以家庭为背景可开展:“我帮爸爸铺地砖”(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家庭的一日开支”(计算能力的培养)、“篱笆与围墙”(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应用)、“小小建筑工程师”(培养估算、预算能力、空间想象力)、“今天我来学包装”(表面积的运用)等;以学校生活为背景可开展“我为班级修桌凳”(三角形的稳定性)、“水电费中的数学问题”(计算能力)、“我为学校绘地图”(比例运用)等;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可开展“十字路口学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鸽场的发展规模”(统计、整理、计算)、“设计路线去旅游”(学会观察、比较、计算)??

  三、搭台唱戏,进入角色——激趣

  课题确立好,方案设计好,接下来便是让学生搭台唱戏,进入数

  学实践活动的角色。笔者认为:实践活动犹如比演电影,好的剧本需要好的导演,更需要好的演员,方案如剧本,老师如导演,学生便是那必不可少的演员,导演“导”的水平高低影响“演员”的最佳发挥,而导的水平则体现在是否为“演员”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如临其境进入角色,忘记一切,尽情的徜徉在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中。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逼真的活动场景等。可将实践活动采用小品、文艺联欢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开展“我为爸爸铺地砖”活动时,教师扮演爸爸,由“爸爸”出问题,“儿子”(由学生扮演)帮助解决,地砖用塑料泡沫制作,颜色鲜艳、规格不同,利用教室“划”出不同的房间,并要求在尽可能省钱、省材料、省时间的前提下,让学生自找成员,自选材料,最快、最佳的完成“任务”;开展“我为学校绘地图”活动时,准备一些皮尺、细线、白纸、计算器等物品,比一比看谁的地图准确、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测量身边不规则物体”,学生自己准备一些不规则的物体,以及测量用的细线、尺子、玻璃杯,让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如调查学校一日水电费时,可启发: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你们离不开什么?我们学校一日能用多少水、电呢?一日的水电费你能猜测出有多少?活动前收集有关水方面的数据;如开展“今天我来学包装”,活动前让学生收集十个空烟盒,将十个空烟盒包装,设计包装方案,怎样才能节省包装材料???这样通过音响氛围的渲染(活动背景音乐)、色彩的刺激(活动场景的布置、教具的颜色),调动他们的感官,多方面、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活动时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兴趣动向,并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组织策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由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欲望,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手利用起来,乐此不疲。使兴趣升华,达到最高潮。

  四、探究发现,体验成功——撷趣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了“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知识经验”良性循环。已有的数学知识在活动中不断应用,并与新的知识不断结合,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发现,在探究发现中获得乐趣,体验成功。倡导团体协作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活动成功的概率。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议一议”等要求,开展探索与交流,在探究发现中体验成功。如“我为学校绘地图“,可采用小组化合作,可分成测量组、记录组、统计组、绘图组等。让他们各显神通,各展其能,每人都能体验成功。因此,成功感对于每个活动中的每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是学生对成功的感悟,也是衡量学生参与投入实践活动程度的重要标志。活动中,教师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并艺术的利用成功感,帮助其实现“主动参与——体验成功——主动参与”良性循环,使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乐趣得以持续保持。活动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期望与鼓励,根据活动开展的环节不失时机的使用肯定性评价性语言,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兴奋不已,回味无穷。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对获得的成功进行采撷,如让每个学生写“数学实践活动日记”、设计“我的数学生活”手抄报、建立“数学八宝囊”、“成功资料贷”、“快乐收藏夹”,举办“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有条件的可鼓励学生设计“数学实践活动专题”网页,对学生参与的活动过程拍照留影,建立“数学实践活动撷趣摄影集”,永久保存他们获取成功一瞬间,使他们今后一看到照片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为他们参与下一个数学实践活动坚定了信心。

  总之,兴趣是数学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法宝,没有兴趣支撑的实践活动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笔者认为诱趣是前提,引趣是基础,激趣是关键,撷趣是根本。可谓“数”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数学,传统意识中大家都认为是前人总结出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的传授。而今日的数学却完全刷新了人的观念,呈现在课堂中的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

  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注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一种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一、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

  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非常广泛,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中选择和确定活动的内容。

  1、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生活中的数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学生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已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如:结合二年级下册1—4单元内容,自编《快乐的一天》综合实践活动。选取同学们熟悉的淘气、笑笑和机灵狗贯穿课的始终。以星期天搬了新家的笑笑请淘气和机灵狗到新家做客为情境,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先是设疑:爸爸和妈妈要加班,淘气怎样去笑笑家?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如何独立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又巧设路线图,通过“什么时间能到?”“笑笑家的位置”,“淘气和机灵狗谁说的更有道理?”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间、方位等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再通过“买饮料”、“猜一猜”等生活实际场景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各行业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知识经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和可操作性。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最喜欢的动画片》一课,通过创设“最喜欢

  哪部动画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用调查、统计的方法看看同学们最喜欢哪部片子?让学生当小小统计员、小小书记员。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把解决问题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体会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转变教师角色,鼓励学生的自我创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既在活动中掌握了统计的知识,又了解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课型灵活多样

  1、游戏类活动课:将数学知识、实践活动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结合。如学生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数学乐园活动,让学生通过乘坐专列进入愉快的旅途中,从拍手游戏到动物闯关、数学超市、采智慧果等。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给学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例如:扑克牌,是孩子们从小就熟悉的一种游戏工具,孩子非常乐于同伙伴们打扑克。《快乐的一天》就安排了“算24点”的游戏。学生从熟悉的扑克中,探索出这小小扑克牌中的无穷的数学问题,即练习了混合运算,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践性操作课: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拼、摆、折、量、画、剪、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一内容孩子们是生疏的,对他们来说直接传授结论,显然孩子们是无法深刻理解的。这样就通过孩子们的剪、贴,在动手做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纸圈。在操作、实验、论证后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环节,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综合性实践课:结合实际教学,教师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

  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又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数学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回收废电池》一节课,课前让孩子们调查回收废电池的原因、意义,如何处理废电池。课上得出结论,并设计自已回收废电池的计划。课后实施计划,再总结,这样即了解了环保方面的知识,又运用了数学知识,设计方案、统计、得出结论体现了知识的整合。

  4、问题性探索课: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已去发现。因为只有学生本人发现或创造出来的知识,理解最深,掌握最牢。如结合学校活动让学生研究“春秋游中的数学问题”,讨论“一滴水的作用”,为教师设计“旅游方案”等小课题研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合作、交流,主动去探究旧知,进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春节联欢会”召开之际,让学生们分组设计活动方案,做好预算,调查大家喜欢的节目等等,这一实践活动的本身就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总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决不能只是重视传授给学生们结果,更要侧重于学生们的实践综合应用的能力,重视发现、探索、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六年级教案

  备课人:吴咏梅

  一、声音与健康

  1、听觉与声音

  活动目的:

  (1)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姿多彩。

  (2)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通过两个小实验,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把学生分为几个调查小组,对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身边的声音。

  (2)设计一些调查项目表格,收集一些有关的声音素材及必要的教学用具,为课堂作好准备。

  (3)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把好你说我说`小调查`小实验三个环节,其中“你说我说”活动环节可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归类总结出声音的特点:

  1、声音无处不在2、声音的存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3、人类凭借听觉器官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小调查”环节,也应在分组交流的同时,进行实物操作展示,进一步认识声音的音量和音高。“小实验”环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实验比较和原因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体会声音的多姿多彩,激发求知欲,引导到课外延伸活动。

  二、声音与健康

  活动目的:

  (1)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质感的声音的感受,分辨噪音和乐音。

  (2)、策划组织音乐欣赏会。

  a、采访调查乐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作用。

  b、确定音乐欣赏会的主题,再由学生自行分组策划,然后c、分别由学生组长展示和主持欣赏会。(3)、课外延伸:

  播放收集到的各种噪音;

  看图了解声音响度的计量单位;

  分辨噪音的无害区的有害区;

  查找资料并结合自身经历,完成“分析记录”。

  三、拒绝和噪音

  活动目的:

  1、认识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噪音的分类。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和把环

  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中

  活动过程:

  一、按学生生活的社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实地进行考察,掌握学校和社区的环境概况及噪音污染的第一

  手材料。

  二、组织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和班内各组交流,根据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弄清噪音的分类和各类噪音的产生原因,弄清声源是什么。

  三、指导例案分析。

  (1)小组讨论时适当提示,从对老师的心理、教学程序、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等方面分析噪音对老师教学的影响。

  (2)讨论分析中注重对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自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3)指导学生制定教室环境守则,归纳后形成班内环境保护文明行为的公约。

  四、指导设计一则广告。

  二、多彩的艺术节

  1、盛大的少儿艺术节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少儿艺术节的活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2、知道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节目类型。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已知道的资料,要进一步

  扩大了解面,则应该上网、查阅报纸等形式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各种方法。

  二、引导学生参观市或区内著名的艺术团体,如东山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舞蹈团等,天河区少年宫合唱团,广州市芭蕾舞蹈团等。也可以了解近期市、区有哪些大型的艺术团表演,联系让学生去亲身参观、欣赏、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

  三、学生经过前两个活动后,对艺术节的整个组织、策划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转为初步的设想。通过个人构

  思、小组讨论等形式把自己对艺术的设想写下来。

  2.我们的舞台

  活动目的1.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明白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进入艺术节的计划过程。

  2.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艺术对人的发展好处,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4.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讨论,小组商量,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训练好自己的特长,合作编排出初步的节目单。

  二、结合音乐课、美术课对学生进行节目的训练、筛选、编排。

  三、开展一场经验交流会:探讨艺术对人的发展的好处。

  四、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平时训练自己的特长,为艺术节的开展练好兵。

  3.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统筹、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3.

  运用所学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4.

  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特长表达出来,在艺术节承担一项任务。活动过程:

  一、结合调查、访问、以及对活动的初步设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整个活动组织起来。

  二、按能力的适合程度分成若干小组:宣传、策划、采访供稿、后勤、公关、表演等小组。分工合作,各有所长。

  三、选拔人员:可以自愿报名,可以竞争上岗。

  四、活动开始:可以邀请其他老师或相关人员参与。

  四、活动延伸:

  根据活动的感言,可以编写班刊,编写手抄报。

  三、从小学理财1.怎样得到零花钱

  活动目的:

  一、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

  二、开展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谈话:(了解压岁钱是用长辈的辛勤劳动和心血换来的)那么,怎么使用才合理呢?请各组同学通过调查等方法总结汇报。

  二、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填写好调查表。

  三、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小组调查结果。

  四、汇报调查结果,交流各自的调查方法,交流从有关乱华钱的危害的事实材料中得到教训,老师小结。

  五、讨论思考:

  (1)、我们家的月收入是多少呢?这些钱是家长怎么挣来的呢?

  (2)、我们每月零花钱大约是多少?

  (3)、这些钱我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合理吗?(4)、乱花钱有哪些危害?

  活动延伸:呼吁爱心奉献活动。

  2、零花钱怎么花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的丰富经验。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活动过程:

  一、确定课题:开展实践活动。

  二、调查研究,了解钱的用途、来源、数目和家长的一些基本情况。

  三、交流探讨:乱花钱的危害以及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四、总结反思。

  3、学会储蓄

  活动目的:

  一、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地理财。让孩子知道要挣钱必须通过工作,懂得银行业务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二、了解银行的标志和存款的操作流程。

  三、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活动过程:

  一、分成小组,确定主题。

  二、进行实践活动;(1)主题《银行知多少》;(2)《模拟“小银行”》;

  三、活动成果交流:学生汇报,学生模拟存款,学生模拟取款,进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定期储蓄利息的计算。

  四、活动评价:

  四.说纸

  1.纸与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的:

  认识生活中的纸,了解纸的特点和用途。活动过程:

  1、学生介绍各自带来的纸。

  2、积极观察,汇报对纸的认识和了解,感受纸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

  3、了解纸的发明与应用,早期纸的使用,和造纸方法,未来的纸是怎么样的?

  2.节约用纸

  活动目的:

  1.了解纸造的过程,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过程:

  一、调查班内浪费纸张的行为和回收废纸的方法。

  二、讨论积极回收废纸的好处和看法。

  三、设计节约用纸的计划、分类回收废纸的计划。

  3.纸艺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活动:

  了解纸艺作品;

  举行纸艺展示会,评选最佳制作奖。

  五.汽车与环境

  活动目的:

  1、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2、能在团体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吱声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额协作能力;

  3、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1.汽车与污染

  一、开宗明意、提出要求

  同学们,汽车从80年代就更直接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经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运用观察、统计的发法了解一下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待会,我们将请同学们到学校附近的马路边观察各种汽车,要求同学们找准观察点,并进行认真记录。同学们自由分成小组,每小组安排好记时员和记录员,就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活动时间为15分钟。小黑板出示:

  1、什么什么路段在5分钟之内共有多少辆汽车通过?

  2、请记录下你所看见的各类汽车;

  二.按要求展开实际调查。

  三、汇报调查结果、总结实践经验

  四、质疑质问

  五、归并总结,提出研究内容

  第二、三课时

  未来的汽车

  一、小组合作展开调查研究

  1、找出核心问题,顶好研究目标(1)汽车的种类(2)汽车与安全(3)汽车与环保

  2、进行具体分工,细化研究内容。

  3、分工合作、查找资料。

  4、填写调查表、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二、抓住重点、进行汇报指导

  汇报方式:解说、游戏、绘图、演小品、漫画、儿歌等。

  第四课时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前几次活动我们已就关于汽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谁来说说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

  二、汇报交流

  三、交流、互评

  四、总结

  1、总体评价:评出团体协作奖

  2、后续延伸:

  六

  世界大家庭

  1.世界知多少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了解世界。活动过程:

  一、查资料了解有关的世界地理知识。

  二、汇报知识,交流资料。

  三、练习知识填空。

  四、课外延伸:

  1.介绍有趣的世界风俗和其他特色文化活动。2.以“多姿多彩的世界大家庭”为主题,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

  2.世界大家庭

  活动目的:

  通过查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大家庭的状况,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

  活动过程:

  一、交流理解“世界大家庭”。

  二、调查世界大家庭的状况。(战争灾难、生存状况、疾病情况、环境状况等)

  三、讨论思索:我们将如何面对?

  四、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一些组织的职能。

  五、体验思考:你在幸福家庭中的感受。

  六、小设计:

  我们应该怎么做?

  3.共同的家园

  活动目的:

  了解世界和地球的发展状况、生存状况、环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保。活动过程:

  一、调查了解:你对世界和地球的发展状况、生存状况、环境情况有哪些了解?

  二、阅读教材资料,思索环境恶化的危害。

  三、了解环保行动和措施。

  四、交流体验:展望未来美好的世界,用你喜欢的方式表

  达你的感受。

  第四篇: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作者:不会文雅

  提交日期:2005-11-1719:54:00课题:生活中的数学美

  活动目的1、考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美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过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与人合作及与外界交往的能力。

  3、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感官品味生活,发现数学几何知识,从网络等多方位搜集并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展示自己的发现。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并检验理论的探讨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

  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主动地全方位参与学习,深层认识所学的平面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了解对称在当今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并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满意的轴对称图案、美化生活。

  4、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学习、利用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准备阶段

  1、明确活动目标2、分组:向学生展示活动目标,使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了解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

  根据合作的原则,全班46位同学自由组合成8个小组,每组约6人,并选出小组长,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对各小组进行合理调配。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活动要求进行分工,确定活动工作岗位。

  小组讨论,根据服从大多数的原则选定自

  (二)活动的实施阶段1、选定考察对象:活动过程设计

  己小组感兴趣的一个考察对象。确定实地考察日期。将考察对象名称和考察日期上报老师实际情况进行调配,尽量避免项目重复。2、实地考察: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物品及现象进行考察,并摄影留为资料。考察完毕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考察情况,老师对其考察情况进行分析,资料不足者要再进行补充。

  3、资料收集:各小组针对考察对象,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等

  每小组根据考察情况写成一篇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4、撰写考察报告和活动感想:篇活动感想。报告。小组组员根据自己在活动中所负责的工作和所遇到的事情写一

  具体的活动案例如下:

  案例题目:生活中的数学美——对称美活中的数学美。

  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美,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感受生

  1、了解一些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但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从而达到增长见闻的目的。

  2、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同学、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动过程:

  1、分组:根据合作、自由的原则,我们7个同学志趣相投,共同组成一个小组,并投票选出小组长。

  2、选定考察对象:由于我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的了解并不全面,所以我们最后经过多次激烈的讨论和考察后,我们选定了生活中的数学美——对称美。

  3、实地考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中与对称有关的事物,并把相关的资料摘抄下来。

  4、资料收集:针对考察对象,我们上图书馆去查找有关的书籍、文献。但由于资料有限,我们又在互联网上收集有关剪纸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编辑。

  5、撰写报告:根据之前上图书馆、上网和实地考察所收集到的资料写成了考察报告。报告内容可分为:考察对象的对称性,及它的对称美,及人们利用对称性的相关历史。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感官品味生活,发现数学几何知识,从网络等多方位搜集并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展示自己的发现。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并检验理论的探讨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主动地全方位参与学习,深层认识所学的平面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了解对称在当今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并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满意的轴对称图案、美化生活。

  活

  6、展示活动成果:在活动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把泉州的剪纸艺术生动地展示出来。使人们对泉州剪纸有了全面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剪纸的兴趣。

  第五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作者:刘光瑞

  时间:2012-11-1916:40:08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

  洪泽县洪泽湖实验小学

  施广梅

  内容提要:“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

  目标

  内容

  形式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可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是多方

  面的,其作用也是全方位的。总的来说,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的来说,数学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还可以为一般的数学课的改革提供经验,扩展思路。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呢?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活动目标的制订

  数学活动课与一般数学课一样,同样要重视目标的制订,而数学活动课目标的制订,除了要达到全面、明确、系统等基本要求外,我认为数学活动课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成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由于数学活动课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活动有所得,贵在学生的自我领悟。因此,活动预设的目标,有些是绝大部分学生达到的,而有些不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达到的活动结果,但教师要激励学生去努力达到它。因此,活动目标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要有一般能“完成”的目标因素,又要有“激励”的目标因素。

  例如,在低年级一堂“拼一拼、数一数”的数学活动课中,我们可以制订出如下的活动目标:

  1、结合数图形的个数,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完成性的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形象地看出当两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第二个图形,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渗透“整体不等于各部分机械叠加的和”的思想;(完成性的目标)

  3、通过拼图,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趣。(激励性的目标)

  (二)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数学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划一的,而有着明显的“弹性”,因此,教师既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制订出统一的活动目标,但又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

  不同的发展。如果片面追求统一目标的实施,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小学数学活动课既要有显性的效益,又要有隐性的效益,活动目标不能局限于显性的目标上,而更多地应该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快身心,激发潜能。单纯追求功利的知识目标往往会压抑学生智慧的火花。造成拔了几个“尖子”,压了一批“苗子”,也很容易把活动课上成一般的数学课。因此,活动课的目标制订必须注重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例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堂活动课中可以制订出这样的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比如计算马铃薯的体积)并从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介绍,使学生受到科学家全身心投入科学发明的精神感染与熏陶。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一般数学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比较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

  而数学活动课内容范围广阔,其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在具体选择时,除了考虑内容的教育性和科学性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趣味性

  数学活动要富于童趣,为学生喜闻乐见。因此,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应在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求新、求奇、求趣。

  有些内容本身不具有浓厚的趣味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包装”,以增强趣味性,如“用3、6、4、2四个数及+、-、×、÷或()等符号,组成五个得数是24的算式”。这一题教师可以设计为“玩扑克抢24点”的游戏,就充满了奇趣。

  (二)拓展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受一般数学课内容的限制,但两者应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活动内容要从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出发,让学生从活动中加以拓宽。例如结合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教学,让学生在拼拼、摆摆、想想、算算的过程中,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的规律,从而拓展到“和相等的两个数,它们的差越小积越大”的新知识,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渗透了函数思想。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选择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练习,即已知a和b都是大于零的整数,并且a和b的和是100。如果a和b相乘,得到的积最大可以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

  (三)思考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但要生动有趣,而且必须富有思考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动”有所乐,学有所得。也就是说活动内容要在生动有趣的前提下能吸引学生自主的思考、探索,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课必须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系列的思维训练。

  三、活动形式的选择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由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数学活动课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的形式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活动课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多姿多彩。数学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组织方式与活动方式两方面

  (一)组织方式

  数学活动课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采取相应的、切合实际的组织方式,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其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班级活动。即全班学生都参加的,非小学数学课本规定的普及性的趣味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即少数对数学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成的,开展具有提高性的趣味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活动方式

  由于数学活动课打破了一般数学课的封闭模式,呈现出开放型的态势,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并在不断的创新之中。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主要谈谈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游戏与扮演

  游戏与扮演是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特别适合于中低年级。

  游戏的方式很多,如数学接力赛、猜数游戏、猜数学灯谜、智力游戏等等。日常生活中游戏的方式层出不穷,可以加以改造,移用于数学活动课,突出“玩中学”、“乐中教”的特点。一般地,小组游戏比个人的游戏效果佳,它不仅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而且避免了在个人游戏中只有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始终获胜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能力分组,那么大家就都有成功的机会。

  扮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并从事与这一角色相应的活动。如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开展“小小超市”的数学活动等。扮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增进了情感交流。

  2、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同学间亲密协调,身心愉悦,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探索,交流信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群策群力,融教与学为一体,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又有利于多向反馈,更好地发展个性。

  3、操作与制作

  操作与制作是一种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种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体现活动课“做”中学的特质。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将某些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思维活动;数学活动课的操作内容很多,如几何图形与形体的拼一拼、搭一搭、剪一剪、叠一叠等。操作是中低年级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

  数学活动课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的劳技制作,要融进学科的的特点。如“制作一个小烟囱”就要用到有关几何形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

  制作内容也很多,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具制作,如简单计数器的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的制作等;另一类是生活、文化用品的小制作,如笔筒的制作等。

  4、竞赛与表演

  竞赛与表演能满足学生好胜与好表现的欲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造的能力。

  竞赛可以是团体(小组)赛,也可以是个人赛;可以是抽签答题,也可以是抢答;可以是书面答题,也可以是口头答题。为了使竞赛能对绝大数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1)按能力分组竞赛。这样多数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2)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争取这次成绩比上次好。

  表演,一般要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学生表演节目的编排,教师不宜作过多干涉,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的节目形式主要有数学相声、数学魔术、数学谜语、数学诗歌等。

  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练习与实习作业(如思维训练、社会调查、实际测量等);阅读与讲座(如阅读数学课外书籍和报刊,介绍有关数学家的故事等);设计与编辑(如数学小报、数学墙报的设计和编辑等)??。一堂活动课一般以一种活动方式为主,多种活动方式交替配合,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活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2、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3、丁杭樱,《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教学月刊》2005、2上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 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