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特色化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构建研究”研究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2-05-20 15:4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化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构建研究”研究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特色化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构建研究”研究报告(精选文档)

“特色化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构建的研究”研究报告2篇

第一篇: “特色化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构建的研究”研究报告

经济资本视野下区域内幼儿园教研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作者:程丽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资本理论, 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经济资本对区域内幼儿园教研共同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经济资本的量与质两方面提出了优化区域内幼儿园教研共同体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资本 学前教育 园际教研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233-02

        一、经济资本背景与内涵

        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布迪厄将其视为解析社会实践的工具,他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或排他性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行动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以物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1]布迪厄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等级制度中决定社会行动者在该社会中的地位和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相应的分配形式的各种力量,是构建社会空间的基本原则。布迪厄的资本概念来源却又脱胎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他将资本视为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这种工具是行动者积累起来的劳动,可以物质化也可以身体化,具有产生利润和复制自身的潜在能力。在场域中,资本既是行动者竞争的工具,又是竞争的目的所在。

        布迪厄将资本区分为象征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基础性的资本类型,其它类型的资本首先都被看成是经济资本,后来才从经济资本中分离出来。布迪厄基本上接受了一般经济学意义上关于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经济资本是由生产的不同因素(诸如土地、工厂、劳动、货币等)经济财产、各种收入及各种经济利益所组成的。不同的社会的经济资本,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农业经济中的经济资本,服从于往年收获相关的特殊规律,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经济资本,则要求严格的合理化的估算。

        经济资本具有可转换性与可传递性经济资本可以直接转化为货币,也可以制度化为产权形式,这是一般经济学涉及的最多的资本类型。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类型的资本的根源,其它类型的资本,只有在掩盖了经济资本是其根源这一事实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自己特有的效应。同时,布迪厄反对将其他类型的资本化约成经济资本,因为其它类型的资本有其独特的运作逻辑。除了具有可转换性之外,经济资本还具有可传递性,经济资本是资本的最有效形式,表现了资本主义特性,这种资本本身就可以用普通的、匿名的、适合各种用途的、可转换成金钱的形式,从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

第二篇: “特色化区域教育科研共同体构建的研究”研究报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贫困、战乱……

恐怖主义、难民危机……

金融危机、贸易保护、环境污染……

强权政治、冷战思维……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面对世界之问,习近平是如何思考的?他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什么?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这是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对世界未来的描绘。

其实,早在5年前的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中,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了他对人类文明走向的基本判断:“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他首次向世界阐述他的“全球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方案”,是解决当今世界各种难题、消弭全球各种乱象的“中国钥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习近平的话来高度概括,就是“五个世界”: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五年来,习近平把中国方案,带往世界各地,带到人心深处。

五年来,中国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国际维和到远海护航,从“一带一路”到“巴黎气候协定”,从“中非合作”到“埃博拉”救助,从“亚投行”开业到“亚欧班列”开通……如今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善举。

五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毫无疑问已经得到来自五大洲的回响。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多极世界需要多边的治理方式,今天的中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10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01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建议在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时,增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中国对世界未来的信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责任。

正如习近平在2017年12月1日一次演讲中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推荐访问:共同体 研究报告 教育科研 打造教育共同体 提升区域教研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