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正文

2022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22 15:3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5篇

【篇一】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结合X实际,现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来X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五个扎实”要求,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产业X、人才X、文化X、生态X、组织振兴为总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确保乡村振兴引领全省、走在全国前列,为谱写新时代示范区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X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X区(X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X年—X年)》编制工作。启动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力争X年实现农村厕所革命、雨污管网、污水收集处理、湿地建设“四个全覆盖”,初步建成美丽宜居乡村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确保83户精准脱贫户全面脱贫。

——到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本相当,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0个,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明显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到X年,乡村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全区农村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绿色生态成为X农村的靓丽名片,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0个;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健全,建成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标杆区。

——到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到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重点工作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1.打造X“种业硅谷”。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出台进一步支持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组建X农科种业公司和种子产业研究院。支持区内两所大学研发新品种,强化行业细分、市场细分、区域细分,创新种业商业模式,培育一批“两头在X、中间在区外”的现代化种业企业,建设动物种质资源繁育中心、生物育种研发生产基地,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品种(系),打造X“种业硅谷”。争取中、省种业专项支持,用好示范区种业专项资金,整合重组种业基金,支持种业研发育种和生产设施建设,引进培育种业龙头企业,X年,力争省证企业达到15家以上。X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种子产业园各项建设任务,产业园进入良性运营发展。

2.坚持农业园区化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设施果蔬产业发展引领区、农业分享经济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孵化区等。围绕涉农主导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化园区,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实施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农作物良种、设施蔬菜、林果种苗、花卉种植、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苗及休闲农业等主要产业。积极打造X河生态农业休闲、杨扶路现代农业观光、X产业路良种苗木、城南路高端智慧农业四个产业带,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耕地质量不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到X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进一步完善,特色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3.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品牌。高标准规划建设集成世界先进农业技术和产业模式的X智慧农业示范园,集中展示世界农业前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打造世界先进农业发展方案的提供商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心。重点培育打造“X农科”“X农高会”等金字招牌,整合区内农产品资源,对优质农产品统一实行“X农科”标识,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庄、农业企业,在区内外建设一批X优质高端农产品集中展示平台,不断提升“X农科”农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全过程追溯,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制定扶持X发展有机果蔬产品的优惠政策,实施X绿色农业发展计划。X年,创建标准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品一标”产地认证面积达到3万亩,设施果蔬产品100%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50个,X年实现X绿色果蔬全覆盖。

4.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工业化、市场化的手段和思维,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X(X)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贮藏设施、物流冷链系统,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直采直销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一步完善扩充X农业云服务平台。全面开展现代农庄提升改造、评星定级等工作,大力发展集特色种养殖、产品加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庄集群,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支持培育村庄经济发展,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以田园农庄田园梦想小镇和X河诗意栖居小镇建设为样板,规划建设一批科技领先、特色鲜明、文化浓厚的产业小镇,开展乡村旅游·音乐·美食·美酒嘉年华活动,大力推动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县(市)和创新型乡镇,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良好生态。加快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城产镇产村融合,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成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5.开展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年培训职业农民不少于1万人次,X年,建设3个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统筹做好职业农民海外培训工作。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双创”园,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区内就业创业宣传活动,鼓励职业农民和大学生在X投资兴业、开展创业创新活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到X年,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示范效应得到推广,形成国家级农业培训基地,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0个、省级示范社20个、省级家庭农场25个。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围绕“全域美丽乡村”的创建方向,探索“美丽乡村﹢”的发展新路径,高标准做好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域美丽、城乡一体、乡风文明、生活美好”的美丽乡村升级版,逐步实现全域美丽乡村。

1.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围绕“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创建,实施全域乡村道路提升工程,完善农村道路、街道,实现全硬化。加强对全区农村民居建筑的规划管理,研究制定多元化农村民居建筑方案,结合各村产业历史、文化特色,积极改造提升村落建筑及公共设施外观风貌,确保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打造具有X特色的民居建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雨污管网建设、厕所革命等,力争X年实现农村水冲式厕所、雨污管网、污水处理、湿地建设“四个全覆盖”,探索污水处理的“X经验”。X年实施并完成农村点亮工程、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成功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样板村1个,“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美丽宜居乡村20个以上。

2.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实施X大地园林绿化工程,持续开展国家级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完成X高速、X高铁和陇海铁路沿线生态长廊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X。坚持系统治水、柔性治水,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X水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建立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责任清单和“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持续推进全域禁燃,落实大气联防联控各项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围绕X农科小镇和X康养小镇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将X镇打造成区内两所大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先行试验基地,X镇打造成X城市副中心和农业发达、适宜养老的沿渭优美重点示范镇,提升镇区商贸旅游活力。加快农民进X置步伐,实施农村社区居民集中居住计划,划定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区,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分步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X年首先实现X社区集中居住目标,逐步实施X、X、X、X4个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掘和用好区内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X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农民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广泛开展“厚德X·德耀农城”道德实践活动和“文明从我做起、共建美好X”“优良家训进万家”“家风文化联展”等主题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和身边好人,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风尚。

2.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入挖掘X农耕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护和传承,推进《X曲子》等非遗项目创新发展。积极策划民间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建成一批村史馆。鼓励精品文学文艺创作,推出一批具有X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X年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深入开展“全民阅读·书香X”行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图书阅读站(室)。大力弘扬与传承乡贤文化,创新发展好乡贤文化。扎实开展“百姓舞台·唱响X”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农村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3.大力发展和培育文化产业。加快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鼓励支持发展态势较好的文化企业壮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姜嫄文化主题公园、“X陵湾”文化旅游体验区、汽车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运动建设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一批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做大做强研学旅行。

4.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X年完成11个村的民风“十个一”建设,X年95%以上的村实现民风建设“十个一”全覆盖。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到X年区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村镇总数的80%以上。加强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建设,深化农村殡葬改革,遏制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引导群众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充分利用区内两所大学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公开公共课程信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学、文化礼仪、心理学等课程旁听,全面提升X群众知识文化素养。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和提升组织力,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X、促全面小康,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和“评星晋级、追赶超越”创建活动,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雏雁工程”,用三年时间培养100名村级后备干部。实施农村党员“双带行动”,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增收致富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深入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围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行村规民约和农户承诺制,实行村规民约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村务监督日常化、常态化、制度化,不断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创新村(社区)基层协商民主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四社联动”向农村延伸。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机制,创新村民自治服务体系。加大“X”普法力度,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区、镇、村三级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下沉专业调解队伍力量,健全村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建设,多渠道搭建“以案释法”平台,健全村级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农村法律服务。

3.建设平安乡村。开展“十个没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网格化+微民生”工程,推动多网合一,实现基层服务管理精细化、精准化,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示范区(X区)心理指导服务中心,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铲除黑恶势力、宗族势力滋生土壤。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提高农村群众安全感。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X年将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与公安视频图像互联互通,促进打防管控精准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平安乡村智能化水平。

(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1.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立交易平台、加强信息管理、提高转化收益等政策措施,促进各类农业科技成果在示范区内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高会期间坚持举办乡村振兴X论坛、乡村振兴专题展览,展示和交流全国各地乡村振兴新成果、新经验。强化科技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和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示范园作用,组织农民入园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训。

2.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认真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创业。鼓励在农村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出台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政策,着力解决返乡下乡创业过程中融资、用地、服务等问题。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3.提升乡村民生保障水平。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深化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建立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大健康X建设,探索建设互联网医院,支持示范区医院每年下派业务骨干赴乡镇卫生院坐诊,不断壮大基层医疗卫生力量。规划建设镇(街道)精神病人托管所,探索对精神疾病患者集中管理的有效途径。提升农村幸福院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示范养老服务中心,织牢织密农民幸福生活的网底。

(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巩固拓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力度。扩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规模,扎实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从X年起,每年完成10个村的房地一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拓宽农民、农业融资渠道。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快实现农村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激活农村资源资产,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扩大交易范围,规范交易行为。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功能和作用,积极探索区外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搞好区外土地收储、挂牌、流转工作,X年起,每年完成区外收储、挂牌土地1万亩以上。

3.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实施“试点推进”行动,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确集体资产权属、激发集体资产活力。全面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支持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支持扶贫事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经营。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具体操作办法,总结推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经验。同时,鼓励支持区内两所大学围绕农村“三变”改革,与各村(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力争三年内全面消除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

(七)以资金人才为支撑,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

坚持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发并重,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

1.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保障现有各项投入连续性的基础上,整合涉农资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千方百计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政府投入力度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相适应。

2.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发挥示范区体制机制优势,积极申报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引导X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增强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投入。统筹使用好社会资金,鼓励支持社会资本组建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农业保险和担保公司,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主体。充分发挥各个融资平台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融资需求。

3.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抓好“两委”X届,下大气力建强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拓宽各级“三农”工作部门和镇(街道)干部来源渠道,从优秀人才中选拔一批村级乡村振兴专职工作人员,充实基层一线工作力量。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三项机制”作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4.加快区校融合发展。围绕履行国家使命,突出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等重点工作任务,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体制优势,切实做好驻区高校和单位服务保障工作,为X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X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当好“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级服务员”。坚持区校联席会议制度,支持X大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智库,建设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国家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建共管农民发展学院;
在区内两所大学选聘一批有资源、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担任示范区发展顾问,建立区内两所大学青年干部教师到区挂职交流锻炼制度;
密切广泛联系两校校友,定期开展校友回归活动。鼓励支持科教工作者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区内两所大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现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区内两所大学科技力量科技服务全覆盖,为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5.引导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振兴。制定出台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激活农村各类资源。打好政策牌、乡愁牌、亲情牌,优化建设发展环境,畅通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充分调动工商资本和城市居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搭建农村空闲房屋供求信息平台,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开发民宿旅游,让想下乡的市民和想出租房屋的农户无缝对接,吸引市民到乡村创新创业、休闲养生。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成立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见附件),下设八个工作组。设立X区(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区委区政府,将示范区(X区)精准扶贫联合办公室并入,办公室主任由X区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X区政府区长、示范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每年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每月研究一次乡村振兴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议,专题研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各级党委每月要向上级党(工)委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设立X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咨询委员会,为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建议。

(二)明确工作责任。示范区农业局负责组织抓好现代农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及职业农民培育、三产融合、农民增收、农业农村改革等工作。示范区住建局负责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示范区环保局负责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提升工作。示范区旅发委负责抓好农村文体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发展、文体设施建设配备等工作。示范区财政局负责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类建设发展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党工委组织部负责抓好农村党建、阵地建设等工作。党工委宣传部负责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农民素质提升等工作,并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政策、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党工委政法委负责抓好乡村治理、信访稳定、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X区委区政府具体负责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工作。

(三)突出规划引领。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打造样板、走在前列、服务全国”的要求,围绕村落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系统谋划,科学制定《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年—X年)》,确立示范区乡村振兴的目标、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X年行政村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X区和示范区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发展目标和职能职责,制定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和实施意见。加强乡村振兴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全局性规划的衔接,推进形成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规划体系。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着重处理好落实中省要求与彰显X特色之间的关系,遵循规律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积极作为与久久为功的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全区“三农”工作新局面。

(四)严格督查考核。示范区督查室、考核办等有关部门要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工作热情,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月通报、季考评工作机制,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督查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工作落实,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党工委组织部要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各个方面,凝聚起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

【篇二】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xx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大齐辅路、林肇路、林长路、明龙路、林四路、林新路、林依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xx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xx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住建局)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xx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xx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xx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各乡镇场)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xx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xx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环保局)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xx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xx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各乡镇场)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农业局)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xx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xx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责任单位:县林业总站、各乡镇场)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二)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xx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xx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 ,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篇三】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1

(一)建设地点………………………………1

(二)区域面积………………………………1

(三)建设期限………………………………1

(四)区域功能布局…………………………1

(五)项目建设主体…………………………1

二、目标任务………………………………………1

(一)主题定位………………………………1

(二)建设目标………………………………1

(三)建设任务………………………………1

三、主要建设内容…………………………………2

(一)建设项目名称…………………………2

(二)建设类型………………………………2

(三)建设主体………………………………2

(四)建设规模………………………………2

(五)投资概算………………………………2

四、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2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2-3

六、效益分析………………………………………3

七、政策保障措施…………………………………3-4

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双塔村。

(二)区域面积

双塔村区域改造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

(三)建设期限

2020年10月底

(四)区域功能布局

该示范村区域功能分为观赏区,村貌形象区,休闲区等。

(五)项目建设主体

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

二、目标任务

(一)主题定位

芙蓉双塔·十里锦香

(二)建设目标

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建设任务

乡村振兴是近来农村整改的重要战略,生态宜居是衡量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
乡风文明是塑造乡村振兴的主体价值;
治理有效则关系着乡村振兴主体能动性,本次改造立足于乡村振兴这一战略要求。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设项目名称

王江泾镇双塔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

(二)建设类型

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建设主体

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

(四)建设规模

改造内容主要集中在村部景观池增加水生植物;
完善东侧新建小区内部基础设施,增加便民小游园;
南侧主干道两侧绿化景观提升;
道路西侧厂区外立面整改,以及增加停车位。

(五)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约350万元。

四、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

建立资金管理机制

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按照《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的通知》嘉政发[2019]15号和《关于印发等9个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嘉农发[2019]5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实施主体应建立项目核算专账,并根据《实施方案》合理、规范使用项目资金。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计划投资约3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市区配套)投入约15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约180万元。

总投资及年度投资概算表

投资总额(万元)

350

财政投资

(万元)

市级资金

100

区配套

50

社会投资(万元)

200

六、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双塔村房前屋后绿化整治,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道路硬化完善,沿河区域主干道环通,极大地便利了居民出行,沿河道路通车,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七、政策保障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市、区项目资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统筹安排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性资金的集聚效应。市、区两级财政配套150万元用于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其他资金通过社会投入。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成立王江泾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重点加强在用地、政策性保障、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3、加大项目考核督查

按照市级、区级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全程跟踪监管,严把质量和工期关,注重节点控制,强化进度管理,强化安全监管,强化文明施工,细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确保双塔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规模和质量全部完成。

【篇四】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况………………………………………1(一)建设地点………………………………1(二)区域面积………………………………1(三)建设期限………………………………1(四)区域功能布局…………………………1(五)项目建设主体…………………………1二、目标任务………………………………………1-2(一)主题定位………………………………1(二)建设目标………………………………1(三)建设任务………………………………1-2三、主要建设内容…………………………………2(一)建设项目名称…………………………2(二)建设类型………………………………2(三)建设主体………………………………2(四)投资概算………………………………2四、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2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2-3六、效益分析………………………………………33



七、政策保障措施………………………………….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腾云村。(二)区域面积
腾云村区域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三)建设期限2020年10月底(四)区域功能布局
该示范村区域功能分为游乐区,观赏区,农耕展示区等。(五)项目建设主体
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
二、目标任务
(一)主题定位
腾云村位于嘉兴市秀洲区北部,距嘉兴市内10公里,王江泾镇的中南部,07省从村的中部由南而北贯穿全村。通过乡村振兴工程,提升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二)建设目标
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关乎百姓民生,是一个重大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努力促进村容村貌更美、村风民风更正、组织建设更强、群众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三)建设任务



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1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收,村容村貌整治,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设项目名称
王江泾镇腾云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二)建设类型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三)建设主体
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四)投资概算总投资约300万元。
四、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
建立资金管理机制
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按照《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的通知》嘉政发[2019]15号和《关于印发等9个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嘉农发[2019]5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实施主体应建立项目核算专账,并根据《实施方案》合理、规范使用项目资金。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计划投资约3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市区配套)投入约15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约150万元。
总投资及年度投资概算表
2
300投资总额(万元)
100市级资金财政投资(万元)50区配套150
社会投资(万元)六、效益分析优化人居环境。腾云村可以通过
项目改善村容村貌,项目实施后,道路硬化、照明等方便居民出行,为产业振兴提供基础。七、政策保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1统筹安排乡村振区项目资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争取市、兴示范村的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性资金的集聚效应。市、区两级财政万元用于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其他资金通过社会投配套150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党委镇党委书记,成立王江泾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副书记、镇长为组长,重点加强在用地、政策性保障等方面的支持。3、加大项目考核督查区级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按照市级、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全程跟踪监管,严把质量和工期关,注重节点控制,强化进度管理,强化安全监管,强化文明施工,细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良好规模和的互动协调机制。确保腾云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质量全部完成。
3


【篇五】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最新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方案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第一节规划背景................................................................................................................................
第二节乡村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2第三节乡村建设现状......................................................................5第四节现状问题................................................................................................................................第五节上位规划相关要求...............................................................11第二章第三章
规划总则................................................................................................................................
129
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18
1820
第一节产业现状与问题..................................................................................................................第二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节产业发展与增收措施...............................................................26第四章
乡村总体规划........................................................................................................................
41414148
第一节规划思路..............................................................................................................................第二节村域总体规划......................................................................................................................第三节乡村规划..............................................................................................................................第五章
乡村环境整治专项规划..............................................................57
第一节乡村公共设施整治与建设...........................................................57第二节乡村风貌整治与建设...............................................................82第三节安全防灾设施整与建设............................................................100第四节环境卫生设施整治与建设..........................................................103第六章第七章
民居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引.........................................................111近期建设整治规划.................................................................127
127127127
第一节规划期限............................................................................................................................第二节整治原则............................................................................................................................第三节整治目标............................................................................................................................

1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第四节乡村近期建设整治计划............................................................128第八章
乡村建设管理规划.................................................................131
第一节乡村建设管理要求................................................................131第二节宅基地管理要求..................................................................135第三节乡村集体土地管理要求............................................................136第四节其它相关管理规定................................................................137第九章
规划实施措施......................................................................................................................
138
附表一:乡村主要建设与整治项目一览表....................................................141附表二:村民住宅改造建议表..............................................................147

2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规划背景

一、政策背景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
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

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乡村振兴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项目背景
**年**月,**省选择**个乡村作为试点,开展乡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县**镇**村被**省选定为试点乡村,

第1页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开展以乡村整治为主的乡村规划。
**村作为**省**年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已启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村民迫切希望改变当前乡
村面貌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各方面设施,实现农村现代化。为加强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政策要求,编制本规划。第二节乡村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

一、地理位置**县位于**省......二、自然条件(一)气候
**村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少雪。昼夜温差大,且具有“冬冷夏凉”的山区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比平原地区低8℃左右。
(二)地形、地貌
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储量不明,地表水资源较为丰

富。

(三)自然灾害
全村自然灾害以旱、大风为主,虽然降水较多,但因降水而

第2页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引发的水灾没有,未发生过洪水和泥石流发生。近年来,乡村通过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已将自然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三、历史文化
**村历史悠久,为千年古村,文化资源丰富,民间风俗文化多样。
(一)**(二)**
位于乡村入口处,每年二月初七庙会、正月十五**会都在此举行,是村民文化活动、交流思想感情重要场所。同时,起着宣传思想文化作用,上级文化宣传、村民全体会议可以在此举行。
(三)**
位于乡村内部、幸福路西侧,是村民日常生产活动主要场所,村民在此碾面、轧谷,互帮互助、交通感情,营造了和谐的乡村环境。
四、社会经济(一)经济情况
**村全村辖3个自然村,即**、**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
和**。村域面积**
**
**亩,林地面积**亩,耕地
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是**县最贫困的乡村之一。全村外出务工人员**
人,多为季节性。全村现有贫困人口
**户,
**人,占乡村人口的**%。
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农业种植为主,人均耕地

0.78
第3页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亩。种植业以玉米、土豆和核桃为主。
**年,与**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樱桃和蓝莓济效益比较好。另外全村有2个养猪场,规模较小。
乡村文化产业蓄势待发,**年9月25日,中国书画院已与**县签订了**村项目战略框架协议,项目所在地—**村,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人口构成
**村由**、**和**沟3个自然村组成。截至**年底全村共**户,**人,其中男536人,女516人。**村337户,956人;
**沟村仅17户,45人;
**村18户,51人。
表1-1所辖自然村各年龄段人员构成表


100亩,经
村名******合计

0-34-6392142
38362
7-1410846118
15-1941
20-2911810
30-503161516347
51-599336102
>6020515**232
总数95651451052

344
1**9
乡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岁以上占总人数的**%,
严重高于国际**%的标准。由下图可以看出,为严重,60岁以上占29%,**沟占27%。
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村老龄化最




10%
22%


4%
4%
11%


0-3
4%
4-67-1415-1920-29
12%
30-5051-59>60

33%

第4页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三)村民文化水平

图1村庄各年龄段人口比例图
村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现有大学学历11人,高中学历17
人,初中学历33人,小学学历781人,文盲人数为210人(大部分为60岁以上老人)。

第三节乡村建设现状

乡村布局依山就势,沿乡道**分为三个乡村建设片区,**、**和**沟三个自然村。
一、建设用地
......
二、村民住宅
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村民住宅呈团状线性分布在三个台地上,每个台地上住宅基本以行列式布局,构成乡村整体的空间布局结构。
经过**至**年四年危房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共申请危房改造户**户,其中有**户为维修,**户为原址重建。
(一)宅基地使用情况

全村住宅用地总面积**平方米,平均每户宅基地155平方米,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平方米,宅基地满足《**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人均耕地不足**平方米,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第5页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经调查**村现有宅基地338处,**沟宅基地19处,**
14处,
村24处,其上均有房屋,其中**村现有荒废闲置房屋占5.6%;
**沟有荒废闲置房屋
2处,占10.5%;
**村现有荒
废闲置房屋5处,占20.8%;
乡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心村现象,导致乡村用地紧张与个别用地闲置间矛盾凸显。
经对乡村各户宅基地统计分析,**村有20%住宅用地不符合宅基地用地标准。**、**沟村约有16.6%用地不符合**省宅基地用地标准,造成土地用地粗放、不集约。
村庄住宅用地情况一览表
35%30%
25%20%15%10%5%0%
300
3%
3%
18%
13%
4%
32%
27%

图3村民住宅用地情况一览表
表1-2
住宅面积
**

300
100-150
(平方米)个数(处)
比例


103%
6218%

10732%

9127%

4513%

103%

134%

(二)建筑质量评定

全村现有村民住宅378处,按其建筑质量和危险等级分为四大类:

第6页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V3.0

1、质量较好类。共计77处,该类房屋建筑年代多在2000
年以后,砖混结构,平屋顶,建筑质量较好。房屋结构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危险等级属于屋功能。
2、质量一般类。该类建筑多为砖木或土石结构的瓦房,建筑年限为25年以上,由于年限相对较长,此类建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墙体开裂、门窗损坏、房顶漏雨等,部分房屋**、**
年经过危房改造,但修缮并不彻底,仍然存在着
A级,重点完善房
一定的安全隐患,共计195处。房屋危险等级B、C级,需要对个别构建修缮加固处理。
3、质量较差类。该类建筑年龄多在
40年以上,部分承重结
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或整栋构成危房,房屋危险等级为C、D级,根据其所在位置与其破损程度,房屋可在原址拆除重建的,共计
44处。
4、质量非常差类。该类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房屋危险等级为
D级。一类
是房屋损坏严重,无法修缮,且原址已没有发展空间或存在安全隐患,共计8处;
一类是房屋破损严重,无法修缮,而房主已在村内另建新房,现已荒置无人居住,此类房屋共计22处。
三、公共服务设施
现状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少,服务水平较低,有村委会、卫生

14处,共计
第7页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实施方案 精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