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21 09:3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3篇

第1篇: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的一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奋力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较好地完成了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

  2011年是完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我们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切实把灾区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好、管理好、维护好,深入推进与对口援建省市的合作交流,制定实施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到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恢复重建项目完工98.68%、概算投资完成98.96%,纳入省规划的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也基本完成。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面广、量大、难度高。三年多来,我们坚持把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认真实施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灾后恢复重建斗争,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如期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目标。民生重建方面,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人的住房修建问题。3001所学校完工2989所,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完工1359个。耕地和宅基地损毁的20万农民安置和生计问题妥善解决,62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成功解决,1449名因灾新增“三孤”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7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得到医疗康复,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再生育家庭已有3194个新生命诞生。基础设施重建方面,4847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完工95.6%,29028公里农村公路重建全部完工,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建成运营,1222座震损水库、810公里震损堤防除险加固全部完工,1067个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96.9%,37个水厂重建全部完工。城镇重建方面,北川、汶川、都江堰县城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青川县城框架基本形成,映秀、汉旺、水磨、街子镇建成旅游名镇或工业新镇,其他30个重点镇重建也基本完成。产业重建方面,2440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4989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成99.97%。新建5个省级开发区和24个对口援建产业集中发展区。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全面完成,871个商贸流通项目基本完工。农业产业有效恢复。防灾减灾和生态重建方面,233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完成217.8万亩灾毁土地整理复垦。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48.7万亩。448.9万亩林草植被全部恢复。

  三年负重前行,我们穿越灾难、加快发展,创造了世界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从灾难到进步、从悲壮到豪迈的恢弘篇章!灾后恢复重建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而且为应对自然巨灾积累了宝贵经验。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高效有序推进恢复重建。省委、省政府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省人大强化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省政协加强民主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我们制定实施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对口衔接、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开展重建专题培训,强化市县主体责任,优化完善工作方案,加强过程控制,对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对个性问题适时“发点球”限期解决,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遵循规律、科学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坚持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立足于功能恢复、提升,产业恢复重建立足于布局优化、结构升级,住房重建立足于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明确不在地震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区和行洪通道上建设项目的“三不建”选址原则。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原则,推进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组织编制我省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43个行业规划。所有项目均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并实事求是地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和调整,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依靠群众、激发活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确立群众主体地位,通过民主决策,调动群众参与规划设计、户型设计、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的积极性;
通过财税、金融政策,调动群众建房兴业、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动性;
同步推进精神家园重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和激励灾区群众自力更生、坚强奋进。优先推进城乡住房和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震后一年内,36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
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
震后两年,26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学校、医院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且可供震时避险的场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实现历史性跨越。

  对口援建、多方参与,汇聚重建强大合力。


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响应中央“一省帮一重灾县”号召,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技术力量,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倾情倾力参与灾区重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主动援建我省灾区;
其他兄弟省(区、市)、中央各部委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向我省提供援助。我们注重衔接协调,加强援建服务,并以此为契机,与对口援建省市建立起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机制。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努力破解重建难题。面对1.3万多亿元的重建资金缺口,重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和市场找、银行贷、群众筹、企业投、社会帮,确保了重建资金总体平衡。用好特殊用地政策,有力保障重建用地需求。开放市场,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有效破解建材紧张、人才短缺等难题,保证了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建章立制、严格监管,依法推进恢复重建。严格执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法规,制定一系列政府规章。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依法依规把好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关口,重建工程经受住了余震、洪水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的严峻考验。加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选聘志愿者和专家担任社会监督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良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化危为机、恢复提升,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

  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抢抓危中之机,推动灾区更高水平发展。把基础设施重建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灾区发展条件根本性改善。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发展振兴,推进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工作,灾区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走过三年多艰辛奋斗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恢复重建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向关心支持灾区建设的国际友人和有关组织,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地震灾区尚有极少数项目没有完工,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灾害和二次受灾影响的项目,少数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项目,我们将再接再厉、加快推进。同时,全面实现灾区发展振兴仍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将深入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努力把地震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细化落实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强化形势研判,主动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趋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增长15%;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44.38亿元,增长30.9%;
城镇登记失业率4.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增长15.8%;
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6元,增长20.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
人口自然增长率2.98‰。

  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投资、消费较快增长。主动对接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41.6亿元,增长17.7%。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面启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
双流机场客运量达到2907.4万人次,成都上升为全国空港第四城;
水运港口建设加快推进,集装箱吞吐能力在建和建成规模达到233万标箱。“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亭子口水利枢纽等30个续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10个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7.4亿元,增长18.1%。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233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计划,省级财政专门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园区发展,提前一年实现“1525工程”培育目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发展倍增计划。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3%,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270件,财政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6个,高新技术产值突破6000亿元,军民结合产业规模达到15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28.8亿元,增长22.3%;
净利润1961.3亿元,增长42.6%。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大力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829万亩、高标准农田209.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35.8%,粮食产量增长2.1%,连续五年增产。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和提质扩面,建成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84个。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新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00万亩,发展珍稀树木示范基地4.3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类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5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西部物流、商贸、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成都市被授予“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2449.2亿元,增长29.9%。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市场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7015.3亿元,增长10.9%。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片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解决农村断头公路等突出问题,新建机耕便民道2.9万公里。改造农村D级危房21.6万户,新增4361个自然村通电话、3053个行政村通宽带,新建农村沼气池27.7万口,解决27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启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四大城市群规划编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五乱”治理和城乡风貌塑造,在5个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初步形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化率提高1.62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国土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89%,分别提高7个和5个百分点。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808万亩,退牧还草围栏建设12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5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75万亩、森林蓄积14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1%。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初步建立。治理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深入实施“金土地工程”,整理耕地120.8万亩,新增耕地13.2万亩。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取得新进展。

  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省属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进展顺利。市(州)、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新机制,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正在实现由“吃饭型”向“发展型”转变。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调整为国家上限2万元,惠及45万户个体户。组建能源、水务投资集团等专业投融资平台和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971亿元,增长15.0%;
贷款余额22514亿元,增长16.3%;
直接融资1616.2亿元,增长58.0%。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7.8%。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取得重大成果,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质量明显提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快速崛起。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增长57%;
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7083.4亿元,增长32.7%。第十二届西博会四川签约项目6822.8亿元,上届西博会签约项目履约率99.1%。新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3户,总数达到173户。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进出口总额477.8亿美元,增长46.2%,其中出口290.4亿美元,增长54.2%。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50.1亿美元,增长24.6%。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新增国际友城6对。外事、港澳台侨和口岸、海关、检验检疫工作得到加强。

  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全省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63.6%。“十项民生工程”投入1195.5亿元,完成计划的142.2%。深入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解决2.6万户牧民定居问题,新录取8612名藏区学生和4131名彝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易地搬迁项目竣工7442户。推进凉山彝区跨越式发展和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建设,在404个村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大力改善川东北革命老区发展条件。广安水淹区、二滩水淹区、通江县沙溪—瓦室及巴州区上八庙—青木片区、万源市大竹河片区等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凉山州盐源县等11个高海拔县参照执行高海拔少数民族自治州补助政策。全面完成三年医改目标,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9%;
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现零差率销售;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加强基本药物管理和药械市场监管,强力推进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向好发展。保障性住房开工24.2万套、建成10.1万套,改造棚户区居民住房15万户。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严格汛期值守、巡查、预测预警预报等制度,落实工程治理和应急避险防灾措施,有效杜绝了重大群死群伤事件。

  就业和社保工作成效明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结合重大产业培育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和就业促进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6.1万人。推进青年见习基地建设,实施小额贷款项目,积极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57.4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5万人。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覆盖面分别达69.1%、70.2%,农村低保老人提前全部纳入新农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73元、达到1288元,城乡低保标准平均值分别达到251元/月和1329元/年,较2010年底分别提高44元和305元。730.9万人次城乡贫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彝区和秦巴山区各县均纳入免费中职教育计划。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稳步推进。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天府科技英才、企业家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计划顺利实施。新建留守学生之家566个、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156个。四川川剧大剧院试运行,省图书馆新馆、美术馆、非遗保护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全省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和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1.74万个农家书屋基本建成。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6%、97.7%。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推进,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成效明显,婴儿死亡率连续四年低于全国平均值,孕产妇死亡率同比下降6.3%,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中医药发展加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全民健身迈出新步伐,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档案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统计、科普、测绘、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进步。地震、水文、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纵深推进“大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信访工作有序开展。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清网行动”和扫黄打非行动。维护司法公正,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9.47%、6.15%。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民族宗教工作稳步推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把维护藏区稳定作为重中之重,藏区大局保持稳定。

  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国防动员“五个一”、征兵工作、双拥优抚、军民共建活动扎实推进,军队退役人员接收安置稳步进行。人防指挥所、核心疏散基地等重点人防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省委正确领导,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力支持四川改革发展的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区、市),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扎实做好2012年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十分严峻复杂,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尽管我省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长期制约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很多,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难度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大幅上升,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生产要素供应持续偏紧,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大。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成渝经济区建设、推动藏区跨越发展、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等,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将主动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我省实际,201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以内;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规模扩大、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抓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重点,在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的前提下保增长、求提高,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认真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按照“双核五带”总体布局,做强做大成都发展核心,加强成都都市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成德绵乐同城化进程,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沿长江、成绵乐、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发展带建设,积极承接双核辐射,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临港经济,推进沿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尽快形成一核支撑、多头并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切实加强川渝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动跨区域合作项目实施,推进跨区域城市群和川渝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

  全面启动天府新区建设。围绕“产业成都”目标定位和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要求,着力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按照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要求,大力发展具有创新性、先导性和带动作用强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吸纳聚集一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按照“一城六区”组合型城市布局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产城一体单元建设,突出“一城”,加快上马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和重大商务项目,尽快形成中央商务区功能。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保护生态资源、注重文化传承,先行建设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加强对历史文化城镇、街区和体现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加快推进新川创新科技园、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两湖一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迅速上规模、聚人气、上档次、树形象。

  加快攀西地区和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大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促进攀西钒钛稀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强化彝家新寨等民生事业发展。全面实施促进藏区跨越发展规划,继续抓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深入实施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二、大力实施“两化”互动,促进产城一体发展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围绕重点产业、企业、产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经济运行调节,提升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实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抓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品的产业化,大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优化“7+3”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优势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重点产品、关键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加快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尽快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小巨人”、“成长型”企业。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强化以质量为核心的“川企”、“川造”品牌推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西部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建设,加强服务贸易、商务信息、会展经济等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及区域性交易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
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和平台建设,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
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强金融基础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把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融入天府新区规划加快建设,规划建设第二金融后台服务集聚区。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法律服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和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涉农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强化境外旅游营销,启动实施“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建设稻城亚丁国际精品旅游区,旅游总收入达到2800亿元。研究制订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认真落实用电、用气支持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等政策。推进成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启动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市、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着力培育“四大城市群”,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推进跨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共建共管。突出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和重点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注重园区整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推动产城一体化。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增强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功能。细化落实相关政策,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在条件成熟的地级市和县城开展新进城人口融入城市试点工作,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继续实施好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
着力培育和做强做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支撑行动。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规划建设四川科技创新核心区,搞好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三、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强化投资拉动。全力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建设成绵乐客专、成渝客专、成兰、兰渝等19个在建铁路项目,积极推进川藏铁路成都至昌都段、成昆铁路扩能改造、隆黄铁路内江至毕节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乐雅、丽攀、成自泸赤等39个高速公路项目,力争纳黔、达陕、映汶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
推进成都国家级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稻城亚丁机场、阿坝红原机场建设;
加快亭子口航电枢纽、渠江广安段航运工程、南充港、广元港建设,做好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和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加快武引二期、小井沟、开茂水库等40个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毗河供水一期、九龙等12个大中型水利工程。突出产业创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富士康、仁宝、纬创、联想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和吉利、一汽大众等汽车项目以及“三江”流域在建大型水电工程、福溪火电厂等能源项目建设,推动官地、锦屏、向家坝水电站等一批能源项目顺利投产。加快西部信息网络枢纽建设。

  扩大消费需求。坚持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相结合,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落实好收入分配调节的各项政策,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业,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旅游、健身、文化等消费,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消费、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和商业模式,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综合商贸中心,大力促进农村消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让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成都国家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推广试点经验。全域编制城乡规划,开展新村、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条件的地区在自愿基础上稳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严格规范、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城乡经济相融。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实施农业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着力构建现代农技推广体系。继续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确保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810万亩,重点培育马铃薯、蔬菜、水果、油菜、茶叶和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建设300个万亩示范区。深入开展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提质扩面,推进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88个生猪基地县建设,深化红原、炉霍牧区生态型特色畜牧业试点,发展现代高原草地畜牧业。积极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发展立体林业。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10个县的“全域灌溉”试点,实施“六江一干”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加快179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00座。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推进丘区和盆周山区“集雨灌溉工程”,加快农村机电提灌设施更新改造。继续实施好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和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解决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5万户。以藏区无电地区为重点完善农村电网,解决2.2万无电户用电问题。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

  加快新村建设步伐。以示范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新农村50个省级示范片和10个整体推进县建设,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1万个以上。切实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完成以县为单位的新村建设规划,在同步谋划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基础上,实施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合理确定新村(聚居点)的发展规模、空间布局、聚集度,建立完善建管机制。探索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式,建成新农村综合体50个以上。扎实推进渠江流域以新村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确保因灾民房倒塌农户全部住进新房。加强对农村建房的技术指导,改造农村D级危房18.2万户。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川东北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川西北高原藏区作为主战场,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强化多村连片扶贫开发,实施5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加大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贫困县和贫困村帮扶力度,做好重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

  五、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机制。按中央部署要求,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主要任务,积极扶持转制院团面向市场、服务群众。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成博文集团组建工作。扎实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四川大剧院、社科馆、文艺家之家和省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演艺中心、新闻发布中心等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扶持艺术创作生产,打造“艺术川军”。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农家书屋建设,支持农村电影放映。深入开展“春雨行动”,提高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制作译制播放能力。加强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大力推进国家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相关工作,启动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传承和弘扬藏、彝、羌等民族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教育与文化紧密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藏羌文化产业走廊、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印刷复制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战略,形成“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做强做大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新业态。开展广播电视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规范演出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民生保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省级财政拟安排资金超过200亿元。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加强就业扶助,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人员和“9+3”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地震灾区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大力扶持自主创业,抓好成都、绵阳和攀枝花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大社会保障扩面征收力度,扎实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巩固扩大医保覆盖面,开展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开展工伤预防试点。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强化孤儿保障和五保供养工作,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持续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积极帮助化解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深化县级医院改革。加强职工体检和职业病防治基地建设。支持三州中心医院建设。稳步推进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提高农民受益面和保障水平。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分配、管理体系,建设保障性住房19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9万户。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测能力,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监管。努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制定实施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引导企业稳步增加普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全面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兑现。启动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产业及其精深加工、配套服务等增收致富产业;
发展提升劳务经济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
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适时调整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城乡低保调标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等政策,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孤老、医疗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大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增加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降低成本,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细化保供稳价应急预案。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试点。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建立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好“九件大事”,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城市新区建设、文化繁荣发展、新村建设、自主创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地质灾害防治、完善群众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全面启动县级公务卡改革试点。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优化转移支付办法。有序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稳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继续加强和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效防控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落实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大力培育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发展民间借贷。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突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产品和外资利用,引进国内省外直接投资7500亿元,到位外商投资100亿美元以上。实施“三带动”外贸创新发展战略,选择培育10个外向型产业园区,大力拓展国(境)外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50亿美元。有重点、有步骤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稳步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深化与对口援建省市的合作,扩大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合作。办好第十三届西博会。做好外事、港澳台侨和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

  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公开透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坚决制止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加快研究出台民间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经济产业集中发展区。支持大型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

  八、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3.5%。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支撑项目、重点示范项目,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深入推进建筑、交通运输、商贸、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机动车尾气、危险化学品、固体废物、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和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落实岷江、沱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开展出川断面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

  加强生态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6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5万亩,增加森林面积175万亩、森林蓄积1450万立方米。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继续推进生态县(市、区)和生态工业园创建活动。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管理,强化川西北地区湿地保护,搞好生态脆弱和敏感区域生态修复。全面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加快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切实做好重要场镇、人口聚集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等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密监测、重点防治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及时采取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应急除险等措施,防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加强污水综合治理回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差别化供地政策,着力保障重点新区、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和重大民生工程用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抓好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

  九、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全省地方属学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以上。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搞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大力实施职教攻坚和“9+3”免费教育计划,搞好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把新扶贫标准以下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纳入免费中职教育。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能力。做好艾滋病、大骨节病、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以及职业病防控工作。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 “十年行动计划”。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三项制度”,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做好老龄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大力发展青少年事业。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深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加强科普、地方志和档案基础等工作。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加强信访工作,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干部下访。继续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和运行机制,妥善解决各类社会诉求。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控体系。维护司法公正,做好“六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发现问题迅速限期整改,彻底消除隐患,确保孩子安全。做好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全省防灾减灾大演练。加强地震、气象、测绘、水文监测预报工作。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强化依法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藏区维稳工作,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分裂斗争。

  加强国防建设。切实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征兵、民兵预备役和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做好转业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推进人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人防重点工程建设。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创建活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机关行政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7件,制定政府规章10件,办理全国、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578件;
省直部门审批事项从486项减少到478项,其中由省级部门审批387项、受理和初审并报国务院审批91项;
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成为全国试点省之一;
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结率97.4%、按时办结率99.99%;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上升至全国第4位、政府信息公开专项指标连续3年居全国第1位。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职能转变仍不到位,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
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和部位仍然易发多发。新的一年,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创造西部最优政务环境,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执政为民,推进共建共享。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全部工作中,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努力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强化法治理念,严格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执行省人大决议决定;
主动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发挥省政协的参政议政作用;
强化监察、审计监督,重视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突出重点领域和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提高行政立法质量。以实施行政强制法为契机,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提高执法水平。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政府职责体系,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推诿问题,防止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重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巩固提升“两集中、两到位”,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增强电子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绩效管理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规范统一的政府目标绩效管理框架。推进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严格行政问责,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加强能力建设,推进科学行政。前瞻研判宏观形势,密切关注走势,更加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超前谋划、提早应对,制定管用实用的办法和措施。加强比较研究,学习借鉴好经验,总结提升好做法,及时转化为切合实际的有效工作举措。注重学习提高,做好公务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遵循经济规律,把握市场法则,注重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良性互动,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准确把握先导性政策取向,加强政策运作机制创新,优化政策组合,发挥和放大整体效应。注重发挥决策咨询委、社科院、社科联、行政学院和省政府参事、文史馆员等的积极作用,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决反对挥霍浪费。深化政务公开,做好省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依法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基本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框架,突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招投标、医药采购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查处力度。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2篇: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寿县十六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2012年1月12日寿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寿县人民政府县长  从维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不甘落后、奋力追赶,本届政府圆满收官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寿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生产总值98亿元,同口径增长12%。财政收入实现5.1亿元,连续跨过4亿元、5亿元两个台阶,增长29.4%,非税收入比重降至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增长16%。

(一)三次产业协调并进

──农业稳定增长。战胜冬春连旱,粮食总产179.8万吨,实现“八连增”。肉类总产15万吨,水产品总产9.3万吨,植树造林1.1万亩。土地流转60.3万亩,建立产业化基地308万亩次。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取得实效。炎刘镇三关村、龙楼村、广岩街道和安丰镇梧桐村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快速推进。“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3.5亿元。

──工业趋实趋优。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乡镇工业集中区专项资金800万元,兑现发展工业优惠政策奖励资金1.08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29%。工业用电量增长10.4%。预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同口径增长21%。实现税收5448万元,增长58%。华祥食品、江淮船舶、远翔油脂等骨干企业发展加快。

──三产繁荣活跃。实施旅游发展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八公山山前景观带、古城墙整治、护城河综合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孔庙、孙氏宗祠、孙叔敖纪念馆创建3A景区通过省级验收。寿县—合肥旅游直通车正式开通。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12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成效显著,新建农村连锁店100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5万台(套)。实现进出口总额2150万美元,增长32.5%;
利用外资936万美元,增长121.8%。

(二)对外形象显著提升

──扩大开放成果明显。组建工业、文化旅游、农业产业化3个专业招商分局,设立江苏、浙江、广东、上海4个驻外招商机构。全年引进项目182个,实际到位资金44亿元,增长62%。阳光半岛文化旅游、蓝博旺工程车辆、建淮管业等项目建设加快,永发橡胶、格义清洁能源、娃哈哈饮品、绿洲木业等项目相继开工。加快推进《合肥市与六安市寿县结对合作备忘录》议定事项。参与编制合肥市空港新城规划,六安(寿县)·合肥工业园初步落实选址。炎刘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肥西段即将建设。与合肥市互派人员交流挂职,组织260名干部赴合肥学习培训。编制新桥机场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落实供肥蔬菜基地1.1万亩。合肥市援建炎刘医院开工建设。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全年谋划项目449个,总投资508亿元。17个“861”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84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分别增长108%和21.8%。商杭高铁寿县站选址落实,济祁高速寿县段75公里线路走向确定,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全国8个淡水湖治理项目,首批到位资金8000万元。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中兴棉业彩棉紧密纺等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加快建设。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编制城区18个专项规划和70多个单项建筑设计。稳步推进征地搬迁工作,搬迁住宅1530户、企业32家,寿蔡路改造全面启动。众兴路、靖淮路、大泉豆腐街和通淝路南延伸段建成使用。紫金路、东津大道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建成安置房、公租房和廉租房5902套、60.3万平方米。客运中心、城建指挥中心正式启用,城投大厦即将使用,县一中、县医院新区建设加快,新建防空地下室3万平方米。出让经营性土地79宗、20.2亿元。开发整理土地10.3万亩,土地置换7035亩。拆除违法建设165 例,查处非法用地240宗。加快管网配套,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环境得到改观。

──承接平台功能增强。新桥国际产业园获批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累计6亿元,新桥大道寿县段和自来水厂建成使用,科技大道等10条道路全面建设。入园企业30家,开工建设18家,签约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经济重心南移态势显现。巩固提升县工业园,4条道路配套工程顺利推进,九龙、双桥拓展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规即将评审。8个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刘岗、堰口工业集聚区发展势头强劲。

(三)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民生工程投入资金8.6亿元,落实县级配套资金1.6亿元,惠及城乡居民12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3990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新建农村敬老院10所,社会儿童福利中心主体工程竣工。持续开展人口计生“三把”活动,人口自然增长率6.3‰。完成校安工程99个,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76所。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107个。“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登上央视舞台。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村村拥有标准化卫生室。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为十五届政府工作划上圆满句号。本届政府任期五年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内聚信心,外塑形象,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多重自然灾害重大考验,解放思想,务实苦干,不甘落后,奋力追赶,办成了很多过去想办都没有办成的难事,办妥了很多有利于寿县长远发展的大事,办好了很多惠及全县广大干群的好事,为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由55.5亿元增至98亿元,年均增长12.1%。财政收入由1.8亿元增至5.1亿元,年均增长23.1%,财政贡献率由3.2%提高到5.2%。工业税收由1434万元增至5448万元,年均增长30.6%。粮食总产突破35亿斤,4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旅游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1.9%,建成4A景区2个,3A景区5个。

五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逐步改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年均增长35.6%。完成正南淮堤和安丰塘、大井、花果等水库除险加固,移民迁建和淠史杭灌区续建工程持续实施。合淮阜高速寿县段建成通车,改扩建县乡道路201公里,完成村村通水泥路1268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所1座、35千伏变电所5座。编制实施县城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南新区控制性详规和新桥国际产业园总体规划。城南防洪圈堤建成,春申广场和城墙“五环”工程投入使用。城南新区10平方公里核心区具备开发条件,“一城四区”格局基本形成。八公山建材加工企业全面关闭,城区燃煤锅炉全部淘汰。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完成,中心镇和重点镇建设加快。

五年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成效突出。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工商办管脱钩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顺利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全面实施,取消行政审批53项,获“2011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殊荣。金融生态环境明显向好,新增贷款由0.94亿元增至8.04亿元,年均增长54%。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2亿元,是前五年的5.1倍;
进出口总额6470万美元,是前五年的5.8倍。

五年来,依法治县深入推进,政府效能得到提升。坚持依法行政,注重科学民主决策,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逐步完善,政务公开得到加强。“五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称号。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0件、建议461件和政协提案625件。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完善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和项目招投标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600元,年均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年均增长16.4%。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25.8亿元。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正式招生。保持低生育水平,获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县博物馆跻身首批国家二级馆,正阳关抬阁肘阁和寿州锣鼓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和省级“非遗”名录,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获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称号。强化信访维稳,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被评为全省首批平安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科技、质监、工商、物价、档案、地震、农机、气象、邮政、通信、烟草、盐务、统计、海事、对台、外事侨务、安全生产、扶贫开发、砂石管理、食品药品、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奏响了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谱写了寿县发展的绚烂篇章。所有成绩,都来自于县委坚强而有力的领导,得益于县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县广大干群的不懈奋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武警官兵和寿西湖农场、正阳关农场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寿县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倍加值得珍惜。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有以下体会:必须始终坚持党委领导,凝心聚力,团结协作。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争取各方有力支持和配合。实践证明,只有把团结协作作为第一保证,靠大干凝聚人心,靠苦干鼓舞士气,靠实干激发热情,靠实绩赢得民心,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才能得到提高。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五年来,我们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工作推进模式,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促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才能把握形势、发挥优势、形成胜势,激发内生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围绕中心,加快发展。五年来,我们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坚持文化立县、工业富县、开放兴县,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践证明,只有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发展凝共识、破难题、创实绩,才能奋力追赶,争先进位。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记宗旨,执政为民。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放在首位、记在心中,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些体会,是本届政府五年实践的探索和总结,是以往工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今后工作必须遵循和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环境、土地、资金、人才和节能减排等发展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
工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
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大;
城镇规划管理不到位,文明创建亟待加强;
垄断经营、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
少数部门作风不实、效率低下,个别干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为此,我们必须下决心消除一切阻碍寿县加快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未来五年富民兴县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寿县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时不我待。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坚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更加注重三农、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力推动中部崛起,大力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化水平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省委、省政府打造合肥经济圈,支持皖北及沿淮三市七县加快发展,深入推进结对合作,市委、市政府把新桥国际产业园列入“一轴两翼”战略规划,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新桥机场即将通航,济祁高速、商杭高铁、淮河黄金水道、引江济淮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我县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更为宝贵的是,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认识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后发效应即将显现。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力营造敢干、会干、快干、实干的创业氛围,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三年见效,五年起跳,十年改貌”的既定目标!

根据县十三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部署,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文化立县、工业富县、开放兴县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文化旅游提升战略和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实,加快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寿县。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更加突出开放发展,增强实力。突破围城谋发展,打开城门搞建设。思想观念更加解放,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创新发展更具活力,生产要素加速汇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规模工业增加值翻两番,增速跻身全市上游,人均指标不断前移,生产总值突破210亿元。

──更加突出人文发展,彰显魅力。打造依山傍水、崇文重教、宜居宜游、富商安民的文化名城。城区建成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达20万,城镇化率达47%。文化建设全面强化,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文化旅游成为支柱产业,新创4A景区3个,旅游业综合收入45亿元。争创国家和省级城镇名片,寿县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

──更加突出持续发展,培植潜力。青山绿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强化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步伐加快。林木覆盖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

──更加突出和谐发展,提升幸福。民生工程全面加强,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更加有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逐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治安状况全面改善,城乡更加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快速提升。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既是充满机遇、富有挑战的五年,更是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五年。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奋发图强,寿县就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三、提升标杆、砥砺奋进,新的一年争先进位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是我县“五年起跳”关键之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我们将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奋力推进寿县建设新高潮、发展大提速。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财政收入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到位境内资金和境外资金分别增长20%和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林木覆盖率增长0.5%,单位GDP能耗下降4%,全面完成各项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在工业富县上主攻,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拓展承接平台。快速推进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突出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加大土地报批、收储和征迁力度,完成和谐大道等10条道路和污水处理厂、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确保建成区达5平方公里,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企业20家,入园企业达50家。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成立新桥行政服务分中心。积极推进创凯电子、合叉叉车、隆平高科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新桥国际产业园为重心,着力打造“炎刘―三觉―安丰”金三角。继续清理县工业园闲置土地,完成定湖大道等工程建设,促进财富汽车、楚井坊酒业等企业达产增效。加快九龙、双桥拓展区规划建设,力争起步区达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10家。扶持8个工业集中区和刘岗、堰口工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力争分别新增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

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程,加快国能生物质发电、蓝博旺工程车辆、耐力特车业、瑞博电子、海宇电气等投资超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培植工程,进一步壮大羽绒纺织、新型建材、船舶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电子电器、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骨干企业壮大工程,扶持乐林钢构、三祥羽毛、板桥草席、成美水泥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银丰棉麻、如今食品、远发工艺品、八公山豆制品等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扩张规模。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入 28 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

提升企业素质。鼓励自主创新,支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省级豆制品检测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继续实施商标、名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全年新增著名商标2个、名牌产品3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产品10个。严格节能减排目标管理,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和还乡创业。培育企业管理人才,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水平。

(二)在城镇建设上攻坚,推动城乡面貌快速提升

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优化城南新区、古城旅游控制性规划和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争取楚都遗址保护规划批准实施,精心设计重要地段、重要区域、重要建设项目。稳妥推进八公山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古城区北部、留犊祠巷古街区、寿蔡路、寿春南路西侧、明珠大道以南、原新城高中周边等局部地段旧城区改建项目。加快东津大道、楚都大道东西延伸段、寿春路拓宽、寿蔡路东段建设,启动瓦埠路、双桥路建设,城市核心区基本形成道路循环。完成宾阳、寿滨、楚都、南关、八公山小区一期建设,推进明珠、城南小区建设,促进展业酒店、宾阳豪庭、玫瑰公馆等商业开发,积极引导人口出城。完成县一中、县医院新区建设,推进政务新区、农业大厦、体育中心、广电中心和二中、三中、实验小学新区建设,筹建城市规划展示馆、城市建设档案馆和城市综合体,实现县四个班子等机关单位出城。加速城南新区垃圾中转站、自来水二厂扩建、污水处理厂二期及管网配套建设步伐,加快景观渠建设,完善主干道景观,建设宜居城市。

加强城镇经营管理。坚持集约节约高效用地,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建设用地指标争取力度。强化经营性用地推介,科学投放土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加强已征收土地管理,加快出让地块项目建设,强化土地出让金收缴。严格执行规划,实施块状开发,严厉打击非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加快安置房、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加强公共设施监管,抓好交通秩序、空中杆线、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规范户外广告、牌匾管理,争创全省文明县城。

加速村镇建设发展。加强乡镇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大力实施乡镇“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完成安丰镇德宽大道、堰口镇春江大道建设,加快大顺、板桥、迎河、三觉、瓦埠、刘岗、众兴等乡镇“一条街”建设,规范涧沟、双桥、丰庄、小甸、双庙集等乡镇商住小区开发,实施炎刘、正阳关等乡镇旧城区改建项目。完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秸秆禁烧和收储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在扩大投入上突破,推动支撑力量快速增强

推进项目建设新突破。突出抓好22个“861”项目、100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当年投资77亿元,80个项目建成使用。全力加快新桥阳光半岛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安丰至炎刘、双桥至安丰塘、堰口至陶店、苏王至枸杞等公路改建和农村危桥加固任务,推进寿蔡路升级改造,积极争取济祁高速寿县段开工建设。加快实施风险探矿、风力发电、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八公山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及九龙110千伏变电所等项目,力争新桥国际产业园再建一座110千伏变电所。建设户用沼气5000户。强化项目谋划争取,编制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牵动性项目,力争储备重点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600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继续实行领导联系推进机制,强化督查调度,确保重点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和优惠政策,围绕重点区域,紧盯重点客商,强化驻点招商、专业招商,推进领导带头招商和以商招商。实施产业招商,继续开展与央企、省属企业和知名企业合作,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吸引发达地区共建“园中园”。继续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提高招商精准度,重奖招商功臣。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实际到位内资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

推进合作融入新突破。落实合肥经济圈城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主动对接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文化旅游等规划,推动同城化进程。进一步强化与合肥市结对合作,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和议定事项落实反馈机制,推动联合招商、劳务协作、人才交流、融资担保等合作。积极争取炎刘至新桥机场快速通道肥西段、团肥路肥西段、土拐至小甸和吴山至安丰公路长丰段加快建设。着力打造六安(寿县)·合肥产业园,推进合肥市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向寿县布局,实现错位发展、互利共赢。

推进资金投入新突破。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升财政运行质量。完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快金融业发展,强化银政企对接。加强与省市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争取金融单位增设分支机构,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健全财政性资金存储与金融机构贷款挂钩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力争新增贷款总额增长25%。

(四)在三农工作上抓实,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建立高产核心示范区110万亩,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6万亩席草、3万亩蔬菜、1万亩水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133个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打造迎河省级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新桥国际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拓展功能,做好“三品”认证,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力争新增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省市龙头企业6家,创建品牌农产品20个。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的要求,继续推进梧桐村、龙楼村、三关村、广岩街道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贷款政策,加大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等项目实施力度,有效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加快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新一轮治淮工程,完成正南洼地治理、瓦东干渠和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中型涵闸除险加固、移民迁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淮淠河采砂治理。开工建设马黄岗水库、张马淠堤和杨西分干渠除险加固工程。积极争取东淝闸大型泵站、寿西湖行洪区调整改造及梁家湖、肖严湖、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强化水资源管理,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五)在文化旅游上倾力,推动服务经济快速壮大

强势扩张旅游经济。继续实施旅游发展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重点景区质量提升年”活动。保护一批文物古迹,恢复一批历史遗迹,拆除一批与古城风貌不符的建筑,推进定湖门复建、护城河综合治理、船官湖和东台湖恢复等项目建设,策划古城整体恢复、北门河中岛和安丰塘、瓦埠湖综合开发利用等重大旅游项目。加快发展旅游接待宾馆、旅行社,规划建设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旅游购物场所。持续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创建全省优秀旅游乡镇。加强宣传促销,深化区域旅游协作。推进旅游开发公司市场化经营,规划建设八公山旅游产业园。强化行业管理,健全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力争创建4A景区1个、3A景区2个,全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14亿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精心打造新桥阳光半岛大型户外实景演出等演艺项目。积极筹建寿春城遗址公园,推进楚都影视基地和寿春文化产业园建设。保护利用正阳关抬阁肘阁、寿州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引导文化商品研发,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文博、书画、创意、动漫等文化产业发展,引进培育文化创意企业2家。

促进服务业不断增长。树立大市场、大商务、大流通理念,实施商贸流通双百工程,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贸流通企业2家,力争引进世界500强商贸流通企业1家。支持楚都国际建材城、寿州时代广场、华润苏果、华联CBD等项目快速发展,推进新桥空港物流园、新城区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业平台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和服务网络,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提高服务外包、保险证券、健康休闲、家政物业等消费份额。加强市场监管,做好消费维权,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

(六)在改善民生上用心,推动幸福寿县快速建设

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健全民生工程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确保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落实配套资金,强化工程质量,严格资金监管,不断完善民生工程管护机制,确保争先进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就业,新增就业岗位3400个。扩大城乡医保受益面,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发展老年人、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落实扶贫开发新纲要,实施整村推进26个,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开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抓好校舍安全、校车安全、校园安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文化艺术精品“四个一”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和“非遗”展示馆功能,争创“中国书法之乡”。完善计划生育“村为主”机制,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探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中心卫生院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办好市老运会。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扎实开展“六五”普法。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加快物价、人防、农机、统计、气象、档案、地方志、防震救灾、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维护道路安全通畅。强化网格化管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预案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强化矛盾排查调处,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完成既定目标,需要全县共同努力,更需政府积极作为。我们必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准则,塑造敢担当、干实事、有作为、重廉洁、比奉献的政府形象。

让人民满意,必须依法行政,规范作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遵循政府工作规则,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工作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府。

让人民满意,必须脚踏实地,亲民爱民。强化“政府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意识。始终站在群众立场谋划工作,围绕群众利益开展工作,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工程施工环境和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坚决铲除地霸、市霸等黑恶势力,努力营造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的发展环境,打造服务政府。

让人民满意,必须开拓创新,优质高效。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创新意识,打破思维定势,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严格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倡导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灵活办,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杜绝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推动政府工作提质、提速、提效,打造效能政府。

让人民满意,必须反腐倡廉,勤俭节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完善土地出让、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监管机制。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打造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发展没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今天的寿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
心齐、气顺、劲足,蓄势而发。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亲民、爱民、为民,同心协力,开拓奋进,鞠躬尽瘁,努力谱写寿县又好又快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寿县的明天,人民更加幸福!肯定十分美好!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国家通过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发展,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人口计生“三把”活动:把干部作风搞正、把统计数据搞实、把基层基础打牢。

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部门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及公共服务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行政审批服务股室整建制向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
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中心到位,部门向窗口授权到位。

9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即,正阳关抬阁肘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9项,即,正阳关抬阁肘阁、寿州锣鼓、紫金砚制作技艺、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大救驾制作技艺、四顶山庙会、寿州大鼓书、淮词、安丰塘的传说。

一轴两翼:六安市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的平台,一轴即合六工业走廊,南翼为舒三工业集聚区,北翼为新桥国际产业园。

“炎刘—三觉—安丰”金三角:六安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统筹发展五大“金三角”,其中寿县发展以新桥国际产业园为重心的“炎刘-三觉-安丰”金三角。

飞地经济: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发达地区的资金和项目放入欠发达地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今年首次由国务院对产粮大县进行表彰,统一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我县位列其中。

东台湖、船官湖:根据《水经注》记载,将位于寿县古城与八公山之间的团结湖、蜘蛛湖,更名为东台湖、船官湖。

商贸流通双百市场工程: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六安市全市范围内,建成两千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百家以上、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百个以上。

文化艺术精品“四个一”工程:编创一台以“楚风汉韵”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拍摄一部反映本土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打造一台时苗留犊黄梅戏,出版一套历史名人专辑及系列片。

第3篇: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四川省仁寿县 [(四川省)2019年仁寿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年1月18日在仁寿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仁寿县人民政府县长 顾贵鹏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极具挑战、极其艰难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克难奋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5.8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3.4亿元,同口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9.6亿元,同比增长1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9.2%。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经济质量更高。主动调整结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县工业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达57.1%,新兴产业占比提高2.95个百分点达46%,高新技术企业新增4户达21户。整体退出煤炭行业,依法关闭高污染、高耗能和“散乱污”企业79户,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9.9:49.1:31,一产占比降至20%以下,三产占比首次突破30%。工业入库税金增长11.3%,财政收入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新增存款、贷款分别增长160%、360%,稳居全市第一。

  二、发展动能更强。创新激发无穷活力,招商引来源头活水,一批过去不敢想、引不来的项目纷至沓来。成功引进总投资404亿元的信利高端显示项目和阿格瑞新材料、万科、正大、云南褚橙等行业龙头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6亿元,签约资金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目前已确定的2018年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是2017年的2.8倍。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福仁缘、天府江东等10户重点扶持企业快速发展。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启动2万亩核心区建设,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做法,连续3次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完成黑龙滩风景区规划修编,为加快中铁四川生态城、长岛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成功引进万科集团打造天府花海书香小镇。乡村旅游全面提档升级,建成裸伊谷等民宿示范点,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增长22%。

  三、城乡建设更美。修订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出台县域规划管理技术规范,聘请规划大师编制城市会客厅、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城综合交通枢纽站、公共停车场、怀仁大道等重大市政项目推进顺利,视高、黑龙滩、汪洋等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县城拓展2.9平方公里达40.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优化货币化安置方式,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利、万科、北辰等知名房企竞相入驻,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79.3万平方米、增长29%。强力实施全域综合交通大会战,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仁沐新高速、天府仁寿大道清水段建成通车,连汪燕铁路加快建设,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红星路南延线、成宜高速开工建设。

  四、民生福祉更优。举全县之力抓好脱贫攻坚,30个市级贫困村脱贫摘帽,4156名贫困人口顺利通过省级交叉考核验收。全面完成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提前实施3236户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棚户区改造4500户,农村危房改造5529户。投入30亿元,解决了10多年来累积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强力实施“蓝天碧水”十大行动,启动球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PPP项目,全面完成黑龙滩饮用水源保护地市、县取水口农家乐、农户搬迁,关闭取缔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174户,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312户,越溪河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5个月达到地表Ⅲ类水质标准;关停县城雅森特木业,全面淘汰县城燃煤小锅炉、取缔燃炭(煤)烧烤店铺、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装置,PM10、二氧化硫浓度分别同比下降3.8%、62.7%;全面推行公司化保洁,城乡环境治理实效显著提升;全面推进废弃工矿地复垦和尾矿治理;大力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仁寿行动,成片造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8.5%,顺利通过中央环保专项督察。投入5000余万元,优化提升城市公交,开通社区巴士,引入共享单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投入4.8亿元,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硬件、软件水平大幅提升,顺利通过市级复核验收;实施集团化办学,秋季招生全面消除大班额。新中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汪洋镇中心卫生院启动建设,县人民医院连续入选“全国百强”县级医院,县中医院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富加、禾加等6个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投入42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高标准配置17辆急救车辆,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半程马拉松比赛、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等系列活动,建成3个省级示范综合文化站、5个市级综合性书屋、2个城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抬工魂》被评为2017年“锦绣四川好戏连台”四川省优秀剧目。

  五、社会治理更实。完善政府运行规则,文件、事务限时办结。实行县级领导分管乡镇制度,完成县级部门机构整合,政府职能更加清晰,工作运行更加高效。加强审计监督,高质量完成20个乡镇、10个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出台招投标管理系列制度,推行500万元以上政府性投资项目招标文件集中会商、500万元以上项目结算自审制度。实行重点难点工作奖惩和目标考核二次分配,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创新安全监管“一包一”责任制,引进第三方专业巡查,安全生产基础更加牢固,得到省政府巡察组高度肯定。大力推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十三条,积极做好煤矿企业关闭工作,国务院和省政府验收组高度肯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开展法律宣传引导,开通公众“有奖爆料”平台,开展乡镇党委书记全覆盖走访贫困户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遗留问题,开展三轮车非法运营和道路安全、消防安全、民工工资、房地产领域等专项治理,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把三关、解三难”社会救助、社区戒毒康复“168”等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仁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仁寿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个别经济指标未能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7%、14.9%;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个别干部担当不够、执行不力、办法不多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迈入新时代、应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纵观全局,全国经济已经触底,“L”型走势已经形成,进入新一轮平稳增长的经济发展周期。审视县情,仁寿的发展面临天府新区、成都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等多重机遇,仁寿已经成为资本聚集的宝地、人才荟萃的高地。经过一年来的招商项目储备,从2018年起,仁寿将迎来高质量、中高速的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今年将是实现大投入的一年。全县上下务必清醒认识、充分准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以“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统揽,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开放共享”思路和“四区牵引、五极联动、产城一体、全域发展”路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强力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创新、乡村振兴“三大战略”和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开放合作、改革创新、生态环境、民生事业“七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美好仁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以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产业发展。坚持项目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着力培育骨干企业、行业龙头,全年新增规模企业25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工业入库税金增长12%以上。继续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确保新增年生产性税收过2000万元、吸纳就业1000人以上企业3户。加快推进21个“短平快”工业项目,确保6月底前全面投产。加快新型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建设,助力产业提档升级。文林园区重点抓好信利项目建设,完成第5代TFT-LCD高端显示项目厂房建设,确保第6代AMOLED显示器件项目开工建设,招引配套企业15户以上,全年完成投资70亿元,产值52亿元,税收3亿元。视高园区着力在招引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抓好铂智汇、中广核等项目推进,打造天府新区产业创新转化基地,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全年完成投资58亿元,产值206亿元,税收6亿元。汪洋园区重点招引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推动园区向新型建材产业园转型升级,全年完成投资3亿元,产值32亿元,税收1.2亿元。临港经济区完成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启动产业新城建设。

  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工商资本投身现代农业,全年新流转土地5万亩以上,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0户,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8个。围绕主导产品,进一步完善技术保障、市场营销等支撑体系建设,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孵化园、气调库和柑橘、梨、枇杷研究中心、鲜果采后处理中心等配套设施。出台支持农业发展奖补办法,推动农业设施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中华枇杷园工业企业3月底前投产,云南褚橙2万亩基地基本建成,建成正大集团种养循环种猪场2个、代养场100个。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成片发展5万亩以上,积极引进水果加工龙头企业。现代粮食产业园区要坚持强主业、出形象、求实效,打造生产水平先进、产品质量优良、营销网络高效的现代农业园区,巩固全省产粮大县地位,全年完成投资1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黑龙滩、三岔湖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继续推动农家乐向民宿转型,新发展高端民宿4户以上,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2亿元。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引进1户全国知名的物流企业,支持欧尚进驻城北商圈,力争6月底前开门营业。加快金马农产品批发市场、天府国际车博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工程,电商交易增长20%。黑龙滩风景区完成投资80亿元,税收3亿元;长岛未来城半山湖景项目主体竣工,英迪格五星级酒店、中铁四川生态城展示中心建成投用,特色水街、地中海俱乐部全面开工。天府花海园区全面向城市经济和服务业转型,启动万科书香小镇项目,悦榕集团五星级酒店力争开工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和业态,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业主高水平开发三岔湖和五龙山片区。

  二、狠抓城乡建设。坚持生态打底,突出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坚持“北上、东进、西融、中优、南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地块的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启动城乡水系规划编制,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快推进金马斗渠等县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全力打造水景观。全面启动城市会客厅、文化公园、信利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明确各城市组团功能和特色,彰显城市品位,县城规模拓展2.2平方公里、新增人口2.1万人。在严格功能定位和保持各自城镇特色的前提下,推进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天府花海、黑龙滩城市组团发展,打造面向全国、全省的宜居宜业山水新城。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富加、汪洋等区域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功能,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加强房地产市场和城市管理,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公园、公共停车场、垃圾压缩站等配套建设。着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创建省级“四好村”20个。

  加快综合交通建设。投入35亿元,强力推进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连汪燕铁路、成宜高速、红星路南延线、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黑龙滩环湖东路、天府仁寿大道二峨山段、仁简快速通道开工建设,天府仁寿大道城区和大化段、G351线富资段建成通车,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竣工。按照60个乡镇均有等级公路对接骨干道路的标准,完成对接规划编制,年内启动实施。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奖补办法,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积极争取通用机场布局仁寿。加强出租车管理,下决心提升服务水平和档次。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强力推进球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PPP项目和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建成5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实现工业园区、乡镇场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深入推进全域垃圾处理两年行动,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污染物削减任务,PM2.5、PM10年均浓度下降9.6%,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确保实现100%。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仁寿行动,成片造林2万亩,四旁植树200万株,积极推进“创森”工作。探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行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狠抓民生改善。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力推进脱贫奔康。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下足绣花功夫,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突出抓好产业扶贫、住房安全建设、医疗教育扶贫、新风塑造等,持续提升贫困群众收入、保障水平,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持续抓好民生实事。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试点推行民生工程票决制,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0%以上。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户。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大力实施“健康仁寿”计划,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推行分级诊疗,推进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引进省人民医院、日本葵会等高端医疗机构入驻仁寿,抓好妇女儿童医院、中医院、天府视高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全面启动科职院仁寿校区、天府一中、信利初中、信利小学、陵州初中、陵州小学等项目建设,全面推动高中和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加强教师引进和管理力度,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县内高校学科建设。完善创业和就业服务体系,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年内新增就业再就业8000人以上。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实施“两馆一站”和村(社区)文化室提档升级工程,积极推进“免费WIFI工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做好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妇女儿童工作。

  持续抓好社会管理。深入推进“一包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第三方巡查,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非煤矿山、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严格质量全程监控,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纵深推进“大调解”工作,加大纠纷矛盾排查调处力度,出台规范房地产和物业管理意见,妥善化解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抗击风险隐患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惩治力度,严防暴力恐怖事件,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狠抓自身建设。全面推进法治、创新、服务、廉洁政府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坚持每两周项目例会和一月一推进、挂图作战等体制机制。重点项目逐一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推进班子,实行目标考核,一月一推进、两月一督查,完成任务奖励并挂红旗,完不成任务对等惩罚并挂黑旗,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亲商、爱商、重商”理念,大力推行并联式审批、一站式审批和限时审批。园区设立项目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代办带领制,从项目签约到竣工投产所有手续,不需要企业出面的,一律由服务中心代办;必须企业出面的,一律由服务中心带着企业一起办,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进一步规范县属国有企业管理,放手支持国企在市场经济中做大做强。

  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抓好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坚持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制度,构建政府债务常态坚持机制,严控政府债务规模,坚决杜绝隐性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听取县政协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开展工作,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求真务实、守土负责和精诚团结,完善督导考核机制,营造真抓实干、敢抓敢干、会抓会干的良好氛围。

  全面加强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相关规定,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对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政府资金使用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塑造廉洁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力前进,为建设繁荣富裕美好仁寿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城市会客厅:由博物馆、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组成,位于仁寿城北新城天府大道、包家河湿地公园沿岸,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市品质。

  2.五高五铁、五纵五横:包括成赤、遂资眉、成都经济区环线、仁沐新和成宜五条高速;连汪燕、天府新区货运外绕线、成都市圈环线、天府新区轨道39号线至眉山延伸线和天府新区轨道39号线至仁寿延伸线五条铁路;天府仁寿大道、红星路南延线、黑龙滩环湖东路、国道213线、站华路南延线五条纵向干线公路;环天府新区快速、仁简快速、仁寿至资中快速、国道351线、省道401线五条横向干线公路。

  3.北上、东进、西融、中优、南调:北上,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区域,主动加强与四川自贸区、天府新区成都区域的互利合作,用好成都科研院所多的优势,构建承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首选地、产业创新转化基地,打造最具活力的眉山环天府新区经济带核心增长极。东进,发挥毗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区;打通红星路南延线、仁简快速、成宜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带动东部片区跨越发展。西融,主动融入眉山中心城区一体发展,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和现代服务业,高品质建设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新城。中优,县城老城区降容降密、增绿增闲增车位增配套;新城区优居优业,添活力添生态添文化,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现代之城。南调,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种养循环产业,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区。

  4.把三关、解三难:通过把组织领导、方案优化、政策指导“三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部门协同、实际操作、数据精准“三难”。

  5.社区戒毒康复“168”经验:明确“党政主导、乡镇负责、部门联动、定点包片、社会参与、人文关怀、康复回归”一条工作主线,强化人员、机构、财力、目标考核、政绩考核、巡察督导考核六大工作保障,制定工作站建设、档案管理、信息送达、双管双控、出所人员管理、病残人员收治、奖惩、问责八大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6.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每年筛选10户重点工业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方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到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入库税金突破21亿元。建成年生产性税收过2000万元企业10户,建成吸纳就业人口1000人以上企业10户。

  7.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工程: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帮助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升级,帮助群众普及电商知识,争创全国电商百强县。

  8.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在60个乡镇所在场镇、撤乡并镇后常住人口600人以上的场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聚集点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9.全域垃圾处理两年行动:全面加强垃圾收集、处理,主城区、县(区)城(建成区)、建制镇和村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90%、85%和8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高。

  10. “散乱污”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企业。

  11. 21个“短平快”项目:2018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的21个投资建设快、能稳定当期经济增长的项目,总投资49.3亿元。

推荐访问:成都市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