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篇)

时间:2023-05-02 10:45:04 浏览量:

篇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浅谈对当代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篇:浅谈对当代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考核作业

  浅谈对当代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要性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对学生不仅要重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做到无心理疾病,并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厌学是目前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例如,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表现出的教学内容过难,教师一味填鸭式教学等,这些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逃离学校去寻找不正当刺激,从而出现一系列品行问题,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可见,厌学是当代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自信心不足。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表现出对中职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精神苦闷”低落,失去自信心,自暴自弃。尤其一些学困生更是对学业、前途、未来不再抱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更有甚者,扰乱正常教学秩序,顶撞老师。

  3、人际关系不协调。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特别是独生子女),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里听音乐、上网玩游戏”,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忽略了人际交往。

  4、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有时的一些不良话语和行为也深深影响着学生,不该当着孩子面说的话随便就说,甚至,有的学生感觉有爸妈给自己”撑腰”,出了事情由他们来解决。

  当社会上出现一些违法的事情时,竟然有的学生认为那个违法的人真”厉害”!

  5、“逆反心理”现象突出。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产生”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等具体表现,有时与家长敌对“与人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6、“早恋问题”的困扰。由于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会感到”和他在一起很荣耀,有靠山”,成绩开始下降,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应。

  由上面的现象可以看到,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是中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

  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促进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因此,认识了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应引导教师利用各种条件,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

  1、创建优良的学校环境。校有校风、班有班风、教有教风、学有学风,培养良好的“四风”,既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稳定心理的环境因素,这将直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康心理的发展。在团结奋进”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能力都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每个学校都应培育良好的校风和精神,以净化学生心灵,优化学生心理,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引导教师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通过不同教学途径,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能

  力方面,而且在心理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和锻炼。

  3、教育者自身的不断完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教师健康的心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奠基石。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传授学生学业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态。

  4、采取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因此,最好是学校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外,教师还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我们学校特别建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很多心理问题,效果明显。

  5、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使孩子在心理生理方面能自我调节)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鼓励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并与他人团结合作。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认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1、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7)

  2、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第二篇: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摘

  要】长期以来,多数人比较注重身体的健康,而忽视心理的健康,但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而且还应包括着心理上的健康。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心理危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便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新一代。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学校

  家庭

  社会

  近年来,校园暴力、学生因小事而自伤、伤人,甚至自杀、杀人等等各种类型的案例常常见诸于各种报刊媒体,让人惊诧之余陷入痛楚的沉思。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不争的事实。而造成小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不开。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出现如此偏执行为?答案只有一个,心里健康问题!

  一、学校教育心理水平不高

  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并且处于推动发展阶段。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咨询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作为点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社会与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绝大多数人对此感到神秘和陌生。心理测量工具还有待科学化。个别辅导的方法如咨询还停留在一般的谈话,缺乏一定的咨询技巧,专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人员缺乏,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将之视为品德或思想问题,用德育的方法来处理。如,把孤僻看作脱离集体,把焦虑看成患得患失,把性格内向看作不暴露思想,用简单说教和行政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教育效果非常差,甚至适得其反。

  二、家庭教育不足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不少家庭不懂得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对子女经常训斥,缺乏感情交流,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限制其学习生活中的自由,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在学习中的失败,不注意方式地指责、羞辱孩子,给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如:上学期有个学生性格特别粗暴,动不动就骂人,满嘴的粗口;差不多天天都有同学投诉,教育了多次也没有改变,只好请家长帮忙了。结果请家长来的那天,人还没有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骂骂咧咧的声音,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就是那个学生的家长拉着儿子来认错。在那一刻我才明白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这样,有一部分都是受家长的影响。此外很多家长由于本身婚姻的不和谐,或者为了生计,经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以为有钱给子女用就是疼子女、爱子女,从没想过,子女需要倾诉、关心、支持,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很辛苦了,再加上中国的家长本来就比外国的含蓄,从不轻易透露自己对子女的疼爱,所以,当子女需要家长关心时,总有一种缺失感。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们交了那么多钱给你们学校,你们教师就必须帮我教好我的儿子(或女儿),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看着他(她),我忙都忙死了。家长管教的缺失使得教师的教育更为重要。

  而且现在在校学生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成了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对子女往往有

  求必应。而且由于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小孩,所以这些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交流。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我班有个学生有事无事都经常不来上学,我觉得好奇怪。经我家访调查才发现:原来他是家中的“小太阳”。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奶奶疼得厉害,要什么都可以满足。后来爸爸妈妈回来了,觉得对他有所歉疚,所以也很宠他。结果他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主要父母稍有点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不来上学。如果家长是骂了或打了他,他就会成天不在家躲起来,令家长很头疼。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与他谈心、教育,又和家长沟通、联系,他才慢慢有所改变。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却忽视了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绝大部分只停留在身体健康上,而没有注重心理上的健康。忽视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长期以来,人们要么耻于谈到心理健康问题,要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以至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使得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难度加大了很多,也更突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的方面:

  (一)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如果教师本身存在心理问题,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我们作为教师,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比学生的人生经验丰富得多,我们可以冷静地思考、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有改善自我,调控自我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创造宽容、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块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用心去思索学生,竭力寻找他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将会从中体会到教育是一种

  “享受”。

  (二)平等对待学生,诚心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办事要公平、公正,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地对待问题。对优等生,多看缺点,对后进生多看优点。不可感情用事,要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从情感深处,萌发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我们可以在心里欣赏成绩好、能干、听话的学生,但我们绝不能把这种偏爱用行动展示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甚至说某某同学成绩好、某某同学成绩差、某某同学品行不端正,而做出不公平的决定。例如:安排同学值日,同样也有安排组长负责检查,但有些组长会认为:我聪明能干,成绩好,老师赏识,让我当组长,我可以不用值日,只是负责检查,要求同学做好就行了。对于这些学生,背后还得跟他谈谈心,让他明白自己也是班中的一分子,班里的事务责任、有义务去完成。又如:有个同学突然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会摸摸他的头,弯下腰,低声说:“你作业没能按时做完,昨天应该好累吧?说说给我听,是什么事?”让他解释完后,再说:“那现在你打算怎么做呢?”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有转变心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才能在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加强心里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宽容、平等、愉快、自主、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一要发挥学校在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二是不忽视家庭教育在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上具有的特殊重要作用,提高家长的心里科学教育知识。三是重视社会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保证。形成尊重、关心,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位教师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努力使他们都成人。成为正常的社会人。”他所说的正常的社会人,应该就是指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应当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和疏导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变得刻不容缓。只有三方面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步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和身心的和谐发展。说到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现代教育,不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它时时、处处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应该如朝阳一般充满活力与生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中小学生,导致他们出现许多心理问题。据国内的大量调查:10%~20~的中小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过度焦虑、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中心、忧郁、强迫症等。另据调查,约有3000万末成年人有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德性问题上

  对学习没有兴趣,讨厌学习。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更加严重者则不听课,破坏课堂纪律,甚至出现逃学、弃学和离家出走。学生经常对老师或家长撒谎,他们恐吓,勒索别人。或者参加不良组织,经常抽烟、喝酒,甚至偷窃。

  二、一般适应性问题上

  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导致情绪的低落、消沉、自卑,以及行为的退缩、自暴自弃。并且由于身心还没有发展成熟,出现自负、嫉妒、逆反等心理。这些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良,总是沉默寡言,敏感多疑,紧张抑郁,不爱说话。他们有性别角色紊乱、性意识困惑、过度

  手淫等。

  三、学习问题上

  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意识不稳定,遇到困难时,缺乏自己动脑思考,动手解决的能力。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用时不合理,听课不得法,复习无技巧,用脑不科学。有些学生学习动机过强,过度好胜,而有些学生则动机不足,厌学。部分学生学习过度疲劳,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导致考试焦虑,学习成绩不良。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未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学校教育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我们的中小学生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加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我们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保障学校的正常动作,保证家庭的幸福安康

  因为我们的人的心理状态有三种情况: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和不健康状态。如果一个人处于不平衡状态或者不健康状态下,可能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地扰乱社会的安定秩序,或是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动作,使我们的家庭失去幸福。如有些未成年人从开始的抽烟喝酒起,到偷窃,再到杀人放火。这种人往往是品德不良的人。由于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得到老师或

  者家长的及时帮助,一步步地走向犯罪的深渊。如果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使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得到维护,也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心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其次,要消除青少年一些非道德行为,如抽烟,喝酒,对家长或老师撒谎,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只有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容易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道德规范,适应社会,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品德。相反,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学生,往往最易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敏感的阶段。个体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经历着重大的变化,他们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

  社会地位之间往往发生矛盾。如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青少年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异于成人的心理特点。这些矛盾使他们容易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但又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指导来摆脱困境。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特点,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协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所处的环境,学习与人交际的技巧,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协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协助学生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业的提高;同时协助学生了解

  生涯发展的理念,形成正确的婚恋观、人生观、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失业、个人前途的不确定等因素的增多,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许多不良的消极作用。如家庭气氛紧张压抑,父母态度恶劣粗暴,经常因为小事争吵而且拿孩子出气,或者父母离婚,使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多数缺乏礼貌,性格粗野固执,智力发展受到压抑,使青少年容易产生烦恼、郁闷、焦虑的心境,从而产生许多不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把孩子从生活的阴影中带出来,给他们阳光和温暖,用赏识教育这把金钥匙

  打开他们的心锁,教育学生首先应该客观认识自己的情意特点,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风浪。其次,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在逆境中磨砺坚强意志。要求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自己能做的事不推诿,学会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评价,学会接受批评和失败等等。我的部分家境如此的学生,经过的我教育下,都在逆境中学习并且快乐地成长。

  总之,青少年我们的希望,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是每一个为人师者应尽的责任。当前,青少年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行为屡禁不止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篇: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

  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简要地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种矛盾,学生

  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做到应有尽有,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甚至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般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学生还是有时候会存在一些小困惑——在我们眼中的小事。如果困惑没有及时解决,让它越积越多,当它超过了自己的承受力,就会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从而形成孤僻、懦弱、粗暴等人格阻碍。有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脑子特别的聪明,人也很活泼好动。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好的。但是,他特别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下课老是动手动脚惹同学,上课也喜欢插嘴。当他不喜欢的时候,考试卷子也不愿意写一个字;当他受到委屈时,就喜欢装病不上课,吵闹着要回家。班里面的学生都特别不喜欢他。作为班主任,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和家长进行沟通。几次想把家长请来学校,但家长一直说工作忙,没空。直到小孩在学校与其他同学打架,弄得鼻青眼肿,需要双方家长进行调解时,才愿意露面。家长的不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学生的一切行为,只是为了要引起家长、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注。后来通过几次的谈话,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教育家长要多关心小孩,要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习惯,要让小孩有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方面

  现象

  1.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

  影响

  家

  庭

  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中家庭气氛温馨减少;

  3.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1.学生之间激烈的升学竞争;

  学

  2.学校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对学生的分数进行排位;

  校

  3.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

  1.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的出现;

  社

  2.政府部门的不正之风;

  会

  3.观念的多元化。

  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等不平衡状态。

  对社会有错误的认识,自我调控能力减弱。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有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要如何树立楷模,我认为老师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其次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老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最重要一点是要讲诚信。不能夸大或缩小事实,不能答应学生的事情不做,更不能在学生面前无所顾虑地讲话。

  第四,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科渗透。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在小学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

  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新课程的理念最重要的有几点:一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二是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特别是班级的“后进生”,应该给他们机会在课堂上展示,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三是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善于观察学生,引导学生。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对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个重要的保证。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探索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第五篇: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龙珠中学

  袁内军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现代中学生应当而且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心理素质是影响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当前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这一联系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性格与其思想品德的相互关系之中;心理健康促使人的智力发展,心理不健康阻碍人的智力发展;在理想美、思想美、品德美、性格美、情感美的内容中,很多都是人的心理健康特征所应包括的内容,没有健康的心理,就谈不上学生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健康的心理应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是有与自己年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自我意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爱学、会学;二是情感健康,情绪比较稳定,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比较冷静,处事比较谨慎,同情老幼弱小伤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三是有与自己年龄阶段相符合的自制力,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注意力比较集中,活动性的兴奋或抑制处于正常状态;四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依赖别人,不屈从别人,不嫉妒别人,也不固执己见;五是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变化了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东西,能够承受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是我们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而确实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则是我们工作的落脚地和归宿,那么,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根据笔者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以来的经验,本文认为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虽然我国早已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但因各种原因,大多数学校口头上高喊素质教育,因受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仍然实施应试教育。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可能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失去自尊、自

  信,出现心理障碍,厌学逃学,低自我评价,低自我意识,甚至对给予其伤害的教师产生报复行为。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等。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许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不少大学生轻生的事例就足以证明。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育,更要培养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

  二、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不同的时代赋予人才不同的内涵。如果说,古代社会看重的是人的体力,近代社会所看重的是人的技能,那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将越来越看重的是人的心理素质。在信息化、市场化的更加复杂的未来社会里,是否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独创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品质,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情感,将是人才的重要内涵之一。如今,在美国的著名企业里,选拔人才不仅看专业水平,而且要进行专项心理测试。在国内的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亦十分看重人才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品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柳斌同志指出:“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普遍加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教育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需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显然,这里非常强调心理健康。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中学生(12、13——

  17、18岁)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情感、认知水平、价值观等都会有巨大的变化,称为“黄金岁月”;同时,又是心理障碍的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称为“多事之秋”。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人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17%的人心理完全正常。这些心理问题包括:

  1、学习困难;

  2、人际交往困惑;

  3、青春期心理问题;

  4、自卑、孤僻、任性、封闭、脆弱等人格缺陷;

  5、成瘾、多动、逆反、偷盗等行为问题;

  6、择业中理想与现实的困惑等等。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为中学生提供系统、有效、全面、科学的辅导和帮助。

  四、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1、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是他们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如果个体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所以,要防止或消除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五、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出现了性的需要;其次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两种需要与他们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常常产生矛盾。于是便形成了他们既不同于儿童,又有异于成人的心理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六、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不断提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从学校方面看,高考升学的压力,频繁的测试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社会环境方面看,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不仅事关学校,而且事关家庭、社会。我们只有把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联合起来,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抓好。

篇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意义

  作者:高建信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12期

  摘

  要:现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等等,对中职生的性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就会使中职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群体的学生既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个紧迫问题,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育环境;健康教育意义

  近些年来,中职生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间接导致了其行为上的失误,这就直接影响到其生活规律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些甚至危害到了家庭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全。这就需要我们用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有效途径,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一些不恰当的社会行为,准确地认识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构建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中职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入校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焦虑、悲观、压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第一学期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尤为重要,必须做到教师、课时、课本、辅导“四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具备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耐心细致等优良心理品质。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的培养,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使其获得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资格,持证上岗,并保持师资相对稳定,为他们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创造良好的条件。

  2.建好学校心理咨询室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或有困惑的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我们对于前来咨询、寻求帮助的学生要认真对待,可以对其性格特点、人格行为、健康能力等方面进行心理检查、测试,并且设置为个例研究,为更好地服务学生积累资料。对于需要调整的个性心理,我们可以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通过咨询,教师与学生个性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因素,积极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配合教师的心理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整理划分,建立并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学校能全面地管理和决策,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

推荐访问: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 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