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家校共创法治建设5篇

时间:2023-04-30 17:25:05 浏览量:

篇一:家校共创法治建设

  

  家校合力,加强思政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摘要:思政课是指引学生明确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在开展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重大,家庭教育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出思政课的威力,让思政课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针对小学生的思政课,需要家校合力,拓宽家校沟通渠道,改进教学方式,多种策略强化合作,增强教学效果,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为谁培养等问题。

  关键词:家校合作;思政教育;小学

  当代的小学生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氛围中,极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因而加强思政教育是这一时期最关键的任务,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觉地远离错误不健康的信息,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规范他们的言行。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之外,家庭教育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需要家庭和学校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两者合作运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所以要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就要注重家校合力,从信息互通、教育理念和方式到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

  建立家校联系册子,渗透赏识教育

  每个小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气质,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在校内的生活中,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更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希望老师能够在家长面前多说好话、多表扬自己,这样他们能得到一些心理安慰,能主动地找老师解决问题。而作为家长,则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多了解孩子在校内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期望能得到老师的一些建议,帮助孩子

  更好地成长。作为教师要懂得欣赏学生,不只是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考试成绩,还要给予适当的建议,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建立家校联系的记录册,全方位地记录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言行举止等,同时提出整体的教育目标,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出现上学忘带水杯、书本、铅笔等物品,不会自己整理物品,需要家长去送,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提示他们要在家里锻炼孩子自主整理物品的习惯,可以用列物品单子的形式指导孩子掌握整理的方法,通过日常的积累来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逐步抛开家长包办一切事物的状态,在校内则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保持良好习惯的信心,逐步地改善他们的不良行为。

  1.

  扩大家校沟通范围,实施全面教育

  当前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内容多是以学习情况为主,了解学生近期的成绩情况,其次再是日常表现情况,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而沟通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多是通过家长会或者利用休息的时间与老师电话沟通。这样的家校合作是比较片面的,不足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影响了合作的效果。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家长和学校开始利用起了微信、QQ等及时沟通工具,借助这些聊天工具的多种功能,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状态,教师也可以看到学生在校外的情况,还能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能够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录制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的一小段视频,将每个学生的状态清晰地记录下来,以点对点方式(一对一)指导,同时之处部分学生不好的听课习惯,提醒家长多抽取时间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习惯和态度。这样的合作让家长不再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是从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入手,朝着综合发展的角度去引导。

  1.

  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提升合作效率

  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家长要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理念等,可以开设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观摩一节课,了解教学过程,从中学习方法,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例如在课堂上,邀请家长和学生合力完成一项任务,了解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初步地判断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活动结束后说出每位学生的优点以及正确的引导方式,督促家长改变暴力、命令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也使得家校合作更加和谐、有效,为学生营造出了优质的成长环境。

  总之,家校合力是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把家庭当做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把学校当做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两者通力合作,保持理念一致,方法得当,共同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全力以赴。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时,从家校合作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案,多关注学生身上的问题,多与家长沟通,多运用不同的策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引领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洪鹏.家校合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18):30-31.

  [2]陈镜明.家校合力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7):51-52.

  [3]丁志洁.关注德育成长,密切家校合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浅谈[J].家长,2020(17).

篇二:家校共创法治建设

  

  建立依法、有效化解家校纠纷的机制

  近年来,家校纠纷频繁发生,给师生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如何建立依法、有效化解家校纠纷的机制,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家校纠纷的性质。家校纠纷是一种特殊的民事纠纷,在解决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处理或侵犯他人权益。

  其次,要加强对家校纠纷的预防和教育。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机制的建设,开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家校纠纷的发生。

  第三,要建立依法、有效化解家校纠纷的机制。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家校纠纷调解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处理家校纠纷,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对于无法调解的严重家校纠纷,可由有关部门介入处理,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最后,要加强对家校纠纷案件的统计和研究,及时总结家校纠纷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今后预防和化解家校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建立依法、有效化解家校纠纷的机制,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各方应当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1-

篇三:家校共创法治建设

  

  建立依法治校,有效化解家校纠纷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校纠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依法治校的机制,以确保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家长讲座,以及及时回复家长的咨询和建议。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申诉机制,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遵守学校规定,遵守校园秩序和纪律,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任何违规行为,学校应该严格处理,以维护校园安全和教育秩序。

  最后,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家校纠纷解决机制。当出现家校纠纷时,学校应当积极处理,指导家长和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需要,学校可以寻求专业法律机构的帮助,以确保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总之,建立依法治校的机制是解决家校纠纷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各方权益,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家校纠纷,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

  -1-

篇四:家校共创法治建设篇五:家校共创法治建设

  

  基于家校协作的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探索范文三篇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讲,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这个词来自孟子培养世界人才。拉丁语是一种西方语言教育这个词的本意是_lt引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于家校协作的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探索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

  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密切合作与相互支持,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我们威海市古寨中学走在时代的前列,首先确立了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在家校合作领域探索出一整套适应时代发展而又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

  梁晖老师是我校优秀班主任之一,工作中深刻把握新课改精神,勇于屏弃旧体制之糟粕,大胆创新在家校合作方面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丰厚的收获。

  一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随意性强,计划性差。

  家校合作活动计划是实现家校合作目的的基本保证,系统、周密、科学和具体的活动计划不仅是活动开展的指南,而且能对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促进作用。

  然而,即使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缺乏活动记录、总结和专题研究。

  由于目的性不强、准备不足、组织不得力,收到的效果必然微乎其微。

  这样的家校活动反而会挫伤教师和家长对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2)形式单一,缺乏实效。

  许多年来,家校合作的模式几乎被家长会垄断。

  而家长会的基本模式也很固定,先是校长讲话,教导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多为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认真听的家长往往很少,然后是各班的班主任老师讲话,主要是介绍全班学生的基本状况,并指点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在整个家长会上,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器,没有发言的机会。

  还有一些,则是请来教育专家为家长作一个报告,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这两种合作形式都只是教师或专家向家长单向的传递,没有构成两者的双向交流,这样的家校合作,起不到实效。

  久而久之,家长也自然失去兴趣。

  学校归学校,家里原来是怎么做的,现在仍然怎么做。

  家校合作始终不能步入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来。

  (3)相互挑剔多,合作少。

  个别教师认为家长参与到学校事物就是对自己工作的横挑鼻子竖挑眼,是专门来找茬的。

  同时,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罪于家长头上,认为家教不好,把家长会、家访,看作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

  家长也把孩子成绩方面、行为方面的问题归罪于学校,认为教师不够严格,校风不好,有了这样的屏障,双方的合作、交流当然很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呼唤和谐的家校合作。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家长与学校形成同步的合作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

  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大到理念,具体到授课方式、作业设计、评价方式,都有别于过去的传统教育。

  我们的家长,对于教育的了解仅仅是凭着自己当初上学时的印象,仅有个别的会关注一些媒体上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些报道。

  如果新课程的实施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将是举步维艰。

  比如,新课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着力扭转过去重知识灌输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方面与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机械重复的练习少了,重能力培养的实践作业多了。

  然而,许多家长动辄就额外给孩子布置抄10遍、20遍的作业。

  有时,还嫌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少,最好孩子回到家开始到睡觉前一直做,并认为这样才能学得好。

  而对于教师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答案,自己进行一些尝试的作业认为不务正业,采取不支持、不配合。

  又比如,对于孩子的评价,家长关注的就是成绩论英雄。

  对于被教师肯定的其余方面的优点视而不见或认为都没用,惟有成绩好才是最有本事的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

  面对这种现象,学校必须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良好愿望,主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径。

  (一)促使家长主动关注学校研究假设你是一位学生家长,当你步入孩子所在的学校时,你能感觉到学校潜在的氛围吗?它是欢迎你来参与还是将你拒之于千里之外?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气氛,他是在学校管理人员的影响下形成的,反映着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与家长合作的态度。

  很显然,学校的这种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长是否愿意主动关注学校。

  那么,如何才能让家长感到受欢迎?营造合作气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两个:一、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态度,即处处体现出已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二、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活动。

  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

  对于第一因素,梁晖老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课任老师对家校合作的态度,采取相应对策。

  以消除一切不利于家校合作的学校内部障碍,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

  他的调查问卷是:⑴作为教师,你认为是否感到家长带来的麻烦多于帮助。

  ⑵家长走进我们教室时感到紧张。

  ⑶更愿意独立工作。

  ⑷把家长看作重要的教育力量。

  ⑸认为差生是的不到家长的关心。

  ⑹认为家长都过分溺爱孩子。

  ⑺觉得家长除了对孩子的成绩,其...

  学生的自主管理指的是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将班集体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及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长期以来,在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师道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进行着改革,在生本教育的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善于利用生本小组模式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

  生本教育下的学习小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纪律、清洁等各方面的评比,小组长对组员的管理,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竞争有一个更好的,还可以在学习园地开辟一栏,作

  为每周先进小组及先进个人的展示栏,通过每周一次的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

  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一种义不容辞的为组争光的责任,无形中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班级舆论其实就是班风。

  一个班级班风正,班级舆论就正确。

  在培养良好习惯及良好品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采取大力表扬好人好事;对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不良倾向,可以及时通过师生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对不良倾向给予及早制止与批评、教育,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从而形成习惯。

  三、选好班干部,实行好值周班长制度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不良倾向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班干部便是管理者,他们便是其他同学的榜样,所以,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班干部的素质,开始通常是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然后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考评。

  把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同学选拔出来,给予他们管理权、反映权,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各个方面做表率,使他们带头制止坏人坏事言论。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

  值周班委会就是由其中一个小组担任,经组员推选产生临时班长,负责班级一周的日常事务。

  其中推选出的临时班长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组员分工负责,分别管理学习、纪律、清洁等其它方面。

  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四、实行班级量化评分制度量化评分制度是根据学生在遵守纪律、集体观念、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劳动态度和好人好事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做得好的加分,做得不好的减分。

  如做好事、学习进步加分,违反纪律、劳动不积极等减分。

  为了让纪律不好的学生有一个反思自新的机会,常常制造机会给他们加分,鼓励他们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到期末时,班里面还可以实行民主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让那些学习不太好但在劳动或体育等其它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有一个被人认可的机会,虽然奖品是微不足道的作业本或一支笔,但对学生内心的鼓励却是巨大的。

  五、师表作用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的言行,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无疑都是学生效仿的典范。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时时事事率先垂范,无疑会激发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自觉性,提升其自主管理的精神。

  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养和发

  展。

  比如:弯腰捡起废纸,拿起拖把拖地,整理讲桌、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拖堂、言谈举止要大方,穿戴要得体等等,都是在细节中来培养学生自觉地来做这些,只有人人都有了自觉性,那么,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也就实现了,逐渐的形成了自立的能力。

  六、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

  通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可以有效地训练、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比如:我们学校上学期开展的心连心活动,对那些参加活动的学生而言,对他们的心灵.

  基于家校协作的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探索

  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

  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本应志同道合,但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二者的矛盾有时也会产生甚至激化。

  先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某校一班主任在处理学生打架过程中发现其中一女生烫发,因学校和班主任已经多次进行教育,但该女学生仍没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之不烫发规定,于是,班主任拿出剪刀,要帮助女生修剪头发,尽管学生说不要剪自己回去剪,但剪刀已经下去。

  班主任这时觉得有点过头了,就领着该女生到理发店进行了修剪,该女生回家后被父母发现,于是,其家长向学校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甚至要向新闻媒体曝光。

  案例二:地点:校长室。

  事由:某学生严重违纪,其家长不问不理。

  校长:您的孩子问题很严重,我建议您回家后跟孩子好好谈一谈。

  家长:早就谈过了,但你也知道,我们是打工者,没多少文化,现在的孩子太复杂了,没法儿谈。

  校长:这点我非常理解,因此更要想想办法,不能全依靠学校。

  家长:不找学校找谁?我们要是能教育好,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干什么?这样的案例,在教师的工作中经常碰到,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家校关系和社会和谐。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除了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及个人素质,努力为学校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互动提问:1、如果把孩子比作一辆二轮车,家庭是其中的一个车轮,学校教育是另一个轮子,两个车轮不好,不一致,会影响到什么?(车速、平衡)2、其中的一个车轮原地不转,只有另一个车轮起作用,车子能前进吗?(只能原地打转,越转越晕,难明事理)3、两个车轮都转,但方向、用劲节奏不一致,又会出现什么问题?(不但两个车轮费力没效果,车速也不会快,走得也不平稳,晃晃悠悠)分析发现:家庭、学校不认真教育不行,都认真教育了,两者没有沟通步调不一致,孩子也不能平稳成长,必须两个轮子都过硬,方向统一,步调一致,才能较大程度的发挥教育的合力。

  我们可以看出单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必须要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有效协调家校关系在家长和学校的相互埋怨声中,孩子一天天长大了。

  很多孩子习惯于在家一套,在校一套;父母面前一套,老师面前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很多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因为家庭和学校互相推诿而错过最佳教育时机,留下遗憾,成为祸患。

  首先,明确学校和家庭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绝不是从属,二者是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系统。

  我们不仅要分工,更要合作。

  其次,提高家校交流的实效。

  以前,家校交流仅停留在通报情况、交换意见的层面,交流的结果仅仅是对孩子的了解更加全面,缺乏建设性的措施和办法,从而为推卸责任制造了机会。

  今后,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分工,加强合作。

  让家校交流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不可否认,有些家长不是不想教育,而是不会教育,于是干脆全部推给学校。

  学校不能因此而埋怨家长,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和交流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

  二、家长要成为学习的主人1、加强学习的原因学生在一年的365天中,有200多天是在学校,有160多天(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等)是在家庭度过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了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

  当代人类知识体系中,人类有史以来100多万年积累的知识占10%,而近____年积累的占90%。

  90年代后,人类知识积累的速率加快更加明显。

  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期是每____年增加一倍;而现在是每3_5年增加一倍。

  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需要。

  2、有效的学习方式家长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自己承担起学校素质教育同

  盟军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创建学习型家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让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正向合力。

  第一、利用中华家庭络学习资源A、加盟中华家庭上家长学堂中华家庭家长学堂80讲(免费)等课程目录建立了80多个文本式的讲座课程和50个婴幼儿视频课程B、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的组建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课程(公益)目录汇总为在各地组建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成员提供价值300元的远程公益培训课程。

  C、家庭教育顾问(初级)培训初级:《家庭教育顾问(初级)》专业化课程目录汇总课程培养主要对象是广大家长,培养目标是帮助广大家长完成基本的家庭教育专业

  家校合作,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思想小与大的转变,传统与现代的转变。

  大与小的观念是指我们对教育的看法,到底是大教育观念还是小教育观念。

  以往没有实施家校合作,是因为小教育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

  但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应该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如果只看到学校教育,或者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那就是小教育观念,或者说是一个传统教育观念,不是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小与大的转变,也就是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转变。

  出现小教育观念,客观上有一个体制的原因。

  国务院在部委分工中,将家庭教育划归全国妇联主管。

  但在实践中,很多中小学已经突破了体制障碍,建立了家长学校,迈出大教育观念的一步。

  ____年,全国妇联与当时的国家教委联合颁布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即九五计划,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承担起主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主角意识。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家校合作实验,更是开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创新探索。

  ____年,教育部面向教育系统颁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出了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工作序列的重要决策,明确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

  这是彰显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标志性文件。

  家校合作不只是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模式组成内容的转变党的十九大重申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发展素质教育。

  前者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到____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后者是《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

  两个战略是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的使命,方向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路径是素质教育这个全新的育人模式。

  当下教育关注什么?一是课程改革,二是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与培养模式,二者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育人的要害问题。

  在课程改革上,____年教育部启动了收回地方编写权、统一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工程,历时5年,于____年秋季全国使用。

  ____年1月,教育部又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决定当年秋季学期执行。

  可以说,教育部又完成了新一轮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和教材改革。

  在培养模式上,____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改革,使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意见》明确而具体地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

  ____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6大改革。

  改革思路有重大变化,其中主要是改革路径的变化。

  以往体制改革的路径是:以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教育规划纲要》将路径变化为: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成为__教育六大改革的第一改革。

  基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家校合作本义上应当是一个研究人的培养模式转变的重大课题,是一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创新探索,绝不仅仅是加

  强家庭教育的一个措施。

  家校合作的研究,包括今后的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可以为构建__基础教育全新的育人模式贡献智慧和方案。

  其次,__教育培养模式是素质教育模式,这一全新的育人模式是国家政策。

  不管未来教育如何变化,国家政策是绕不过去的。

  家校合作,准确的定位应当是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组成内容之一。

  因此,家校合作应当具有和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与特征。

推荐访问:家校共创法治建设 共创 法治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