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八斗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思想汇报 工作汇报 整改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思考(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21 15:5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思考(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思考(完整文档)

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4篇

【篇一】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

课程思政的思考
作者:张萍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3期

        摘 要: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实现此目的,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厌学情绪普遍存在的情况,可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理念、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会计教学

        “课程思政”如同新瓶装旧酒。名词新,含义旧。因为“课程思政”还是要解决教书育人的老问题,只是它进一步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讲授相结合,对学生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

        一、学情分析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前提

        要育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情。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畏学情绪,缺乏自信。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我国基础教育虽然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的制约,学校、家庭仍把分数当作学习的最高目标和要求,且不尊重教育规律,无差别地以统一方式培养学生,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遏制了学生个性及爱好的发展,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基本情况大致分为两类:想学习,但不得法,自信心不足,有热情,但缺乏苦干精神;学习能力差,不喜欢学习,无学习习惯。总而言之,他们承受着学习带来的巨大压力,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件苦差事。进入大学后,新鲜的环境,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使得他们重新燃起希望,开始激发出学习动力。但是,不久就发现大学学习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遂心生畏惧。再加上大学管理较宽松,父母再无学业要求,一部分学生会放弃学习,即使上课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或是得过且过,缺乏学习主动性。面对这样的学情,课程思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可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观念、课程与思政相融三个方面入手,这三者构成广义的课程思政,后两者则构成狭义的课程思政。

【篇二】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

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你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

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国培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的与时俱进,也许这就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第一步。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中国教育,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网络培训,你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篇三】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

思政类课程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指导老师:顾康静

班级:自动143

姓名:张仲旺

学号:
32214315

学期:
20 15—20 16 学年第二学期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务处印


一、对社会实践的探讨

二、社会实践调查的背景

三、提出问题

四、实践过程

五、实践后的总结

六、感想

一、对社会实践的探讨

在老师布置社会实践课题之后,我们小组就研究对象展开了讨论,在谈论中各组员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意向,并且上网搜寻了许多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最后,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下,我们决定以医患关系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二、社会实践调查的背景

现如今,医患纠纷频频出现,让人不得不去深思背后的原因,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网上的舆论媒体都开始重点观察医患关系方面,可是医患关系的恶化或者是走向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这里有我们所搜集到的有关医患纠纷的案例:

(1)2009年7月10日,湖南省辰溪县中医院,百余人占领医院门诊大门打砸医院。

(2)据中国医学界人士专业交流网站“丁香园”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全国就发生10起砍杀医务人员事件,2011年8月,东莞长安医院一位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不理想,用菜刀砍死了一名医生。

(3)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免疫科医生办公室里,一名男子突然冲入行凶,当场造成医务人员1死3伤。不久前,一张护士扇婴儿耳光的动态图片又将社会的焦点集中到了医患关系上。

(4)2016年4月1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魏则西在武警二院因采取错误方法,遗憾离世,终年22岁,随后莆田系、科室外包浮出水面,全民热议医疗体制问题,各种报道直指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

(5)2016年5月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生陈仲伟在家遇袭身受重伤,5月7日由于抢救无效辞世,享年60岁,凶手是曾经陈医生曾经医治过得病人,因25年前做的牙黄了,下了杀手,之后社会对于医生职业的安全问题产生了强烈讨论,医患关系再遭热议。

(6)2016年5月19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陈磊参加一场器官捐献手术后,由于过度忙碌走出手术室靠墙坐下来用葡萄糖补充体力,这一画面被网友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引起网民的各种评论,竟有不少网民关注“葡萄糖来源问题”,有人疑问:“这瓶葡萄糖是要患者掏钱吧?”不得不令人深思。

由以上这些事件我们看出,如今的医患关系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医患纠纷或许仅仅因为一些小事便会埋下伏笔,本来象征着救命神仙的医生已经被某些患者画上了“杀手”的等号。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从医学发展历史来看,医患关系首先是一种道德关系,病人相信医生,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寄托给医生,医生则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医患关系本来应是一种拯救与被拯救,感恩与被感恩,充满圣洁情感的关系。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医患关系一般是指依照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与前来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从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医患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买进卖出的商业关系。这样说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可是当国家把医院推入市场经济的时候,就决定了这种关系。

从本质上来说,它们可以说是相互对立的,因为在普遍的意识观中,医被视为施与者而患被视为被施与者,即医为主动帮助患摆脱所谓的困难。而患则是被动接受医的相关指导从而达到目的。所以,这样的看法就使得医患关系走向偏激化,在患眼中,医是靠挣患的钱生活,所以患认为医收了钱就应该把病治好甚至说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而医就专业的方面看待问题,知道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所以在对于医患之间的对立关系在加上个人的偏看法就促使医患关系的存在。与此同时,也可以说医患关系是统一的,没有了患,医就失去了服务对象,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是各种各样的患者以及各种各样的病状才能推动医疗水平和医生诊断准确率的提升。并且二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治好病为最终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所以,二者是相互依靠的,医生给患者带来疾病的减轻好转而患者给医生带来经济利益和心灵的满足。既然相互依存,所以现在人们更加强烈要求医患在社会中的地位平等化。

三、提出问题

医患关系为何会出现?我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最终结合查找的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

1、患方原因。一是患者期望值过高。由于患者不理解目前治疗手段所能达到的客观效果,产生过高的期望值,在治疗达不到期望值时而产生纠纷。比如:一患者因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肝衰竭死亡,患者家属不能接受现实。二是由于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医药知识及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不够了解,认为只要进了医院,花了钱,就要得到等值的回报和达到期望的目的,一旦疗效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医治无效死亡时,就容易引发纠纷。三是少数患者谋求不正当利益。少数患者及亲属存有不良动机,动则就以大额赔偿要挟,肆无忌惮地扩大事态,自认为“小闹小得,大闹大得,无理取闹也得”。坚持不认同医疗行为及诊疗结果,企图通过吵闹达到某种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容易小题大做,制造矛盾,抓住不放,天天到医院无理取闹,干扰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损害医院的声誉,在有些地方出现一些专门吃“医疗纠纷”的讨钱帮,他们主动介入医患纠纷,向院方索取高额赔偿,从中提取佣金。

2、医方原因。一是服务态度差。有些医务人员思想没有转变,服务意识不强,态度冷淡,语言生硬,缺乏耐心、细心和热心,使患者及家属发生不信任感,一旦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会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的诱因。二是医疗服务存在缺陷。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范、常规办事,医疗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急救设备不会正确使用等都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三是医患沟通不够。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治疗的期望值较高,加上医务人员对发生的问题不能客观地分析、解释,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容易引起患者对医疗过程及结果的不认同,发生纠纷后,不及时的妥善解决。四是科室内部、科室之间的不团结,不协调,抵毁,往往也是造成纠纷发生的原因。五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医生工作不负责任,信口开河,讲大话,大包大揽,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往往授人以柄,处于被动,给解决纠纷带来了难度。还有一些医护人员平时不注意医疗法规的学习,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医疗活动中,不注意证据的保存,为了图省事而没有向病人履行告之义务,没有让病人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这些都为纠纷的发生带来了隐患。

3、其它原因。一是某些媒体宣传的不良导向。患者一旦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不满就求助于媒体,个别媒体为寻求卖点,抢新闻,不进行调查就进行报导和宣传,进一步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加重了处理医患纠纷的难度。二是社会方面的因素。各种社会深层次的原因,如当地经济不发达,下岗、失业人员过多,基本医疗保险普及率低,“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相关问题集中反映在医院,使患者对医院产生了对立不满情绪,这也是造成医患矛盾、发生纠纷的原因。

四、实践过程

在讨论完毕之后,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如下:

1、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 B、25—45岁

C、45—65岁 D、65岁以上

2、您怎样看待医生这份职业

A、是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

B、与其他职业一样,只是谋生的手段

C、其他

3、您怎样评价医生这份职业

A、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待遇好,是个好职业

B、收入一般,较累,压力较大,待遇不公平

C、收入低,非常累,社会地位低,常被误解,权益得不到保障

4、您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

A、很差 B、较差

C、一般 D、很好

5、您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如何

A、非常紧张 B、紧张

C、较和谐 D、非常和谐

6、您在诊疗过程中与医生的沟通情况是

A、几乎不沟通 B、沟通较少,看情况

C、沟通尚可 D、沟通非常充分

7、您认为医护人员的言语沟通、态度对医院防范医患纠纷的作用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不是很重要 D、不重要

8、您认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发生医患纠纷的频率谁更高

A、公立医院更高 B、私立医院更高

9、您认为医患问题的产生原因重要是什么

A、医生 B、患者 C、当下的医疗制度

10、您对未来医患关系的展望

A、更加紧张 B、依然紧张

C、稍有缓和 D、完全和谐

之后我们便展开了问卷的发放工作,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纸张卷120张与网络问卷100以便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走访了社区、医院以及街道对各阶层的人展开了问卷调查,网络问卷主要的对象是在校学生。经过几天的收集整理,排除了无效问卷,最终得到200份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整理,我们对重点几个问题做了分析:

(一)大众对医疗工作者工作的看法;

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人眼中医生这份职业还是十分好的。至少还是有着一个很高尚的形象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来。然而面对医生的输入问题,分歧其实就蛮大了。虽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医生这份职业收入一般,较雷,压力大,大于不公平,但是更大多数的人认为医生是个好职业,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待遇好等等!

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查了某些地区的工资排行,我们通过数据得知,医生的工资水平是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1.5~2倍。这个档次听起来是蛮不错的,但是,医生的工资水平与他们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一般医学院需要五年的本科学习才能初步形成医生的基本条件素养。本科毕业之后大部分医疗工作者还需要进行三年的硕士学习来提升自己。然后,三甲以上医院基本上只会收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所以,三年博士也是比较普遍的,再加上住院规培、专科规培等。一个医生的学习周期是长达十多年还不一定足够的,所以,在考虑他们学习周期的状况下,他们的合法收入真的很低,与学习投入、社会贡献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面对与医生这份工作,大部分人是具有偏见的,就算是有的人稍微可以理解医生,但是能够完全体谅医生在收入与付出方面的不成正比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2)不良行医行为使患者以偏概全;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医生这个听起来就很高尚的职业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并不怎么完美。有极大多数认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一般的!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是什么引起的这样的观念的改变?在我们讨论、搜找资料以及当面采访医生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得出了结论:大部分的医护人员的道德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他们不会突破道德底线去做出伤害他人的利益以及迫害他人的事情,但是,以莆田系为突出的一系列的没有被及时扼制住的恶意行为,拉低医疗工作者的道德水平并将医患关系推到一个顶峰。

其实,简单的说,我们大家目前对医疗工作者的看法就相当于以偏概全。一系列莆田系所引起的事件,让医护工作者的形象在大众眼中轰然垮塌。一系列来自患者的恶言恶行砸向医疗工作者。因为一方面的问题而片面的针对于大体的医疗人员对他们以及我国的医疗现状来讲都是不公平的。有的时候,在面对与自己的痛苦或是生死的时候,感性对我们的影响会远远大于理性对我们的驱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起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双方不满,所以造就了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局面。

根据这个问题的结果状况以及分析,其实,在我们对医疗工作者进行认知的时候,我们要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出发,正确的判断这方面的问题,不能过度偏袒医疗工作者也不能过度崇拜与医疗工作者。的确,有很多的医疗工作者图财害命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我们身边的大部分工作者都是具有着高尚的情操的。他们不会因为工资问题而选择“莆田系”、他们不会因为利益而去走道德水平的最低点。所以,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一个够高够正确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三)现状医疗体制下的医患关系;

在实践之后,我们看到了这个不出所料的结果。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当下的医疗制度的问题。没错,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当下的医疗制度是分不开的。

医疗制度改革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的医疗制度问题屡次被提出,也经过多次改革。改革在在城镇、农村都具有落实才形成了现在我们当前生活的社会之下的医疗制度。虽然医疗改革之事与初期相比较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就目前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①前期,政府的长期投入不足使得在人民生活最基本的医疗方面不能够使居民的到医疗保障,个人付费比例偏高;
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将医疗业也推进“贫富差距”;
③我国就诊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
④医疗商业化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无疑,当下的医疗制度对于目前形成的紧张的医患关系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此外,我们小组还实地走访位于学校附近的南京市浦口医院,对本地区的医生以及患者进行采访。采访时我们小组全部到位,分成两组,一组与医生进行沟通采访交流,另一组到医院的急诊部和综合楼进行实地的观察。医生在知道我们的来意之后也十分的配合,解答了我们假设的疑惑以及向我们描述了这个问题目前的情况。而另一组组员则在医院的急诊大厅和综合楼大厅进行访问,与前来医院的患者进行沟通询问,并拍摄了一些实际情况。

最后我们结合之前调查与采访的结果,并且上网搜索了一些资料,立即制作了PPT。最终我们在课堂中上台轮流发言汇报,完成了这次实践活动。

五、实践后的总结

本次我们组的社会实践在我看来算的上是成功的一组,因为我们都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听从组长的安排,各司其职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也对医患关系有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医患纠纷之所以会出现,与当前的医疗体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觉得,解决医患纠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严格遵守法律,建立奖惩制度。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恪守职业道德。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加强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差错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依法行事。建立奖惩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把医疗纠纷的的经济赔偿兑现到科室,责任到人,与年终目标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参与处理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承受着病人家属的谩骂,甚至撕打,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医院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给予一定的补助,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医患沟通,减少矛盾。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作为医务人员在接诊患者之后,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并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我们在参与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并非医疗技术问题的原因,偏差往往出现在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上,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有诚信,对病人或家属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一句话能使患者及家属笑逐颜开,一句话能使患者及家属怒发冲冠,医生的一声叹息,往往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精神上的忧虑,交流方式的不当,语言表达的不确切等都会造成医患沟通的阻塞,隔阂的加深。因此,在和患者谈话时要有主题,要有针对性,要求医务人员要多听病人的询问,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
要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医疗费用情况和病人的社会心理;
要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受教育程度和对沟通的感受、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对沟通的期望值,医疗、护理上的特殊需求;
要避免强求病人即时接受、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避免使用病人不懂的医学专业词汇、避免强求改变病人观点和避免压抑病人情绪。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注意保留余地,防止讲大话,讲过头话,因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高科技性决定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许多疾病的转归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是难以预料的。

3、设立专门机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医疗工作本身是一种高风险职业,由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和病人要求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所难免。因此,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造成患者有怨言,医生有委屈。要解决好医疗纠纷的处理,就要求要有一个特定的机构,有一个医疗纠纷处理的办法,并且还要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当前,各地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成立了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由一批懂法律、懂政策、懂医疗,又善于处理问题的人员组成,根据医疗过错或事故的性质、程度制订赔偿尺度,在具体执行中还应进行横向比较以及调整,使赔偿金额掌握在合适的范围内,对那些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者,应坚持原则,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医院参与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解决医院承受不了重大的赔偿费用问题。

六、感想

在本次实践中,我努力的去融入集体,做好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让自己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出来。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于交际能力,使我意识到以后应加强自己的交际能力。使自己更好的步入当代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学生自我鉴定:

首先,在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切身实际的走访了医生、询问了患者,对每个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仅是完成一个课题的讨论,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
第二,在实践进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让我意识到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锻炼,来让自己更出色;
第三,在小组共同的课题调查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帮助,相互学习,使我意识到当一个集体同心协力时,没有什么困难无法完成。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考核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

【篇四】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通识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各自按照教学要求与大纲授课,没有很好的交叉性,全育人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 一、引言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对新时代统筹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方向、新要求。同时,做好协同育人工作也是大学教师深刻领会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二、目前课程分析
目前,思政课都是由思政系列教师专门授课,课堂教学以课程大纲限定的教授内容为主,内容理论性较强。大一学生每学期可能有1-2门专门的思政类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接触本领域专业课程频率逐渐增加,通识类思政课会减少,不能很好地起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充分整合各专业、学科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各门专业课都映射出一定的社会与人文关怀,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将思政细胞无感融入专业教学课程,让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课程思政的一些探索
1.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发挥指导和教育职能的实践者,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与教育教学实操技能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地融入各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出发点。通过多种内容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提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意识站位,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全方位培养人才。
2.发挥专业课程的隐层内涵。在测绘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网络课题教学等多种形式方法,提高专业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一同进行的步调,将知识点的传授与正确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实事求是、不怕苦不怕累、实践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品质。
3.有机整合教师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学是教师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和知识技能传授活动的总和。做好课程思政不仅要让同学理解、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软、硬技能要求,更主要的是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每一门课程,不管是思政类课程,还是专业基础课程,都有其内在的课程涵义与精神,有各行各业先进的带头人物,而不仅仅是书上的专业理论知识;
每位老师,也有其特有的人格魅力与个性气质,这就要求教师需将课程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与本身的气质性格相结合,教师应认真策划“开学第一课”内容,真正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有机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本文通过对以前思政类通识课存在问题分析,探索了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的若干实践手段,并经过在测绘工程专业学科的应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进行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2]李国娟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6),28-29。
[3]董宇艳 荣文婷 陈杨 文化传承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J].航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4]雒秋凡 曹晓丽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J].课程数育研究,2018,(27)。
[5]高德毅 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6]刘圣楠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6)。
[7]刘凯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6,(15)。

[8]于冠华 李敬强 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
[9]李雨容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
[10]于冠华 张建宝 地方高校专业使命教育实践探索——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7),77-78。




推荐访问:中小学 精准 推进 精准推进中小学 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

猜你喜欢